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奥运冠军陈艳青与64岁教练丈夫他住她买的别墅,孩子跟她姓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31岁的奥运冠军陈艳青选择嫁给了大自己21岁的恩师曹新民, 并在之后高龄产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出乎常人意料的是,陈艳青生下来的孩子却跟着母亲姓,丈夫还住在她买的别墅里。网友们都议论纷纷,觉得二人并不相配。
那么,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他们如今生活得又怎么样呢?丑小鸭变白天鹅
2004年8月17日,雅典奥运会场馆内,观众们正围坐一堂,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场上激烈无比的比赛,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场馆内欢呼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大家都在紧张地关注着场上情况。
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选手们依次登台竞技,他们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挑战极限、攀越新高,不断地将场上的最高记录刷新着。
时年25岁的陈艳青,在阔别赛场两年后,在解说和观众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只身一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轻松登上比赛的"高台"。
陈艳青在教练曹新民的鼓励下,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杠铃握在手中,大叫着抓向举重杆。只见杠铃被缓慢而坚定地抓起,全场观众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期待着新的奇迹诞生。
对举重比赛而言,起手抓举还不算什么,最后的挺握才是关键,争名次,破纪录,往往取决于杠铃被运动员的双手举起头顶的那一瞬间。
而陈艳青挺住压力,一把将杠铃举起,轻松地完成了奥运赛事要求的挺举动作,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总成绩纪录,提前锁定这枚金牌,让全场为陈艳青沸腾。
这一天,是陈艳青一生难忘的日子,她不但为国争光,赢得了中国代表队在该届奥运会的第七枚金牌,也取得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成就,在群星璀璨的中国举重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一般人在看到陈艳青在举重比赛时,表现出来的动作与自信时,往往会误以为,陈艳青家境殷实,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训练。
但事实并非如此,陈艳青非但不是出生于富贵之家,她家里的生活条件甚至连普通家庭都不如。
穷当益坚 勤能补拙
1979年,陈艳青出生在江苏,父母都是农民,农闲时做些短工,艰难地拉扯大了家中几个幼小的孩子。
陈艳青的家里十分贫穷,家徒四壁,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只能去山上挖一些山野菜,以此充饥。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彼时,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后,同班同学们都早早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幸福成长,专心学习时。
懂事的陈艳青,在完成学业之余,还要帮助父母干农活,补贴家用,照顾家里的兄弟姐妹。
因为从小就要下地干活,和大人一样除草、耕田、施肥,也练得了一身力气,为以后的高强度比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小学时,陈艳青有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了县里的田径比赛。平时放在人群里丝毫不起眼的她一到田径场上,站在起跑线上准备时,气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赛上虽然有很多经常跑步锻炼的大孩子,但最终年纪最小、身材最瘦小的她笑到了最后。
其实在这之前,陈艳青也不知道自己在体育方面还有这个天赋,她只觉得站在运动场上的感觉很好。
陈艳青在场上的表现出来的不俗爆发力,很快传到当地体校教练耳中,大家都认为陈艳青是走体育路的一个好苗子。希望她能进入专业的体校,参加体能训练,系统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
而且陈艳青家里人也希望她在体育方面继续发展下去,以后当一名运动员,好好训练为国争光。
在进入体校后,陈艳青常常与大她四五岁的运动员们一起训练,虽然陈艳青是学校里年龄最小的,但是陈艳青的训练却基本上不用教练操心。
一般的孩子心性未定,玩心很重,常常训练着就跑到一边玩耍,不能静下心来。
而陈艳青不但会按时按量训练完毕,而且在完成教练定下的训练量后,还会自己找器械训练,进行加练,像一条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地,从未懈怠。
