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经常看到一些老人,或单独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晒太阳,他(她)们以男性居多,一坐就是大半天,那时还非常羡慕他们能如此忧闲,及至年岁渐长方才明白其中的真意。 老人晒太阳,多半是寂寞和无奈,更是一种彷徨与眷恋,目光所到之处皆是夕阳余晖,念念不忘的皆是遗憾和不舍,风景也好,人生也罢,回眸往事,皆是风轻云淡,晒晒太阳或许就能排遣一些烦恼! 仔细观察晒太阳以空巢老人居多,个中缘由不说也明,如果农村老人能像城里老人一样有丰厚的退休金,哪个老人不想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呢?所以子女多回家转转,多些陪伴与关心,有助于舒缓他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不想一家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拥有一个温馨和美的家是幸福温暖的,拥有一个灵魂歇息畅游的港湾是幸运惬意的,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人生的驿站;是感情的归宿,是灵魂的延续。古希腊人说:"人是背着一个包袱走路的"。包袱里有家庭,事业,友情,儿女……历经艰辛,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这上面写着两个字:"责任"。 可是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这就是当下众多打工者的现状,抱起砖头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又没法养你。 为让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他们无奈外出打工,从此踏上了餐风饮露的打工生涯,为了省钱有时还得住桥洞,喝稀饭,啃烧饼,病了不敢医,咬牙坚持,累了不敢歇,眯一会继续干,睡得比狗还迟,吃的比猪还差,干的比牛还多,拿着低的不能再低的工资,生活的重担压的他们喘不过气,但他们却没资格喊苦喊累叫怨,生活的磨难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无奈与辛酸。 他们四海为家,没有夫妻生活,没有劳保,没有假期,也没有休息日,甚至连个合同都没有,卑微地像粒尘埃。有时又像丧家犬样居无定所地四处奔走,城市的冷漠旁人的无情,即使受伤,也会自己躲起来偷偷的舔伤口,擦干眼泪把所有的委曲埋在心底,他们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在城市里建起了一幢又一幢高楼大厦,但却没有一寸住房是属于他们,可供他们栖身的憇息之地,他们来自农村,生存环境恶劣,一些生活习惯自然为"城里人"所不屑,坐不敢靠近嫌脏;走不敢靠近怕偷,总被另眼看待。碰到黑心老板,还有可能被恶意欠薪、父母等着治病的救命钱,孩子们的生活费因而打了水漂……他们还时常受到各种侵害和骚扰,除忍受身体的疲惫和伤害外,还得忍受精神的折磨和思念家人的痛苦,身体的伤痛与劳累容易修复,可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空虚却难以得到排遣,工棚里没有电视,甚至连一张象样的报纸也找不到,他们唯一的排遣娱乐方式也许就是轮流讲"黄段子",借以打发这寂寞无聊的生活,尽管生活不易但仍然阻挡不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期望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改变家族的命运,正是一大批怀揣梦想的城市淘金者,一次又一次地向塔顶发起冲锋,终于得到了上帝的垂青与眷顾,傻根王宝强,大衣哥朱志文,西单女孩任月莉,袖珍女孩黄韵伊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和生活中的佼佼者。 白居易在《逸老》中有云: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意思是:年青力壮时要勤劳刻苦、努力奋斗,年长衰老时就不再劳累拼搏,而是过清闲平淡的生活。他们之所以努力拼命地工作着,也是希望将来在年老时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优闲地生活着,而不是再次复制父辈们的悲哀,他们知道努力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勤恳是对家庭的一种责任。爱在左,情在右,道义在上,责任在下,公德在前,信念在后,心居中间,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心感悟,用爱经营,温馨与幸福就一定会到来。我问日月何时老,青山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犹如这茶和酒都需要时间去酝酿。 人间沧桑,红尘过往。载不动,几多愁,留不住,几多秋。不问,斗转星移,难言,侠骨柔肠,只把欢乐,写在脸上,豪情,刻在心上。陪伴的,是身,是心,是灵魂,愿全天下所有老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他们曾经是最美的劳动者,理应得到善待拥有个幸福的晚年,也祝愿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家庭脊柱们尽量忙里偷闲抽空回去看看他们吧,能有幸陪伴他们左右的时间不多了,最后祝所有外出打工的城市淘金者们,工作愉快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