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亚洲第一位女总统出访中国,邓小平等外交人员热情地接待。在见面时,邓小平热情地说,"我们不只是政治关系,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在呢。" 然而在谈话中,这位菲律宾总统却"出言不逊",在我国的"地盘"上公然挑衅起我国的领土主权。 面对她的无理取闹,邓小平淡定地说了一句"狠话",让菲律宾总统冷汗直冒。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这位女总统怎么会和邓小平"攀上亲戚"呢?面对她的无理取闹,邓小平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回家探亲"的菲律宾总统 1988年,我国迎来了来自菲律宾的一位重要女性领导人——阿基诺夫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阿基诺夫人此次的访华之旅可以称作是"回家探亲"。 之说以这么说,是因为阿基诺夫人世纪上是华人后裔。她的曾祖父许尚志是我国福建省的一名商人。 1861年,许尚志隐姓埋名选择了移民去菲律宾生活。在新的环境里,许尚志凭着丰厚的家产和出色的经商能力,很快他就在菲律宾将许家经营成了当地的"大户人家"。 虽然身在海外,但许家在对后人的教育中没有忘"根"。因此,当有人在公开场合问起科拉松·阿基诺的祖籍时,她常说自己是在菲律宾的华侨。 商人起家的许家是怎样培养出一位国家元首的呢? 原来从阿基诺夫人的祖父开始,许家就逐渐开始涉足政治界了。她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都曾当过菲律宾的国会议员。 因此,自小和政治界人物接触的科拉松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顺理成章"地嫁给了世交家的阿基诺。 起初,科拉松只想安心地做一个家庭主妇。她在往后的日子里很快就发现,全家人的生活都要以丈夫的政治事业为先,生活只居于第二位。 为了帮丈夫竞选,科拉松多次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并在阿基诺七年之久的监禁生涯中担任他在外界的耳鼻口眼。 在担任丈夫"助理"的这些年里,阿基诺夫人成长地很快,成功从围着孩子转的家庭妇女转变为了菲律宾政治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按照夫妻二人原本的计划,阿基诺夫人甘愿继续为丈夫打"配合",扶持他参加下届的总统选举。 然而事情在1980年发生了转机,在乘飞机前往菲律宾首都之际,阿基诺惨遭枪击。 中年丧夫,阿基诺夫人倍受打击。前一秒他们还在畅想未来生活的"宏伟蓝图",下一秒灾难就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悲伤之余,阿基诺夫人很快就接过了丈夫手里的大旗,像一个"斗士"一样,呼吁大家和她一起推翻当权者的暴政。 在家族和国际势力的支持下,阿基诺夫人顺利地登上了总统之位,开启了亚洲华人女性做国家第一人的历史先例。 上任后的她深刻感觉到了作为国家元首的艰辛,不仅要努力寻求民族解放,还要尽可能地挽救徘徊在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 为了菲律宾日后更好的发展,她有心同中国探讨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在这样的初心驱使下,阿基诺夫人在繁忙的国务中腾出了时间在4月14日这天踏上了"故土"。初次会面的中国"亲戚" 这段时间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我们也在积极地探索多边关系,所以"友邻"来访,我国也同样重视。 以邓小平为主的党中央积极做好了接待准备。 这天晚上7点左右,阿基诺夫人的专机降落在了北京机场。尽管夜幕降临,但中国的迎宾的礼车却将四周照的灯火通明。 在去宾馆的路上,阿基诺夫人既兴奋又羡慕,作为原理家园的侨胞,她同样为这个崛起的东方大国感到欣慰,并期望能有朝一日在她的手中菲律宾也能如此繁华安宁。 来到北京的第一夜无关国事,阿基诺夫人像个普通公民一般,携一双女儿悠哉地闲逛在北京的购物中心,"大手笔"地买了一些丝绸制品。 在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她便立刻恢复了政治家的身份踏入了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16日上午,邓小平笑容可亲地欢迎了阿基诺夫人的到来,他说,"我们可不只是政治关系,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在。" 于是在看到阿基诺的两个女儿时,邓小平亲切地让她们叫自己"爷爷"。 阿基诺夫人对此也做了热切的回应,"我虽然是为公事来到中国,可在某种意义上,我也确实是这片土地上的儿女。" 随后邓小平又像"亲戚"一般对她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关心,并提出,"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繁华、安定的菲律宾。" 初次的见面十分顺利,接下来双方就在会议室里坐下来交谈。阿基诺夫人首先声明了菲律宾坚定认同中央政府是中国唯一的政府,并积极配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求。 在阐述过双方的政治立场之后,阿基诺夫人紧接着便说明了来到中国的两个目的。 第一件事是想要和中国增进经济合作,希望能使更多的菲律宾特色农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在双方领导人磋商之后,中菲成功签署了两份文件来促使未来五年中双方经济的增长。 可当她说出接下来的一件事后,全场的氛围却冷淡下来了。 "我想听听您对于南海问题的意见。" "大言不惭"的菲律宾总统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人的脸色都逐渐变得冷淡。因为就在这时,菲律宾还非法抢占了中国的几个岛屿。 而且长期以来,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实事都是公开且毋庸置疑的。