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气化浪潮的推进,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已经是势不可挡了,9月销量top15的车型当中,足足有近半个榜单都是新能源车型,甚至榜单的前四都均为新能源车型。由此可见新能源车型现在在市场中是什么地位了。 但是也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新能源车型发展非常的迅速,但是续航问题却依旧存在。抛开油电混动车型,只看燃油车和纯电车可以发现很有趣的一点500km续航的纯电车主一般都有续航焦虑,但是主流燃油车其实一箱油也就差不多500、600km的续航。而燃油车主却完全不会有续航焦虑这一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续航焦虑这个词可以说是一直萦绕在纯电车型上的一个梦魇。而解决续航焦虑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其核心就是解决充能时长以及充能的便利性问题。 现在的纯电车把电池的容量和体积越做越大,能量密度越做越高固然可以提高续航,但是这也大大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的概率,会导致纯电车起火的概率更高。其实在实际使用中,真实续航里程能有500km就已经够用了,便利的充能方式远比更长时间的续航重要。 像燃油车出行,一箱油500km,也不必做多么严谨的路线规划。如果没油了就只需要随便找一个加油站就能加油,短短几分钟后便可再次出发,也不会造成长时间的排队问题。 反观纯电车,如果临时想要换目的地,但是电量不够了就需要寻找充电桩。充电时间长这个问题就不说了,充电桩的分布程度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加油站那种程度,有时候续航剩余不多但是却找不到充电桩,就算找到了也可能会碰到充电桩被占用或者充电桩损坏的问题。续航焦虑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还不止如此,燃油车随便找一个加油站都可以加油,并不存在什么兼容问题。但是纯电车却不一定随便找一个充电桩就能充电,有的充电桩并不一定能被车子识别到,这也是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 充电难和充电慢这两个问题受制于目前的电池技术,短时间内仍然没那么容易解决,不过也有车企正在积极地寻找破局之法。例如蔚来和上汽飞凡就推出了换电的服务,仅仅3分钟就能完成换电。虽说换电也是个解决续航焦虑不错的方法,但是就目前而言,换电站还是太少了。需要换电服务的用户又太多,这就导致了和充电一样的排队问题。 不过随着电气化浪潮的持续推进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未来这些问题都终将被解决。充电桩的密集程度将渐渐追上加油站,其规格也将逐渐形成统一,充电的等待时间也会越来越短,届时的纯电车型才将会真正的扛起汽车的主流大旗。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