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沂源大张庄这块纪念碑,记录着怎样的故事?
在沂源县大张庄镇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县城西南17公里处,是南岩片区所在地。那里地处沂源、蒙阴、新泰、莱芜四地交界处,南依孟良崮,西通徂徕山。明朝初年建村,因村前有大岩,故称南岩。
1944年3月21日发行《大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社论——《向南岩同胞和民兵英雄致敬》,全面报道了南岩民兵抗日斗争的业绩。如今,十多位南岩民兵的烈士,安葬在松崮脚下的烈士陵园里。沂源松崮
松崮位于沂源县大张庄镇,海拔662米的松崮,是一座秀美的崮。这座崮是附近山头的制高点,远观之下,繁茂树木遮蔽下俊秀的山体,凸显出岩石裸露的崮顶,正如当地人们所说:这是崮的模特。
松崮山腰上,风力发电机正默默的旋转。据村民介绍,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却时常有人来攀崮游玩,对于南岩村的南岩民兵在此战斗的情形,他们说:"南岩民兵很出名,在这松崮山上也打过仗,山南边的松崮烈士陵园里,还有烈士们的墓碑。"
战争早已成为过去,如今的南岩村早已变得安静祥和,而南岩民兵的精神,会陪伴忪崮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大张庄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张庄革命烈士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阳面是抗日歼敌的浅浮雕图案,阴面是群众大生产图案。碑座正面刻"忠于卫民"四个大字,落款是"蒙阴县武委会、武装部暨全体民兵自卫队建"。立碑时间为一九四五年十月。石碑背面两边的对联是"你为人民而牺牲,人民永远不忘你"。阴面中间是碑文,碑文记载的是我民兵自卫队敌浴血奋战的事迹及19位烈士的英名,碑文由革命军人国平撰文并书丹,碑文如下:
松崮革命烈士陵园
大张庄革命烈士纪念碑
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疯狂的日寇,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开始了。轰轰的炮声,吓破了所谓中央大军的胆,竟不战而逃到云南贵州去了。
故蒙阴全境人民沦于苦海,陷溺于敌、伪、顽三位一体的魔王之手,横征暴敛、抓捕壮丁、奸淫妇女尤为悲残。特别是国军新编第四师吴逆化文,率部投敌盘踞我近界山麓时,在经常勾结日寇出犯扫荡中,其长官命令士兵轻的不拿鸡绒毛,重的不拿磨起子,只要锅灶里没有蜘蛛网,就得翻军粮。故人民均以树叶为生,面黄肌瘦,饿死者不时所闻。
因此,土地荒芜,野草丛生,高至半腰。村落墙倒屋塌,一片荒凉,瓦砾遍地,为虎狼之巢。可是共产党人,为挽救人民之苦,故领导扶持着我们蒙阴人民组织起保卫自己利益的武装民兵开始壮大了。八年中经常与日伪间有着反扫荡、反清剿及铁壁合围反蚕食的斗争。
全县以褚乐之围困,土门爆炸战,芝西山望天岭的射击爆炸战,唐庄井洞沟的突击战,黄庄高都白柳的突围战,南岩村的玉皇顶牛牌子山斜山等攻坚战斗,南岩村反合击的突围战场较为显著,其中以南岩最为英勇机智,堪为蒙阴民兵之冠军。计攻克碉堡据点六座,生俘伪军五十四名,杀伤敌伪四十六名,缴获轻机枪两挺,小炮两门,长短枪一百余支,子弹两千五百八十发。虽是战绩卓著,但也付出了相当代价而获得的,兹略陈一二。
首先是于民国三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四十余民兵健儿,执戈冲于玉皇顶陈三坎之特务排,激战小时许,终将其全部消灭缴获,玉皇顶据点已告克复,是役仅有轻伤三名。
其次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拂晓,吴化文部于团计千余,三路合击,企图歼灭英勇善战的南岩民兵。经我民兵顽强抵抗,反复冲锋达三次之多,激战至傍晚,终将其击退。计击毙伪团长、连长等四十名。
同时,由于我民兵排长公茂志等四同志英勇冲杀,奋不顾身而光荣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你们的流血牺牲是标志着山东人民为自卫而战死的强悍性,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故全县民兵自卫队除继承未竟之伟业,坚决捍卫人民,捍卫八年苦斗的胜利果实,以为你们复仇斗争到底,建立民主、和平、团结、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外,并发起一毛钱募捐运动,建碑以作纪念。红色遗址讲述南岩民兵故事
据南岩村的老兵介绍,因为当年战备物资的匮乏,民兵组织必须自给自足,没有弹药,南岩民兵就请打铁的人做了一把特制的大刀。下地时,带一把锄头,身上藏一把大刀,以防村里突然出现危险情况。后来,南岩民兵在一次与伪军的交战中缴获13支步枪。如今,南岩村、玉皇顶与松崮顶留下的弹痕就把是对南岩民兵当年英勇抗敌的见证。
松崮革命烈士陵园内部
1938年夏,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疯狂扫荡,实施骇人听闻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为了保卫家乡,南岩村民熊加福和周边村里的青壮年,自发开启了个人小游击式的武装抗日活动。
1943年3月3日,由熊子功、熊加福、熊子星组织领导的40余名青壮年在南岩村庙前的广场上,举起了步枪、大刀、鸟枪、红缨枪,擎着手榴弹,在红旗下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拿起枪杆,保卫家乡,抗战到底!"
由此开始,这支组织起来的民兵队伍成为南岩民兵的雏形,结束了他们单打散击的时代。从此,南岩民兵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地同日、伪、顽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成为一支响当当的抗日地方武装。
自1943年到1945年,英勇的南岩民兵历经战斗120多次,击毙日伪军300多名,缴获步枪125支、机枪2挺、小炮2门、子弹若干。民兵累计牺牲19名,负伤60多名,先后有12人被山东军区、鲁中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1944年春,山东军区在莒县召开英模大会,南岩民兵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熊子功(后改名刘建军)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民兵英雄"和"模范民兵指挥员"光荣称号,南岩民兵被授予"南岩英雄民兵队"的锦旗。为此,1944年3月21日,《大众日报》特别刊发《向南岩同胞和民兵英雄们致敬》的社论,延安新华社、《解放日报》等报刊多次报道他们的英雄战绩。
如今,走上玉皇顶、松崮顶,你还能看到那些留着当年弹洞、炮痕的遗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它们还在平静诉说着那段激动人心的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