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抓饭最主要的问题是油太大,油腻的程度基本在食谱里前排了 ,适合肚子里没油水的补充能量。 一般餐饮的油腻集中在菜上,或肉多脂肪高,或重油炒菜。这种油腻大部分人使用主食融合,米饭馒头饼,是可以很大程度中和油腻感的。举个例子,红烧肉配米饭,烤羊肉串配馕,肉夹馍,馒头蘸菜汤。等等。 而新疆抓饭的油腻躲无可躲,米饭蔬菜肉都是比较重的油腻感,很容易吃腻吃吐。主食米饭的油腻感接近肉类。 这就好比别人家有山有水,你家全山没水,全水没山,搭配上确实比常规饮食要让人难接受。 其实题主所谓的没有推广,应该指的是发达地区,这类地区人混的再差,也是受不了油腻的。如果你是重体力劳动者,大食量的壮汉,可能对手抓饭还会有些偏爱。 我们不妨那其他偏油腻流行品做个对比。都是适合大食量的。 广东猪脚饭,猪脚饭的主打就是满满的肉感,卤肉配菜,如果你经常在广东吃猪脚饭,你会发现主菜的咸度不足,但很神奇就是非常下饭。这就是因为主菜(卤猪肘子,烧鸭,烧鹅,白斩鸡,卤肉肠,卤猪大肠等)的油腻你不知不觉用米饭综合了。当然,猪脚饭针对大食量低消费的策略是配一勺咸菜。 老实说新疆抓饭无论价格,肉度,受众面积都pk不过猪脚饭。 河北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通常是一碗羊肉汤,里面按消费配上不同分量的肉。然后几元钱的烧饼满足食量。烧饼干燥,吃起来费劲,喝一口汤完美解决。肉和主食都能得到满足。驴肉用面饼中和油腻,吃起来确实不错。驴肉火烧也有很多类似的变种,比如羊杂割,纯面饼配羊汤,这是西北吃法,适合爱喝汤的同学。 手抓饭还是比不过这种烧饼就汤的主流快餐,芝麻烧饼用来解油腻简直太棒了。 江浙沪那一片的菜饭骨头汤 江浙沪有很多清淡的食品,这里我举例最油腻的快餐,可能很多人没吃过(没去过那边的)。 这个快餐很有意思,他的主食是菜饭,就是青菜切末和米饭一起,混微量的油炒熟(可能是炒熟,毕竟我只会吃不会做)。米饭是略带一点点咸味和油的,口淡的同学可能直接就能吃了。 绿绿白白的菜饭,配骨头汤一碗,骨头汤根据老板风格良心,有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主菜是卤菜,这个有很多种,鸡腿,排骨,鸭腿,大排,豆腐干,猪肘子等等。吃什么肉花什么钱,菜饭和汤是随便续的。 这个菜饭骨头汤,油腻度低于手抓饭,靠汤解油,卤肉一般挑瘦的,因为菜饭可以续,吃起来顶饱不油腻。这是跟手抓饭最接近的快餐了。 举了三个油腻的例子,都没有手抓饭油腻,知道问题所在了吗。其他次清淡的快餐,那更没法比了。 北方有煎饼果子,炒饼。面食产品北京相当给力。特别是面饼,小小的饼,南方就是做不出来。有时候我会因为吃不上北京的鸡蛋汤就油饼感到失落。 江浙沪特色大排面,生煎包,夜宵炒碱面,炒年糕我觉得江浙沪第一。夜宵一盆炒年糕,早餐粢饭豆腐脑,生煎包混沌。 广东梅县腌面,竹升面,鲜虾云吞,烧鹅饭,口味独特。早上来个肠粉,中午吃个猪脚饭,晚上大排档喝酒也是一种便宜的饮食方式。 当然,以上都是举例,我自己也只敢偶尔吃吃,易胖体质。 再加上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手抓饭的位置实在难保。 至于其他比较流行的,热干面,西北油泼面肉夹馍,湖南津市米粉,广西米粉,江西辣椒炒肉,东北饺子,河南烩面,小吃太多了。 手抓饭如果改良下,油不要太多,把脂肪交给羊肉,我觉得会有一定市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