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是周总理亲自点名追捕的国民党特务。 他曾给总理寄过子弹; 出手打过郭沫若; 制造过多起迫害中共地下党事件...... 可后来,他竟能名正言顺进入政协; 并参与《红岩》等红色书籍撰写; 还指导过张国立拍戏。 他就是大陆最后一名落网的国民党将军——郑蕴侠。 郑蕴侠 而他这一逃便是整整八年。 期间,郑蕴侠究竟去了哪里? 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事件?逃亡之路 阴差阳错 1949年,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将国民党打得节节败退。 蒋介石最终撤退台湾。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 眼见局势不对,中统特务们也纷纷惊惶窜逃。 而当时,郑蕴侠则接到蒋介石命令: "在销毁机要文件后,立马计划飞往台湾。" 只不过他没想到,平日都是算计别人。 这次,自己却在司机那儿栽了跟头。 原来,负责此次送行任务的司机早被地下党人员策反。 他在引擎里撒上沙子,以至于车开到半路就抛锚熄火。 而此时,解放军已经兵临重庆城。 重庆人民夹道欢迎人民解放军 自然,郑蕴侠要是带着两名警卫太过惹人注目。 于是,其决定和二人分道而走。 那个时候,他打扮成一个商人模样,待在城中伺机而动。 只是这样一来,他虽不会立马落网,但撤台飞机肯定赶不上。 几番打听和思索下,郑蕴侠打算实行第二个逃亡计划: 转道成都,再坐飞机去台湾。 然而,这个想法在他踏入成都边上那一刻就注定失败。 因为此时,成都城内正在进行"肃特"行动。 而对于郑蕴侠,周总理还曾亲自下令: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样的"大人物",自然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不过毕竟是老特务。 见状,他也不慌,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继续用商人身份隐藏自己。 操着一口蹩脚的四川话在城里打探消息。 不久,郑蕴侠便想到,飞台湾的路被堵死,但可以往境外逃。 这一次,他计划走山间小路。 今赤水山区 从赤水到贵州毕节,最后去往云南,便能逃出中国。 而这其中,最令他为难的一点,便是路费问题。 虽说超小道,但也免不了一路上的世俗费用。 可当时,郑蕴侠的身上只有从国民党那里带走的金条。 这无疑是暴露身份的"定时炸弹"。 所以当务之急,他还是得先去兑换人民币。 然而,就在他去市场换币时,一大批解放军包围了这里。 这下子,郑蕴侠没了之前的淡定。 他的脸色刷地白了,眼神飘忽不定、东张西望。 其双手还不断揉搓着裤边,额头上不禁冒出豆大般的汗珠。 或许郑蕴侠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暴露了。 解放军进成都 可正当他决定彻底放弃投降时,却听闻解放军只是来整顿市场秩序。 他瞬间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但这气还没喘匀,在场众人就全被解放军拉去临时收容所。 不过对此,郑蕴侠早有准备。 多年的特务经验,让他养成了随身携带假身份证的习惯。 正是此举,其才能躲过登记和询问。 八天后,郑蕴侠从收容所离开。 这刚一被放出来,他就马不停蹄赶往贵州毕节。 然而此刻,郑蕴侠早已不清楚当下局势。 他所要去的贵州,解放军正在大力镇压国民党残部暴动。 自然,对于关口来往行人的警戒盘查相当森严。 郑蕴侠不敢以身犯险。 到了门口,他便又灰溜溜地转身,返回四川。 没曾想,在半路上他却被土匪盯上。 对方不仅要钱,还想要他的命! 可就在匪徒抢光他身上所有财物,准备把人扔下悬崖时,郑蕴侠用道上行话大叫道: "掀不得呀,我是‘嗨’了的!" 而这"嗨"就是指,入袍哥会的成员。 原来,在四川打听消息时,他阴差阳错听闻当地有一组织,名为袍哥。 