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珍30年前被赵本山抛弃的农村妇女,早把这辈子都奉献给了他
文 | 卢凛
编辑 | 世界
1991年5月7号,葛淑珍与前夫赵本山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寡淡平静的婚姻生活,带着一双儿女走向另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
30年的时光匆匆流去,当初那个封闭无知的农村妇女已然蜕变成一位实力雄厚的事业型女性,连锁餐馆络绎不绝的人流量昭示着这巨大的改变。
这让人不禁好奇,葛淑珍这30年来如何变成这样的?她和赵本山之间发生了什么?
贫瘠土地喜结缘
1960年,在辽宁省开远县的一个偏远村庄里,葛淑珍出生了。
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原本的她应该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然而父母却不幸早逝,留下她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葛淑珍也不例外。她不倚仗着自己年纪小对哥哥姐姐呼风唤雨,而是靠着小小的肩膀背起竹筐,用弱小的气力拖着锄头,和哥哥姐姐一同早出晚归,将稚嫩的脸蛋晒得黝黑通红。
自小敏感懂事的她看着已经成家的哥哥姐姐,害怕自己会成为他们的累赘,便委托村里的媒人帮忙说亲,希望通过自己淳朴勤快的品质,觅得一位良人。
通过媒人的牵线,葛淑珍认识了和她有相似经历的赵本山,彼时的他还不是那个"出了山海关,就找赵本山"的大明星。
对于赵本山,葛淑珍还是有所耳闻的。同样是在小时候,赵本山的母亲因病不幸去世,不久后父亲又因逃荒远走他乡,他几乎成为了一位孤儿。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平日里跟着盲人二叔吹拉弹唱,年纪尚小的赵本山就精通了拉二胡、吹唢呐、唱小曲儿等东北二人转必需的技艺。
凭借着虚心请教和努力学习的态度,17岁时赵本山就加入了当地公社的文艺宣传队开始下乡演出,为自己搏得了一些物质积累和人气热度。
然而这样的赵本山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眼里,俨然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是一个到了年纪也没人愿意与他成家的穷小子。
可是葛淑珍并不嫌弃这个所谓的"二流子",相反得非常乐意和他走过余生。
不可否认的是,葛淑珍的出现就像一束光带给了赵本山希望,拯救了当时一度想要放弃成家念头的他。
许是在赵本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艰苦的命途,一样不甘屈服于现实,一样努力地与生活作斗争,葛淑珍冥冥之中觉得这便是自己命中注定的人。
某个午后两人找了一处小炕,抬头看了看天。赵本山说:"今天的天挺晴朗的,咱俩就今儿结婚吧!"
于是赵本山的姐姐为他准备了一床被子和一对箱子,和葛淑珍一起凑钱租了一半炕铺。
结婚当天,葛淑珍穿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嫁衣——大花袄,将自己收拾得十分体面后嫁给了赵本山,一起住进了那间靠着凑钱才勉强租来的新房。
婚后的艰辛生活
婚后的葛淑珍干活依旧勤快,终日勤勤恳恳,全家上下她都能够打理得干干净净、有条有理。
赵本山在干农活方面比较笨拙,虽然手脚还算灵快,但是最后呈现得质量并不高。
即便如此葛淑珍也不会埋怨他,而是默默地帮他把农活都干完,任劳任怨。两人相互扶持,生活慢慢有所起色。
1979年,二人的长女赵玉芳诞生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也是在这是渐渐定型。
葛淑珍仍然勤恳地操持着家务,让赵本山在话剧团演出挣钱得以无后顾之忧,成为了他背后的女人。
1982年,赵本山在辽宁省第一届农村小戏调中,和崔凯、梁秀亮合作了《摔三弦》,其所饰演的盲人"张志"一角凭着高超的演技博得众人喝彩,从此一炮而红,名声大噪。
正当二人在为生活能够过得更加有滋有味感到欣喜,高兴于能够给长女和即将到来的小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时,殊不知一个噩耗正在悄然逼近。
不久,他们的小儿子赵铁蛋出生了。然而天降厄运,他从一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成为了一名聋哑人,不仅如此,伴随而来的还有先天性心脏病、软骨症。
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痛苦。看着如此弱小的孩子要承受这些无妄之灾,难过到不能自已的葛淑珍整日以泪洗面,而后又得继续振作精神,平复心情去细心照顾孩子。因为她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被打倒。
而赵本山一边安慰妻子一边暗暗发誓,往后的日子要赚取更多的医药费来治好孩子的病。
自此,两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奋斗中。葛淑珍揽下全部的家务活,在家中悉心照顾孩子,一门心思扑到家庭上。而赵本山也只身前往更大的舞台,以期赚取更多的生活费。
《摔三弦》之后,他被铁岭戏剧团成功录取,并且担任主演兼业务团长。
1987年又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样从艺的潘长江。二人搭档合作,演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凭借着天赋和努力,赵本山在事业上大获成功,佳绩和名誉顷刻涌来。而葛淑珍一如既往地操持好家庭,整日整日地等待远行的丈夫归来。
是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是事实,夫妻二人聚少离多,话题越来越少,一见面就矛盾不断、争吵不断的现象,也是事实。
一心想着为赵本山铺好后路的葛淑珍很单纯,很朴素,她内心所期许的不过是让丈夫发展得更好,让孩子的病快快好起来,仅此而已。
然而葛淑珍不知道艺术圈和名利场的浮华,容易让人迷了眼,忘了本心。在铁岭剧团奔波的日子里,赵本山结识了辽宁戏曲学校的教师马丽娟。
她貌美年轻,才华横溢,浑身散发的魅力将赵本山深深吸引。有次赵本山生病,马丽娟还留下来照顾他,经过这次,二人感情升温,联系也比以往多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葛淑珍和赵本山的生活轨迹已经截然不同,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不单单是生活上的,同时也是心灵上的,所以走向分岔口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就如赵本山亲口对鲁豫说的,"不是说因为有了她才能离,可能没有她以后也会离,还会是别人。"
赵本山说,葛淑珍是个传统守旧的女人,怕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他很难亲口将离婚二字说出口。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心理建设,设想过许多结果的赵本山还是向葛淑珍提出了离婚。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葛淑珍竟然没有一点儿反对,反而说那就离开吧,但是你得让我生活。