而且,即使她取得了成绩,从不会跟别人去炫耀什么,就觉得那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陈艳青在体校里优异的表现,也被当时的举重教练曹新民看在眼里。他觉得以陈艳青表现出来的恐怖爆发力,和她踏实上进的性格,必能在举重领域上取得一席之地。
曹新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朴素踏实的女孩,为此专门和体校申请,将陈艳青转到举重队,在他的指导下练习举重。 而这也是二人的师徒缘的开始。
举重队里的训练异常辛苦,对于受过训练、体格健壮的成年人来说,尚且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来慢慢适应高强度的训练节奏。
更何况当时的陈艳青只有十多岁,她发育未完全,手部抓力、握力不足。
因此,她只能加倍训练,付出比常人更多几倍的时间,才能勉强达到相同的训练效果。
在长时间的练习下,她的手掌和腕关节就像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一样,长出了厚厚的老茧,手上的皮也因为抓举器械被生生地磨掉。
但即便如此,陈艳青还是用抓器械抓到手发抖的"老茧手",默默地继续训练下去,这也让教练曹新民倍感心疼。
后来,当谈及到陈艳青当初的训练情况时,曹新民几度哽咽,感叹道:
"陈艳青天生就适合练举重,她柔韧性特别好,力量又大,技术一直比较固定,最可贵的是,她练举重18年来没有大的伤病,真的不容易。"
在教练曹新民科学的训练下,陈艳青很快就掌握了举重的诀窍,在之后的短短五年间,包揽了国内和国际上多个重量级赛事的冠军。
那段时间陈艳青风光无限,不断打破当时的举重纪录,将中国举重的辉煌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就此成为中国举重史上一位不得不提的标志性人物。
但人生总是起起落落落,没有人能未卜先知,了解到自己的未来如何。
在悉尼奥运会选拔赛中,陈艳青发挥良好,但因名额限制,陈艳青最终没能参加比赛。
悉尼奥运会上,观赛席上的陈艳青,看着昔日的队友们在场上叱咤赛场,为国争光,自己却只能作为一名观众,坐在台下为他们欢呼。
受尽辛苦练就的一身的本领没有展现的舞台,陈艳青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因此,她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想要放弃举重。
此后的她开始暴饮暴食起来,巧克力,冰淇淋,什么食物容易吃了发胖就吃什么,体重在短短时间内就增加了20多公斤。曾经的冠军不复以往的光彩,大家都为她感到可惜。
家人也不敢在她面前提举重两个字。随着状态的不断下滑,受此打击,陈艳青的举重成绩也一落千丈,在各大赛事中,折戟沉沙,不断败于后起之秀手中。
不知情的国人也对她十分失望,都觉得陈艳青不堪重任,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仲永",陈艳青就此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她的队员们不断劝说她,希望她能再坚持一下。毕竟谁都会有低潮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
但陈艳青心意已决,最终还是离队回家休养。而此时,看到爱徒的这种情况,曹新民再次站了出来。
王者归来 叱咤赛场
对于爱徒的情况,曹新民也心知肚明。他不断去陈艳青家里找她开导,让她再坚持一下。
"你还年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这次不行,我们就去下次奥运会,没有人能夺走你的金牌"。
在曹新民的耐心苦劝下,陈艳青那一颗热爱举重运动的心再次被拨动了,她开始扪心自问,自己是喜欢被别人欢呼的感受,还是真正享受举重带给自己的乐趣。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后,陈艳青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举重舞台,而这已经是两年之后了。
重返赛场,直面人生困难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开始。对于她来说,真正的困难是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接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那时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系统训练,要重回以前的实力,必须经过合理规划的恢复的训练,但这对于她来说异常残酷。
因为这意味着陈艳青不断要身体适应逐渐加强的训练强度,精神上也要受到巨大的考验。
常人的指指点点,年轻后辈的优异表现,家人朋友的担忧,成绩迟迟不见提高,外界的风言风语,这些都让她感到压力巨大,一度想着要放弃。
但曹新民不断为她鼓气,陈艳青做一组训练,他也跟着做一组训练,用实际行动表明,对于举重来说年龄不是问题,身份也不是问题,只要陈艳青有坚定的态度,继续练下去,必会有丰硕的回报。
在曹新民日以继日地陪伴下,慢慢地,陈艳青心态调整了过来。她想起了最初自己踏上体育道路的初心,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那一份对于体育,对于举重的喜爱。
就这样,陈艳青下定了再次参加奥运会的决心。她默默告诉自己,怎么失去的,就怎么去拿回来。
但回归之路,中间的坎坷颇多。
但许久未参加体育锻炼,一开始训练陈艳青的身体就发出了警报,身体反应非常强烈,出现了全身肌肉酸痛,呕吐不止的情况,一度连走路都需要旁人帮扶。