这个组织势力庞大,在江湖中颇有声望。 一般的匪徒流氓只要遇到袍哥的人,不论心里是否愿意,但明面上都得收敛几分。 情急之下,他才想到假装袍哥吓唬对方。 见土匪停了手头动作,面面相觑,他连忙接着说出偷听来的暗号: "大哥请登金交椅,三哥请上软人抬,五哥请坐龙虎案......" 匪头闻言,果然面色彻底缓和下来。 甚至一行人直接转换成笑脸给他松绑。 经过这事以后,郑蕴侠就躲到四川泸州一家客栈住下。 郑蕴侠 好巧不巧,在这里他遇到了真正的袍哥。 这人姓王,擅刻假官印。 如今的他正以药材商人的身份暂居客栈。 而另一边,为给自己多谋一条出路,郑蕴侠仍装作袍哥,四处在客栈交友。 凭着伪装本领,他很快取得真袍哥的信任。 两人那段时间天天在客栈喝酒吃肉、聊天说笑。 后来,王大哥还扬言要送他两张"护身符"。 作为特务,自然知道不能轻易收他人给的物品。 于是,郑蕴侠当即点头哈腰,以示感谢。 紧接着,他说自己有真证件,谢绝好意。 可万万没想到,真袍哥早已知道他在土匪那里的所作所为。 彼时,王大哥一个眼神示意手下将郑蕴侠团团围住。 紧接着,他猛地一下拍桌而起,面露凶色地说: "你为什么冒充我!我看你是‘国’字号落难角色吧。 不过兄弟一场,我愿意帮你,就看你领不领情。" 话音刚落,郑蕴侠悚然一惊。 他当即朝袍哥拱手道谢,颤抖着接过了那两个"护身符"。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两张假证从材质、字体、印章各方面来看,都几乎跟真的一模一样。 一张是"四川省绵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用笺; 另一张是"居民外出证"。 接过证件后,郑蕴侠在姓名栏上填上"刘正刚"。 从此,他就以这个身份去到涪陵一家榨菜厂做工。 原本他打算将计就计,先过这安稳的日子,再做打算。 可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 解放军接管了榨菜厂,保证前线物资的供应。 于是,做贼心虚的郑蕴侠又逃了。 有时候,他也会累。 想着与其像惊弓之鸟不得安宁; 还不如给个痛快被抓起来得了。 但一想到这儿,他又心生恐惧。 经过国民党多年谣言洗脑,郑蕴侠早已认定解放军和中统军统的人一样残忍、无人道。 落入解放军手中,不得吃枪子嘛? 抱着这个想法,他只能四处逃窜。 一路上,郑蕴侠只要看见、听见"解放军"三个字,就不由得回忆起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 然后,默默地低头叹气……特务生涯 一错再错 实际上,郑蕴侠在成为国民党特务前,也曾有一腔报国情怀。 1907年,他出生于江西临川。 其父郑宗尧是留日高材生,后成为同盟会成员,在孙中山的大元帅府任职。 或许受父亲影响,郑蕴侠从小志存高远,立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刻苦学习后,郑蕴侠成为黄埔军校的四期毕业生 。 黄埔军校 众人皆知,黄埔军校前四期的含金量有多高。 林彪、伍中豪......许多名将皆出自其中。 可见郑蕴侠绝非常人,必定也有着过人之处。 据说,他在学校曾因极强的应变与语言组织能力而出名。 这也是后来成为特务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只不过毕业那年,他还没有想走上这条路。 当时,郑蕴侠心中想的是上前线奋勇杀敌。 而他也不负众望。 台儿庄战役里,其带领一支国民党政工队与日军血战藤县; 并且曾与敌人进行过五次白刃战。 每一回都取得胜利。 不仅在战场表现得十分出色,他负伤流血时,仍不忘掩护伤员撤离。 如此看来,当时的郑蕴侠完全算得上慷慨热血的抗日英雄。 那么,他又是如何走上中统特务这条不归路的呢?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从台儿庄战役退下后,因为一次演讲,他出色的语言能力被上级看重。 后来,郑蕴侠便被调去后方进行舆论把控工作。