不知怎的,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张幼仪,面对即将离开的徐志摩,她说:"你走吧,我总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
二人都没有歇斯底里的奔溃大哭,有的只是面对情义消失时的坦然释怀。
最终赵本山选择了净身离户,把房子、车子,还有身上25万的存款悉数留给了葛淑珍。
1991年5月7号,两人平静地从民政局走出来,结束了12年的婚姻生涯从此奔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离婚后的新生
离婚一年后,赵本山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正式迎娶了马丽娟,是他自由恋爱而来的第二任妻子。
反观葛淑珍,独自一人带着赵玉芳和赵铁蛋一起生活,纵使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女儿,都在劝自己另找一户人家改嫁,她也只是笑而不语。
在这一位单身母亲的心里,能够将自己的儿女顺利抚养成人,看着他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尽管赵本山留下的财产并不算少,但要独自把一双儿女拉扯成人也绝非易事,更何况儿子铁蛋的医药费更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因此自立自强的葛淑珍不甘心止步于现状。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选择外出打工。然而学历低,性格又内向的她,在找工作这条道路上走得无比坎坷。
多次遭拒后,葛淑珍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火锅店当洗碗工。
女儿赵玉芳得知后,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母亲干着又脏又累的重活,对此坚决反对,还不断地劝她放弃这份工作。
葛淑珍宽慰着女儿说道,没关系的!赚钱的同时还能跟大厨学做拿手佳肴,多么一举两得的事儿呀!如此坚强乐观的她,无疑在令人动容的同时心生敬意。
人们总说为母则刚,而葛淑珍便是这么一个典型。干了一个月的工作后葛淑珍收入了150元。尽管收入微薄但她却很高兴,自己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全都用在了给儿子付医药费上。
可是上天总是残忍的,一直以来对儿子的百般呵护,最终还是没能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在他长到12岁时,便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不幸离世。
一向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得无比坚强的葛淑珍,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崩溃大哭,撕心裂肺。她怎么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呢。
葛淑珍病倒了,这是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别离是这么痛苦,丧子之痛久久不能释怀。
同样的,本来计划荣登春晚舞台的赵本山,也因为儿子病逝的缘故无法充分准备。
居家调养了一段时间后的葛淑珍重新打起精神,在身体刚刚恢复之际便继续外出打工。
最初在铁岭一家个体商店当营业员,可是因为店主要转让店铺,葛淑珍不得不下岗,仅仅只收入了几个月的工资。
"总会有别的路子的!"葛淑珍心里想着。她尝试着加入摆地摊的行列,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毫无经验的她显得格外突兀。正因如此,一天她最多只能赚到两三元。
正当事情慢慢好转的时候,却又因为遭到市容执法人员的驱逐,再次无奈转行。
这次她来到水饺店打杂,日工作时长10小时以上,收入依然可观。尽管如此她也接受了,想着能为女儿多赚一点钱,受苦也值得了!
好在女儿赵玉芳体贴懂事,知道自己母亲过得多么艰难不易,坚持努力学习以期回馈母亲沉甸甸的爱。最终很争气地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
喜出望外的葛淑珍也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陪着女儿来到大连当起了"陪读妈妈",一心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
大学毕业后,赵玉芳在大连市公安局担任办公室文员一职,踏实肯干稳步发展。后来赵本山开办本山艺术学院,将女儿从大连接回了沈阳进行工作。
为儿女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葛淑珍,也在此时终于放下一直悬着的心,决定为自己而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蓝图。
凭着多年来打工的经验和积攒下来的积蓄,葛淑珍最先是想经营一间小饭馆,恰好这时附近有家饭店正在对外转让,当即她便盘下了这间亏损店面。
了解到这家饭店之所以经营不善,是因为老板偷工减料,欺瞒客户。于是她针对之前的问题"对症下药",要求厨师加大食物份量,炒菜舍得放油。
尽管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亏本,但是能够让做出来的菜式色香味俱全,让顾客吃得心满意足,又有什么关系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渐渐的"味真香"的招牌打出了名气,饭店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原有的两名厨师和4名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生意越来越红火。
兢兢业业开饭店的她,如今更是成为了身价高达几百万的餐厅董事长。
与此同时,赵本山的事业也进入巅峰时期。然而葛淑珍从未想过以"赵本山前妻"的名头博取红利,也从未想过从他身上得到金钱名利,对于葛淑珍来说,赵本山已是过去。
现在的葛淑珍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只会锄地,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女人,俨然一副自信稳重的女强人模样。
她真正地活成了葛淑珍,将赵本山糟糠妻子的标签彻底摆脱撕碎。同时也不会想着去依附他,而是打出自己的一块招牌。
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成功其实都是源自于骨子里的美好品质,那些懂事、无私、大方、宽容、独立,无不为她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