但这些困难,在曹新民的帮助下,陈艳青都想办法一一克服,慢慢恢复了以前的实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艳青对曹新民有不一样的感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经过几个月的恢复训练后,陈艳青的努力拼搏也取得了优异的效果。
她从省队顺利入选了国家举重队,获得了奥运会的入场券。并在接下来的奥运会选拔赛上,不断击败了实力强横的年轻选手,举重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终顺利入选最终的雅典奥运会代表队名单,为国征战。
2004年8月17日,在雅典的举重馆里,陈艳青稳住心神,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在耳边的观众的加油声中,在脑海里浮现着曹新民的鼓励。
陈艳青超常发挥,取得了连解说都难以置信的优异成绩,拿到了属于她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中她登上最高领奖台,这一刻的陈艳青无比闪耀。
在教练席的曹新民也真心为陈艳青感到高兴,上面一把抱住她,告诉她:"你做到了,你做到了!"如果说上次陈艳青是带着失意离开,这次她终于王者归来。
但即使已经获得了冠军,她拼搏的脚步也并未停止。
衣锦还乡 功成身退
顶着奥运冠军的光环,陈艳青在家乡成了名人,但年迈的父母在为陈艳青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开始担心起陈艳青的人生大事了。
他们现在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归宿,毕竟陈艳青当时已经快三十岁了,身体条件已经不是很适合高强度的比赛竞技。
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在不断地为她介绍相亲对象,希望她在事业取得成功后,该安心稳定下来,养好身体,组建家庭,享受之前没有享受过的家庭幸福。
但陈艳青对于介绍的相亲对象一个都没有接受,对于爱情,她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感觉,能懂得她的感受,知道她的需要。
而在她心里,教练曹新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此时的她并没有把太多的心思花在谈恋爱上,她的心里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在"家门口"拿冠军,为国争光。
2007年,曹新民找到了当时已经退役的陈艳青,告诉她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举重名额已经开始招募了,现在开始练习还来得及。
对于陈艳青来说,在"家门口"拿上一枚金牌意义非凡,而这次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陈艳青与曹新民一拍即合,旋即开始了紧张的赛前训练,尽最大的努力打磨自己的技巧、动作,力争夺冠。
"我觉得动作还可以再收一点,现在看着有点用力过猛,后继无力。"
训练场上,充满了师徒俩的讨论声。
几个月后,在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决赛中,陈艳青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获得冠军。
陈艳青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职业赛场上的最后荣誉,并正式"退休"。而后,陈艳青进入了苏州市体育局工作,在2020年任体育局副局长。
从体校的训练时期到如今工作,她的身边,一直都有曹新民的陪伴。
不在你巅峰时慕名而来,不在你低谷时转身而去。而陈艳青能遇到曹新民这一位伯乐和知己,两人一起携手风风雨雨走过二十来年,可谓难得。
回顾陈艳青多年在赛场的拼搏征战,陈艳青与曹新民两个人的事业,乃至生活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不管是场上,还是在场下,曹新民都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陈艳青的心房,他们不仅是赛场上的最佳拍档,更是生活中,更是相互扶持的存在。
在陈艳青心中,她早就把曹新民当家人,曹新民从她微末时就一直陪伴在她身旁,不离不弃,早已走进了她的生活。
但两人的感情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曹新民比陈艳青大了整整21岁,因为怕受到世俗争议和家人反对,曹新民只好隐忍不发,默默地守护在他身边。
爱情,是比友情、亲情这些感情更难以琢磨的事物。因为爱情,他们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时间长河走在了一起。因为爱情,他们冲破重重阻碍,走到了一起。
2010年,当听说教练曹新民被国家体育总局终身取消教练员资格,陈艳青站了出来,帮助曹新民走出人生最低谷。
以前是曹新民帮着陈艳青走出困境,这次该陈艳青,陪着曹新民走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也许到了困境,陈艳青才真正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于是在当年,陈艳青就决定与曹新民结婚,此时的陈艳青31岁,曹新民52岁。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二人的婚姻。