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人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转变。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 当时,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同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坚决斗争。 为此,他还亲自写下稿件,揭露国民党围袭新四军的真相。 恰逢那个时候,郑蕴侠兼任重庆《世界日报》采访部主任。 也就是他特务,前往报社检查扣押样稿。 周恩来 面对曾经的老师严厉质问,郑蕴侠无奈道: "周老师,请你把报纸给我带走,我奉命行事,没得办法。" 听闻他的话,周恩来感到寒心的同时,冷笑一声说道: "郑同学,你是黄埔的败类,你将来总会有走投无路的一天!" 后来,在周恩来强硬态度下,郑蕴侠才灰溜溜离开。 这时的他,或许对周恩来还存有几分师生情谊。 可其绝没想到,以后二人会剑拔弩张地对峙…… 话说回来,郑蕴侠的业务能力渐渐被国民党人看到。 在1942年,他被派去印缅战场进行情报通讯工作。 直到三年后,日本战败,郑蕴侠才返回国内。 紧接着,他就直接被中统特务头子陈立夫看中。 就这样,他调往中统做了特务。 可在那个时候,中统特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中共进行刺探、渗透、密捕、暗杀等活动。 郑蕴侠(左) 自然,这些行为深为大众所不耻,郑蕴侠亦是不屑。 更何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想到周恩来也在其中,他就更不愿意了。 只不过,郑蕴侠一路都在为国民党效劳。 内心深处也早已被金钱、名利所侵蚀。 在陈立夫开出诱人条件后,他就毫无底线地妥协了。 从此,其便站在正义的对立面,一心为国民党积极对付共产党。 那段时间,郑蕴侠策划组织了多起迫害中共地下党事件。 其中,最令人发耻的是"沧白堂事件"与"较场口事件"。 1946年1月10日,国共联合举行签署停战协议的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第二天,中共在重庆沧白堂举行演讲。 彼时,我党邀请了众多爱国人士与群众参与发言。 大家皆为即将到来的和平沸腾不已。 谁都没料到,这只是蒋介石做给人民看的一场戏。 演讲会当天,郑蕴侠就率一群特务破坏现场, 并对在场众人进行殴打与辱骂。 不过好在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并没因此怯步。 反而更加热情地开展了下一次会议。 离"沧白堂事件"发生不到一月,重庆各级近23个团体,万余名爱国人士又再次相聚重庆较场口。 较场口血案 这一次,郭沫若,沈钧儒、章伯钧等要员均来到现场; 并由民盟早期领导人李公仆担任总指挥。 而郑蕴侠则故技重施,再次带人破坏 。 在李公仆宣布会议开始时,他就带人冲了进来,直接上台抢夺扩音器,奏唱国民党党歌。 见状,李公仆想要拿回扩音器,却被几个特务围殴踢打。 同一时间,台下群众中有不少人开始大声起哄,还对周遭的人进行殴打。 原来,这些都是特务! 他们共700多个人,20多人为一组,分成30多组,提前潜入会场,伺机制造混乱。 经过这么一闹,现场完全失序。 郭沫若眼看李公仆跌落主席台,头破血流不止。 他挺身而出,大喊阻止。 然而这样的英勇行为,只是换来又一顿毒打。 郭沫若 这群特务心狠手辣,连70多岁的沈钧儒都没放过。 在场记者也因劝说遭到毒打,多人身受重伤。 周恩来赶到现场时,气愤不已,大声训斥: "这是什么国家?这就是践踏民主!" 郑蕴侠闻言冷笑一声。 反而大手一挥,指使手下特务们愈发凶狠地打人。 他们甚至还拿出铁棍、砖头恣意逞凶。 就这样,这场政治协商会议在暴力中宣告流产。 而现场至少有60多人受伤、失踪。 这也意味着,之前讨论好的决议都被毁坏。 爱国群众的心血付诸东流。 