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黄损在《书壁》中写道:"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于此红尘俗世当中,你我奔波忙碌大半辈子,才发现一切都物是人非,时光消散。只剩下门前那平静如镜的湖水,依旧跟以往一样。 人老了,那"沧桑"之感就油然而生了。 经历过辛酸,品尝过苦辣,承受过不幸,偶遇过美好。其实,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时光下的磨砺罢了。 "磨砺"这种事儿,其实到了最后,就将人之棱角给磨平了,没有了以往的朝气,只有当下的唏嘘感叹,以及对于以往人生的无可奈何。 年少之时,我们不懂什么是"人生"。后来,我们才明白了人生就是"生活"。 该怎么生存,该怎么活着,全看你口袋里面的钱财,全看你手上所拥有的资产。 为什么我们常说"人越老越现实"呢?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许觉得人生特别轻松。可唯有经历过了,才发现一切都并非如此。 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你会深刻地感知到,原来自己的前半生,就跟白忙活了一场一般。 一位56岁中年人的心声,人间一趟,殊不知白忙一场,连累后代。 网友老吴曾在后台跟笔者倾诉过他的心声。 老吴三十来岁的时候,就去到省城打苦工,到了今天,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对于自己的经历,老吴只总结了这么四个字—— 白忙一场。 辛苦多年,还以为可以存到什么钱,谁知道赚到的钱都花在医院了。 说得难听一点,辛辛苦苦赚的苦力钱,还不够医药费来得多。 还未结婚的时候,不觉得生活有如此之大的压力。等结婚了,才慢慢地感受到,有些压力,一压就是一辈子了,根本逃不出来,也熬不出头。 人到五十五那年, 抬头一望,上有老要照顾。 俯身一看,下有小要养活。环顾四周,还有一家子的人要吃饭。 如此,自己除了继续干下去,又能怎么办呢? 身边的朋友都跟老吴说,等你过了六十岁,退休了,就幸福了。殊不知, 老吴是农村人,养老金不多,但家庭的花销很大。也许,到了60岁,他依旧要继续谋生。 而老吴的表哥,在老家很有地位,所以他赚了不少钱。对于老吴这个表弟,他总是冷嘲热讽,觉得表弟 穷就是原罪 。对此,老吴也很少跟他往来。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回望自己的来时之路,其实老吴也感慨万分,苦了自己就算了,如今孩子也要走回自己的老路了,还真的感觉对不起他。 老吴的孩子,也算是他们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了,文科专业毕业,没有赚到几个钱,在大城市工作的工资,一半要给房租,一半只能养活自己。 孩子明确跟父母说了,到了自己这一代,很有可能就断根了,无法将父母以及祖辈的血脉延续下去了。 听了孩子的话,身为父亲的老吴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回了一句:"是父母对不起你。" 然后,全家人都掩面哭泣了起来。 有太多底层的家庭,都像老吴家一样,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什么存款,连家乡的亲人都瞧不起他们。 或许,他们没有错,错的只是人性太现实罢了。 现如今,老吴56岁了,依旧坚持在工地干活。他对家庭只有这么一个心愿,儿子可以活得快乐,父母可以无疾到老,夫妻俩人到了60岁就退了, 过回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其他什么的,就不期待了。 也许,芸芸众生的常态就是如此,安慰自己简单就好,慰藉自己平凡是福。 有人调查过,如今患抑郁症的人数已经过亿了。其中以年轻人和中年人居多。 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收获太少,而变得精神紧张,神经兮兮。中年人,因为家庭问题太多,经济压力很重,所以脾气和心态都变得不太好。 有这么一个词,其实概括得很好——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现代人,为什么不快乐?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有的人为了面子而活,有的人为了别人而活,有的人完全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如此,安能幸福呢? 人,如果想在人生的过程中,活得减压快乐一点,不妨做到这两点。 首先,不妨让自己看透世间的本质,明白什么是"一场空"。 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求过程。" 人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不过尔尔。一旦你看透了,那你内心的石头就放下了。 其次,凡事尽力就好,不要比较,不要被俗世的观念和他人的眼光所影响。 自己想怎么活,那就听从自己的本心活着。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儿。自己怎么活,才是关键所在。其余的,就不要管太多了,顺其自然就好。 终此一生,哪怕白忙一场,也要活得光辉灿烂。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