而且自从西周以来,南海的海域就被划分到了中国的领土范围内。 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中国更是多次声明了对南海岛屿的主权。可即使是这样,临近国家对这些海岛的觊觎也毫不遮掩,多次无视中国海警的告诫,大摇大摆地踏上"中国的土地"。 更有甚者,还有国家公然在南海诸岛上改旗易帜,逼迫岛民承认自己常年累月居住的土地属于他们。 作为华夏的"儿女"阿基诺夫人不可能不知道此事。可她为何还要"知法犯法"呢? 这就要从南海群岛的重要性说起了。 自工业革命后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各国人才涌现,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尤其是探测技术出现以后,南海"宝岛"的姿态开始住家显现。一方面,南海海域内不仅有多种多样的地产资源,在海面下还潜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另一方面,西方的野蛮侵略给附近诸国作出了"表率",让他们误以为中国百废待兴,谁都能来咬上一口。 其次,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也可以称作"资源至上"的时代。率先掌控物资,就有机会获得更大的经济优势。南海诸岛上"宝藏现世",自然地勾起了"窥伺者"们的贪欲。 因此,自建国以来,海南争端就未曾中断。最过分的时候有六个国家参与到了这场"争霸赛"中。 但我国誓死守卫南海国土的决心不会动摇,也在几次真刀实枪的"摩擦"中令一些"争宝者"望而生畏。 不过,或许是有美国的撑腰,多年来菲律宾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将黄岩岛等地称作是自己的国土,却"嚣张"地说自己拥有这些海岛资源的开采权。 中菲长期以来之所以没能建交的症结也就在这里。 如果从阿基诺夫人的角度来说,或许西方国家会将她的"大言不惭"称作是敢于为祖国发展和百姓民生争取利益。 虽然初心是为了救国救民,但却不该丢弃中华传统的"道义",更不该"肆意窃取"、"公然挑衅"。 因此,听到阿基诺夫人的提问时,轻松的交流场面立刻变得严肃起来,邓小平再次申明了"中国主权不可侵犯"的原则。 或许是因为背后有人撑腰,阿基诺夫人并没有立刻打消"争取"的念头,紧接着又发表了一番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 "可是您不觉得,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海岛离我们国家很近吗?" 邓小平智慧 这份"辩解"看似毫无逻辑,但实际上,阿基诺夫人也在隐隐向中国传达出一个消息:菲律宾军方随时都可能登上海岛。 这几乎是在"无理取闹",众人听后又气又好笑,纷纷期待起邓小平会怎么回应她。 只见这个老者并未生气,表情一如既往地平静,甚至嘴角还含着一丝笑意。而后半开玩笑地说,"你不觉得,从地理位置上看,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吗?" 众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阿基诺夫人的脸色瞬间惨白,感觉到这个小个子领导人虽然在笑,可他散发出来的气场瞬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同时她也意识到,想要打中国领土的主意一定要付出代价。 看气氛逐渐尴尬,邓小平又提出,南海问题先不谈了,中菲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合作的。并表明只要不涉及主权问题,两国之间存在的很多"误解"都可以解开,同时中国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的政权。 三天的访华行程很快结束,临行前阿基诺夫人又回了一趟"故乡"。在福建鸿建村,阿基诺夫人受到了"老乡"们的热烈欢迎,中国人的智慧和"亲情"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华当自强 尽管这次谈话进展地还算顺利,我国领导人们的心情却还是有些沉重。 多年来,由于边防力量薄弱,我国南海地区的居民长期忍辱负重,不仅遭到外国"海盗"的驱逐,甚至有人还在某些"匪徒"上岛"抢劫"之时丢掉了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的实力固然让人忌惮,周边国家虽然没有胆量向我们宣战,但却有勇气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国领海内骚扰百姓。若不尽快加强我国的海防力量,南海居民就难以安居乐业。 因此,加强海事力量再次被提上了议程。几十年来,我国逐渐有了航母等海事装备,并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三个能自主研发航母的国家,南海的局势发生了质的改变。 2012年,菲律宾军舰再次在我国海域内寻衅滋事,不仅扰乱我国渔船的正常作业,还肆意关押附近岛民。 得知这一情况,我国海警迅速出动,迫使菲律宾"贼船"出境,并护送我方渔船返航。 几天以后,中国海军开始在黄岩岛附近常态化巡逻,中国海上力量的突飞猛进令菲律宾军舰倍感威胁。 为了能像以往一样"偷鸡摸狗",菲方对外扬言中国出动海军巡逻,威胁了菲律宾的国土安全。 有了这份"诉状",美国再次当起了"世界警察",不仅多次介入到中菲的海上博弈当中,还在暗中指导菲律宾如何能给中国找些"不痛快"。 2013年,菲律宾给中国安上了违反《海洋公约》的"罪名",并试图将这场"闹剧"搬上世界舞台。 借言这所谓的"仲裁",美国得意忘形地将军舰驶入了中国的领海。尽管我国当时的海军实力同美国还有些差距,但国家还是派出了多架轰炸机盘旋在南海上空,并在海底也部署了核潜艇。 战士们也早早写好遗书,随时准备赴死一战。 然而中国毫不退让的姿态最终让美方衡量起得失,最终不得不将航母撤离了中国海域。 可见,军事力量的强弱对国土安全和百姓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将战火隔绝在千里之外。 同时,对比美方的"寻衅滋事",也足见中国"理解被侵略者"、"绝不仗势欺人"的态度有多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