事后,众人为表抗议,公推周恩来等人去见蒋介石讨要说法。 j蒋介石 然而,还没等我党有所行动,郑蕴侠就给周恩来寄去一封恐吓信。 其中还内附一枚子弹。 他在信中警告曾经的恩师: "在向蒋主席报告这次大会情形前,最好先看看这颗子弹。" 只不过,周恩来岂会被这小伎俩吓到。 他当即将信交新华日报公布出来。 在人人都为之愤慨不平时,郑蕴侠却兀自得意。 因为这次任务,他成功被提升为少将专员。 只是天道自在人心。 这个位子还没坐热乎,国民党就于解放军的枪炮声中退败。 而他也就踏上这条东躲西窜的逃亡之路……难逃罗网 将功补过 1950年末,郑蕴侠已经整整逃亡一年。 此时,他来到川黔相接的濯水镇。 郑蕴侠化名"刘正刚",逢人就打听一对夫妻的住址。 没错,这回他伪装的角色是一个寻亲的外乡人。 可他是知道这镇上确有这样一对夫妻呢? 原来,不久前其迷惘行于长江不知去处时,碰巧遇见一对要返乡的夫妻。 他们的孩子死在战乱中,便对居住地再无留恋,想要返回山东老家。 而夫妻二人正是濯水镇的乡民。 郑蕴侠在攀谈中获取到他们的相关信息,就打定主意借寻亲之名藏身濯水镇。 到了小镇,郑蕴侠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 他还对乡亲诉苦,说自己一没文化,二没钱,本是前来投奔表姐。 这下两人回山东,他也无处可去。 演戏可是他的拿手好戏。 其焦急、狼狈的样子很快引来善良朴实的村民们同情。 当时,不知是谁在人群中提议索性让他留下来。 接着大家纷纷附和。 最终郑蕴侠便住到了一位姓何的好心大姐家中。 此后,他就与何大姐的丈夫一起当起小贩。 1951年,全国开始"清匪反霸"行动。 郑蕴侠原本还担心自己会因此暴露身份。 没想到结果却大出所料。 因他一开始便伪装成没亲没地的外乡人。 加之其做小贩生意多年,也仅勉强糊口。 综上,郑蕴侠被定性为"贫民",还分到田地。 有了土地之后,他便想安心在这儿长久待下去。 每天他就和当地人一样打着赤脚干活务农,走街串巷卖卖小货。 几年过去,郑蕴侠已经从白净的青年变成一个黝黑的农家汉。 当地人更是完全接纳了这个外来人。 他们都亲切地喊他"老刘"。 而郑蕴侠也在此地娶妻,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一切都是如此的安稳惬意。 他几乎都要忘记了自己曾是国民党中统局的大特务。 手上还沾染着无数爱国人士的鲜血。 直到1956年 ,他终于暴露在阳光之下。 当时,为积极响应全国私营工商业改造,濯水也成立公私合营商店。 郑蕴侠则是合作社的一名员工。 某天,他正在合作社清点物资。 然而正在其写数字的时候,钢笔的笔帽却突然不见了。 见此情形,郑蕴侠无意间自言自语道: "这笔盖还不翼而飞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一旁读过书的同事半开玩笑半怀疑地问起: "老刘,你不是说你没文化呢,这还能出口就说成语呀!" 闻言,郑蕴侠表面尬笑着说自己也是从别人口里学来的。 内心则慌乱不已。 也是从这以后,他更加谨言慎行。 可就算他能控制自己,又怎能操控别人呢? 不久后的一天,他在外出路上遇到曾经的中统人员汪恒兴。 两人四目而对,谁都没有说话便擦身而过。 郑蕴侠 回到镇上后,郑蕴侠坐立难安,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暴露。 想来想去,他最终决定先去外面躲躲风头。 第二天,其撒谎骗妻子说要去山东找表姐,随即便匆匆离开了濯水镇。 直到九个月后,他再次回到濯水。 经过多方打听,郑蕴侠未觉异样,便放心住了下来。 殊不知,警方早已查出其身份,布下天罗地网等着他。 1957年5月19日清晨,郑蕴侠起床后来到屋外洗漱。 这时,一村民笑着走来跟他打招呼: "刘叔,你起得早哇!" 郑蕴侠刚要开口,村民一个箭步,猛地箍住他的双手,厉声道: "狗特务,不许动!" 与此同时,一群人冲了出来牢牢围住了他。 郑蕴侠心下大骇,全身一片冰冷。 郑蕴侠 就在他还想着如何脱身时,一把黑洞洞的枪口抵住了他的脑袋。 "郑蕴侠,你被捕了。" 他露出一个惨笑,认命地垂下了头。 潜逃八年之久的国民党少将终于落网。