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第一次专家组工作会议。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依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交科院)建设,于2017年获得交通运输部正式认定,成为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领域首批行业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围绕交通运输部委托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工作任务,聚焦"数据资源管理应用体系与相关标准规范""大数据动态采集、模型构建与处理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综合交通运输监测、分析评估与预警技术"三个研究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大数据技术率先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助力以数据赋能交通运输发展。 已积累9大类、20余小类的数据资源 实验室已建成一整套数据全流程管理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形成了交通大数据动态采集实验平台、交通数据治理与综合分析实验平台、交通数据安全实验平台、交通碳排放统计监测实验平台、交通GIS及遥感影像实验平台等多个大数据研发和实验平台,支撑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 没有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大数据应用将成为"无源之水"。实验室长期从事信息资源研究开发工作,积累了一批行业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资源。在综合性数据资源方面,依托承担的统计分析工作,积累了行业最为全面丰富、时间跨度最长的宏观数据资源。在专业性数据资源方面,实验室通过承担的信息化工作,已积累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通行、水路通行、网络货运、城市客运、双碳监测、交通信用、交通科技、政务信息等9大类、20余小类的数据资源。丰富的数据资源为实验室探索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场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交通重大需求 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实验室坚持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围绕政务数据共享、高速公路运输监测、水路运输监测、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交通运输疫情精准防控等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了一系列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分析模型,形成一批易理解、有结论、实用性和权威性强的大数据分析成果,有效支撑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决策管理和服务。 水上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 自认定成为行业重点实验室以来,实验室累计承担国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承担横向研究项目121项;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他奖项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和ISTP)收录12篇,出版著作18部。 开展政策标准研究 推动数据资源建设和治理规范化 实验室同时承担着交通运输部委托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工作任务,围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政策标准开展研究。 在政策研究方面,实验室协助交通运输部起草编制了《交通运输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总体技术方案》等10余份政策、技术文件,逐步形成了从"上位制度"到"实施办法"再到"技术要求"的多层次综合交通大数据管理体系。 在标准规范研究方面,牵头或参与编制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国家标准3项、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行业标准11项,支撑发布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技术规范6项,以及目录编制指南、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建设指南等多项行业技术文件,对推动行业数据资源建设和治理标准化规范化作出重要贡献。 坚持开放共享 构建大数据创新生态圈 实验室积极联合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创新生态圈。实验室作为核心力量,支撑交科院联合14家单位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围绕综合交通大数据支撑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性进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通过连续主办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国际论坛、联合承办"云上贵州"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等方式,为国内外大数据专家搭建交流平台,共同寻找利用大数据解决现阶段交通行业重点难点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技术合作方面,实验室已累计设立3批、15项开放课题,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领域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 此外,实验室联合百度、高德、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围绕城市交通运行、节假日出行预测、智慧物流、共享单车等热点领域,发布大数据分析报告30余份;独立编制《中国高速公路运行分析报告》等大数据分析报告近百份,从多个维度生动展示了交通发展新方向、百姓出行新特征、共享经济发展新趋势等百姓关注的问题。 高级职称占比超过75% 实验室依托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数据管理应用推进分会等学术资源平台,开展人才梯队建设。截至2022年8月底,实验室共有固定研究人员50人,其中博士占三分之一,高级职称占比超过75%。 实验室通过内部培养、国外进修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17年认定成为行业重点实验室以来,共有4名科研人员晋升正高级职称、2名人员晋升副高级职称、4名科研人员晋升中级职称。此外,有1名科研人员获得"2018年度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2名科研人员获得"2018年度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称号。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团队"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验室团队还成功入选了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分会的顶级数据团队。 实验室不断加强人员的交流培养,2017年10月以来,累计接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实习30余人次,增强了实验室的科研活力。 实验室将持续推进大数据技术创新,布局大数据产品研发,营造大数据开放共享生态,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努力打造成为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基地。 作者丨尚赞娣 曹剑东 杨艳芳 编辑丨薛彩云 廖芊 审核丨林芬 梁微 监制丨孙英利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