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提前退休,应该是所有打工人的梦想,但大家手里没个几百万现金都不好意思谈退休这件事。 2021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胡润财富自由门槛》更是认为一线城市达到1900万、二线城市要1200万才能算是实现财富自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2018年传入中国的一项"FIRE生活"运动,一改"退休要上千万存款"的固执观念,告诉大家实现财富自由、提前退休似乎并不需要那么多钱。 1
什么是FIRE? FIRE,不是被老板解雇,而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缩写, 指财务独立,提早退休 。而FIRE运动,就是一种以财务自由和提前退休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具体做法是:先通过降低物欲、过极简的生活,迅速攒够25年的生活费,然后通过投资理财的4%年化收益维持生活。 比如一个人记账后发现每个月需要5000元来生活,那在退休前保证自己有5000元×12月×25年=150万的存款,之后的25年里,用这150万投资获得的4%年化收益就能覆盖生活开支,实现FIRE。 根据他们的理念,可以看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并非追求天文数字般的存款,而是一种自己觉得满足的生活状态。 有的人不指望大富大贵,也不考虑给儿子买房,孩子也不需要上多名贵的学校,每个月三四千块钱维持基本生活就可以,一年下来也就四五万; 这时如果能再找个稳定的投资渠道,保证每年4%的收益率,不用千万级的本金,一两百万足矣。 存够了这个数额的本金,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一个标准的FIRE生活是:不再为了工作而工作,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 。 每天自由支配时间,读书、写字、种花、拍视频、运动...... 做自己喜欢的事,听起来是不是很爽? 不过,FIRE生活实际分成三类: 穷FIRE:储蓄只够最低支出,需要尽量压缩开支; 肥FIRE:储蓄较为充裕,财务状况比大多数人正常退休者更好; 咖啡FIRE:攒的钱基本可以覆盖生活开销,但当前仍从事兼职工作。 在豆瓣的帖子里,成功过上胖FIRE生活的人,大多是行业精英,或出生富余家庭,本身的财务储备就很惊人。 比如一个过上胖FIRE的姑娘,创业起家,年支出30万,存款有接近900万,还有理财收入,本身消费欲望不强,在行业情况不好的时候,搬回上海与父母同住,过上FIRE生活。 但更多普通人,努努力,过上的还是咖啡FIRE和穷FIRE,攒的钱只能覆盖基本生活开销,稳定性并不强。 2
FIRE生活真的稳定吗? 之所以说很多人的FIRE生活并不稳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必须基于3个理想条件才能实现: 寿命在预定年限内 每年保持4%的理财收益 自己或家人不会发生大病或意外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比如你现在30岁,平均每个月花费5000元,预计50岁退休。按照25年生活费,存150万元能够用到75岁。 但假如咱活到了80岁,甚至85岁呢?总不能让自己原地"再见"吧。 前段时间,国台办发布数据统计:我国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即将达到80岁。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提高,未来还会越来越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没有准备足够的养老钱,就是典型的"人还活着,但钱已经花没了" 。 可见长寿背后不仅是喜悦,更蕴含着风险。 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设想得太过理想,攒够了钱吃喝玩乐就满足了,却没有预料到随着年龄渐长,自己可能会开始出现健康问题,甚至罹患大病。 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往往都是昂贵的、长期的,随便一个都在10万-50万不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倘若病情严重的需要进入ICU的,每天的医疗费用更是以"万元"计算。更可怕的是,这些医疗费用仅代表当下,我国医疗费用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幅度增长,远超物价通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疾还需要较长的治愈时间,甚至需要长期带病生存,有些重疾治愈后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因此后期的治疗康复护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 比如脑卒中,病后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长期卧床等失能情况,24小时有人照顾是基本的需求。 如果请看护,只是普通照顾日常起居,每天50-300元不等。还得视地区、失能情况、是否是私人看护而定。