洗心革面 报效祖国 被捕后,郑蕴侠被关入监狱等待审判。 起初,每天他都胆战心惊,注意着监狱有没有汽车响声和推铁门的动静。 渐渐地,他已经摸清这里的情况。 如果每天十点前听到这些声音,就代表是提人出去执行死刑。 虽然他觉得自己早晚有一天也会身处这些声音里。 但人毕竟是怕死的。 其心头仍是存有一丝的希冀。 不曾想,奇迹竟然真的降临。 1958年公判大会上,郑蕴侠只被判有期徒刑17年。 原来,当时由毛主席提议,中共惩治反革命办法有了新的规定: "可杀可不杀的,就不杀。" 加上郑蕴侠认罪态度良好,如实交代了所知情况。 所以他才能免于死刑。 重获新生的郑蕴侠对共产党的宽大仁慈感激涕零。 也是从这一天起,他真正放下逃跑的心,决定洗心革面,积极接受劳动改造。 他先后在机械车间和矿区劳动。 后因表现良好,得到大队长多次表扬,被派去搞墙报和给同犯补棉衣。 1975年,郑蕴侠刑满释放。 当他从政委手里接过转业证明书,不禁热泪盈眶。 其回想起改造期间,他曾因高血压中风,导致右手右脚瘫痪,颜面神经麻痹。 那时医疗落后,药品也缺乏。 后排中间为郑蕴侠 但政委与管教科队长等人并没有放弃他。 而是想尽一切方法给他治疗。 甚至还把干部用的针药让给他注射。 历时一年多,郑蕴侠才终于恢复健康。 此刻,他更加感到共产党的光辉。 同时,内心也愈发惭愧。 那个时候,他心中只有一句话: "感激毛主席、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 之后,他被安置到贵州。 政府为其购置了住房。 非但这样,鉴于郑蕴侠的口才能力还安排他去中学教语文、历史。 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回报着党的恩情。 1981年,务川建立政协,郑蕴侠被特邀进驻委员会。 郑蕴侠 这对他而言,不可谓不讽刺。 曾经作为中统特务的他,疯狂破坏政协会议。 今天却进入新政协,成为一个光荣的政协委员。 或许,他此生最后悔的事便是带头组织了"较场口惨案"。 只是犯下罪行已经无法弥补。 今后只有真诚的做一个好公民,才对得起这重生的机会。 郑蕴侠前期是做对台宣传工作,给期刊报纸撰稿。 后来他进入作协,成为一个作家。 他写了一些揭露国民党丑陋面目的书籍,如《红岩》、《中统秘闻》等。 后来,因其传奇的人生经历,1985年,电视剧《草莽英雄》开拍。 郑蕴侠还被邀请参与演出。 张国立 这部作品讲的是出身草莽的英雄们,为反清爱国大业抗争到底的故事。 郑蕴侠颇懂袍哥文化,写过相关文章。 他不仅能演,还在现场指导张国立等年轻演员。 能为这样一部爱国作品贡献力量,郑蕴侠十分高兴。 因为他亦有颗爱国心。 他曾写到过: "我这一生风风雨雨,阅尽人间沧桑。晚年承蒙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愿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为中国两岸统一、反对台独尽把力。" 2009年7月10日,郑蕴侠去世,享年102岁。结语 郑蕴侠前半生仕途得意,后半生却在惊惶与悔恨中度过。 临终前他说想回重庆较场口忏悔。 生前他没有勇气回去,是因无颜面对曾为国民党鹰犬的自己吧。 最初的他也是一位热血澎湃的爱国青年。 只可惜选错阵营,难抵诱惑,行差踏错再无法回头。 或许在晚年,他会一遍又一遍想起,台儿庄战役后他借《满江红》写下的话: "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壮志饥餐倭奴肉,笑谈渴饮东洋血。" 如今此心依旧,却已是明日黄花…… 参考资料 郑光路著. 四川旧事[M]. 20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委同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务川文史资料选辑 第6辑[M]. 1992 张学继著. 陈立夫全传 下[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