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立信而托公众号 【今年以来,有10多家信托公司"换帅"最新来自中信信托】 信托行业转型压力加大,高管的密集变更亦是顺应竞争压力的表现。除安信、百瑞、陕国投之外,雪松、国元、英大、华宸、新时代、中原信托亦发生了董事长更换。近日,中信集团有关负责人宣布人事任免决定,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芦苇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免去李子民相关职务。 简析: 信托行业经过近10年高速发展,触及原有发展模式的高点,业务规模进入瓶颈期,发展方式正重大转型,发展思路面临调整。 信托内部优秀管理人员承担重任,能更好整合公司资源,也能最大限度缩短磨合期,还能促进公司转型过渡。 【信托业务分类改革设置5年过渡期】 信托业务分类已尘埃落定,监管设置5年过渡整改期,以便信托公司有序开展存量业务整改。新分类意味着从监管角度而言,监管层有可能会根据信托公司评级和资源,对其业务范围等进行差别化监管;而对于转型较慢、风控不佳、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公司后续业务则会受到影响。 简析: 未来信托公司差异化发展要同时做"加减法"。一方面对存量业务包括通道业务在内的业务进行规模压缩,化解过去因粗放管理等原因积累的项目风险 ;另一方面对新规中的新业务要积极研究和部署,回归信托本源,建立人才团队满足新市场的需求。 【9月份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有所增长,标品信托将迎来更大发展】 数据显示,9月份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50.48亿元,环比增加13.35%;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156.52亿元,环比减少37.50%;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863.02亿元,环比减少12.66%;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103.75亿元,环比增加112.86%。 简析: 虽然地产类信托成立规模有所回升,但规模相对较小。目前, 地产信托业务仍处于转型期,信托公司在房地产领域展业依然保持谨慎,但在标准化资产(尤其是债券)上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以及经济修复加快,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的投资经验不断积累,标品业务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中融信托单日3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10月12日消息,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单日内被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3次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共计105元。案件案号分别为(2022)湘0102执12023号、(2022)湘0102执11921号、(2022)湘0102执11920号。 简析: 中融信托成立于1993年1月15日,法定代表人为刘洋,经纬纺织机械持股约37.47%,中植企业集团持股约32.99%,哈尔滨投资集团持股约21.54%,沈阳安泰达商贸持股约8.01%,合计最大股东比例则为中植。 截至2021年末,管理资产达六千多亿,资金池超千亿,另外近900亿资产分布在风险较高的房地产行业,数只产品逾期。 【央企光大信托这四款产品出现违约】 产品①:智兴5号,融资方为遵义市红花岗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产品②:弘信6号,融资方为贵州新蒲经济开发投资;产品③:弘信4号,融资方为贵州西南交通投资实业集团;产品④:广元建投1号财产权信托,融资方为广元市三江新区建设投资。 光大信托2014年5月由光大集团在原甘肃信托基础上重组成立,2022年中期业绩迎来抛物线式下滑,目前已跌出行业前十。 简析: 光大信托从201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不足600亿,到如今突破万亿,几年时间,增长近16倍。在高增长过程中,房地产一直是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然而,那些使其强大的发展模式,最终却被反噬。去年以来,随着地产行业不少房企出现债务危机,光大信托的高光时刻也戛然而止。值得关注的是, 光大信托的产品逾期问题除了发生在地产业务中,另外还有上述政信类产品也出现逾期兑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