但直到今天,陈艳青和曹新民依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用事实证明了两人矢志不渝的爱情。
陈艳青面对人生的惊涛骇浪,经历过赛场上起起落落的她知道,什么是自己要想的。她在困境里寻求突破口,遵从自己的内心,执着地走下去。
如今已是2022年,距离他们结婚已经过去了12年,陈艳青与曹新民依旧不离不弃,婚姻生活依然甜蜜。两人互相陪伴,已先后育有两个孩子,其中大女儿取名陈果,跟着陈艳青姓。
而曹新民住在陈艳青的别墅里,平时在陈艳青去上班工作时,已经退休的曹新民就会担下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担子,负责各种家务活,如煮饭,洗衣……
他将家中打理地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为陈艳青营造一个爱巢,让她不管处于什么境况,身后都有家的温暖。
不管外界对于这个家有多少猜测和看法,陈艳青自己始终不置一词,只是认真地生活,安之若素。
外人的不理解与议论并没有影响到二人,如今的他们幸福生活在一起。在爱情中,也许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二人心意相通,能够相伴一生。
读了陈艳青与教练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丘吉尔一个偏科生一个政治新星丘吉尔,以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这句宣言,使全世界人民把他铭记在了历史最辉煌的一页。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出生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丘吉尔出生后,母亲伦道夫夫
曹雪芹的死和性病有关吗?至于曹雪芹的死因究竟为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曹雪芹因痛失爱子,悲伤过度而死。曹雪芹好友敦诚在挽曹雪芹诗中小注说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周汝昌先生考证认为,乾
被美国制裁60年,古巴为何还如此稳定?美国的制裁大棒,威力堪比核武器,连俄罗斯都在美国的制裁下日渐衰落。然而美国家门口的古巴,被美国制裁长达六十年,为何还能成为南美洲少数稳定的国家呢?古巴位于美国的东南方向,距美国最近
你知道中国历史的起源吗?一起来细数中华历史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史前有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五氏。1。有巢氏有
杨贵妃和唐玄宗真有爱情?白居易恐怕是言不由衷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咏叹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真的吗?细想起来,细思极恐。唐玄宗得到了美人的人,真的得到了美人的心吗?我看未必。作为当时天下最有说权势的男
鲁迅月工资360块大洋,在当时算高吗?放到今天是什么收入水平?我们一般想到鲁迅,都会想到他是一位民国时期的作家,他勇于抨击古今时弊,声援赞许代表着正义的人和事物。然而实际上,鲁迅在当时,他的职业不光是作家,他还是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大学讲师。我们
他带着4吨多银元飞来投诚,培养了很多优秀飞行员,退休享正厅级他带着4吨多银元飞来投诚,培养了很多优秀飞行员,退休享正厅级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根据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才是对自己最好的。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也看出来了,准备逃往台
与纸相关的另一些话题(六)又是香气袭人时东方曾告诉我说,早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加入了中国造纸学会长沙分会,不久,蔡洁也走进队伍。夫倡妇随奔走在协会各种形式的亭台走廊展厅舞榭。造纸科技展览会东方讲,193
我不是洋鬼子哈哈,你们看,他是洋鬼子,他是洋鬼子!一群中国小孩围着一个黄头发白皮肤的小男孩,指着小男孩的鼻子说到。小男孩红着脸,用一口纯正地道的北京话说道我不是洋鬼子,我是中国人,我叫李忆祖!
唐明皇一个缔造璀璨盛世,同时也导致一个时代没落的风流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皇帝之一大唐盛世的形象代言人唐玄宗李隆基。他天资英武,雄才大略他风流多情,多才多艺。他一手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他亲身演绎了与大美女杨贵妃的千古爱情
甘肃行政区域和省会变迁一古代凉州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地理单元,包括陇右高原(今甘肃陇东地区)河套平原(今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套平原(今宁夏地区)河湟谷地(今青海西宁市及北部共八县市)河西走廊。汉元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