还要去医院做康复治疗的,那么每天1700、一年65万费用就跑不掉了。 (脑中风患者神经康复治疗费用) 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失能阶段的护理费用...这些突发性的支出,如果没有提前准备,一旦意外来临,财务状况就会面临崩溃。 前段时间《每日人物》采访的一位49岁去小城市FIRE的人 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FIRE前没有考虑过自己会病,心梗后才意识到身体变老,疾病问题的开支让他的FIRE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甚至需要父母帮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别觉得只有七八十岁才会面临大病,根据近30家保险公司公布的2022理赔半年报数据显示,重疾呈年轻化趋势,尤以40-59岁为重。 就算是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也在逐年持续升高。 (图源:牛保100) 最后,如何长期保持4%的收益水平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我国利率下行已是必然趋势 ,现在大额存单的利率最高只有3.5%了,而且是单利,少数银行理财产品还能去到4%,但是5年后、10年后还能有4%吗? 如果达不到4%收益率,只能提高存钱的金额,否则FIRE后本金就会被慢慢耗光,直至为0。 有些朋友可能会想:不还有股票、基金吗?股票、基金的收益确实可以很高,但是别忘了风险也很大,而退休钱与我们的生存、生活幸福感紧密相关,是无法承受过大的投资风险的。 可见,FIRE并不如大部分人所想的那么简单。 3
养老规划一定要提前想好这几点 但这就代表FIRE生活是不合理、不可实现的吗?当然不是。 在暴龙君看来,FIRE是一种非常好的、能够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和梳理生活的规划方式。 咱们只是需要在原本的规划内再考虑得更加充分一些,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一一作出应对: 1、大病或意外风险: 这部分风险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 首先医保就是国家给我们的基本保障和福利,但由于医保带有普惠性,有报销范围、比例上的限制,因此是做不到100%解决医疗费用的,尤其遇上大病,缺口金额更是巨大。 因此需要我们在医保的基础上补充重疾险、住院医疗险等商业健康险 ,把影响退休后财务安全的人身风险给规避掉。 2、长寿风险: 在做养老金规划时,一定要考虑长寿风险,可以通过配置DB型年金来保证退休后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目前,社保养老金、商业养老年金险,都是这类型的产品,可以对冲长寿风险。这类产品的设计是年轻时缴钱,等到约定年龄(一般是五六十岁退休年龄)开始,每年都可以从中领钱,活到老、领到老 ,保证无论多长寿,都能有一笔钱支撑生活。 但社保养老金跟医保一样,都只能起兜底的作用,金额不高,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吃穿。因此可以考虑在社保的基础上,补充养老年金险。 年轻有余力时供款,每年以接近3.5%利率的复利滚存 ,到了约定领取年龄,就能每月/每年领取一笔固定的金额,活到老领到老。 不仅对冲了长寿风险,还能提前锁定了可观利率,不用担心利率下行、投资风险等问题。 3、最后就是到底要存多少钱、以及这笔钱的投资收益问题。 攒够25年的生活费,看起来很具体,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量化目标。 而具体的目标应该是类似这样的: 你打算几岁退休? 退休后要过什么样的养老生活?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是城市还是农村养老? 是否有计划每年旅行? ... 在预估这些目标所需金额时,要把通胀的因素考虑在内,而不是简单拿着现在的生活开销去计算几十年后自己退休要花多少钱。 然后根据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总金额,再倒推出现在每个月要存多少钱,这样的目标才更加科学,也更具备实操性。 至于这笔钱的投资效益,绝对不是购买某款单一理财产品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资产配置——一部分配置债券、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固定收益类的资产,尽早锁定收益;另一部分配置基金等权益类资产,赢取更高的收益。具体搭配与比例还要根据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越早开始存这笔钱,盈利的确定性及收益率会越高 。 其实以上问题,并不是只有追求FIRE生活的人会遇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做养老规划的时候都会遇到,FIRE也只是将退休生活提前了而已。 因此以上应对的方法,对我们所有人做养老规划都有参考价值 。如果大家看完以后发现自己在养老规划中也存在同样的缺漏,就赶紧好好规划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