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有不测,你们可去香港,不要跟蒋介石去台湾!" 王耀武前脚刚从南京归来,后脚就如此紧急叮嘱妻儿。 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之前,蒋介石亲自督办王耀武在济南城里里外外,大修防御工事,以求能守住济南。但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战略要塞济南大有不保之势。 王耀武忧心忡忡,他想说服蒋介石:放弃孤城济南,退守徐州。飞机启程向南京飞去,他要面对是什么?济南这片土地上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与血雨? 图|蒋介石与王耀武蒋介石:死守济南 1948年7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在过去的两年中,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艰苦奋战,横扫千军,作战双方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在人民解放军的节节反攻下,国民党军被迫从全面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随着敌我力量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的战略又变为重点防御,军队猎集在大中城市周围,趋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大获全胜,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1948年,山东兵团又横扫胶济路700里、横扫津浦线700里,济南已经成为山东境内的一座孤岛,攻打济南提上日程。 济南,位于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北靠黄河,南依泰山,易守难攻,是国民党赖以支撑山东、华北的战略要地。对我军来说,拿下济南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共双方都将目光盯在这场决战上,全军统帅毛主席高瞻远瞩,迅速意识到,拿下济南,不仅可以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还可以为我军之后在淮海地区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国民党蒋介石当然也深知济南的战略地位,他认为,倘若丢了济南,徐州将变为前哨,南京政府也将受到巨大威胁,所以,济南是万万不能丢掉的。蒋介石向主政山东的王耀武发去严令:死守济南;同时他还下令,让徐州主力兵团全力北援。 王耀武1946年冬天奉蒋介石之命,携全副美式装备主政山东,他打通了胶济、津浦两线,让国民党在山东省的军事力量一时大增。 但1947年莱芜战役,李仙洲军团全军覆没;孟良崮一战,张灵甫战死。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屡战屡败,在王耀武看来,山东诸城陷落,驻守济南守备不足,12万人的部队里不乏来自地方卫队、保安团的人,几乎没有作战实力,要对抗14万人的山东兵团,无异于自寻死路。 王耀武设想,一旦济南开战,那么驻守济南的国民党军死的死,逃的逃,或许还会有人临阵起义,届时,城破是必然的。考虑到此,王耀武认为,如今不必死守济南,或许可以退守徐州,但蒋介石已经下了严令。 他决心,到南京去,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二线防御。 图|蒋介石宋美龄 1948年5月,王耀武乘机降落济南机场,他刚下飞机,就直接被接到蒋介石住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早已准备好美味佳肴等待着他,尤其是宋美龄,还特意为他下厨做了家乡菜,看到这个阵仗,他不是不知道蒋介石向来笼络人心的手段,王耀武心中自是一沉。 蒋介石热情地邀请他坐下来,吃饭,喝红酒,推杯换盏间,王耀武心怀忐忑地向蒋介石提出想法,他想放弃济南,退守徐州。 结果王耀武还未来得及多说一句,蒋介石已经大发雷霆,当场拍桌训斥王耀武,他向王耀武再次阐明守住济南的战略意义,济南是万万不能放弃的。 济南有多重要?王耀武何以不知,但蒋介石却不告诉他,接下来该如何守城?如何打这场仗? 面对蒋介石不断的画饼充饥,王耀武心中无奈,他的建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采纳的了,王耀武只能硬着头皮承诺,自己一定会死守济南,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蒋介石高兴了,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王耀武心甘情愿地守城。可转头回到济南的王耀武却是愁容满面。 济南城得守!后路也得走! 图|王耀武王耀武的最后一步 王耀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儿。 如果自己战死了,或者被俘了,妻儿应该怎么办?遥想1941年谢晋元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最后壮烈牺牲。蒋介石赞其"精忠",还追封其为陆军少将。 谢晋元牺牲后,妻子凌维诚长途跋涉前往重庆,面见蒋介石宋美龄,当时蒋介石信誓旦旦地承诺:"现在抗战期间,国家困难,待胜利后,国家定会照顾你们的。" 等抗战胜利后,凌维诚再去找蒋介石宋美龄,只得到一句"你们先回去吧,会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顾你们的。"凌维诚甚至没有拿到一分抚恤金,国民党政府根本不管她们,只有孤儿寡母艰难生活。 蒋介石对谢晋元如此,后来的事实证明,杜聿明被俘,蒋介石对杜聿明的家人亦是无情。 图|谢晋元的妻儿 王耀武了解蒋介石的为人,如果自己身死,蒋介石又怎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儿!所以此时他必须要为妻儿想好后路,他第一时间找到家人们,让原本正在济南上学的孩子们立刻休学,他要送家人们离开济南。 王耀武将家里的财产都交给妻子郑宜兰,嘱咐她:"假如我有不测,你们可去香港,不要跟蒋介石去台湾!" 形势紧迫,王耀武紧急安排家人离开济南。只有送走家人,自己才没有后顾之忧。 图|王耀武 建国后粟裕说:"陈老总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在济南决战之前,王耀武不仅给妻儿留好后路,留在济南的他还做了两点安排: 第一,对共产党人,不把事情做绝。 济南监狱里关押着两百多名地下党,国民党济南警察局长曾向王耀武呈上文件,蒋介石下令将这群地下党全部处决。 王耀武并未执行蒋介石的这一命令,他将蒋介石报告中的"密裁"二字改成了"全部放走",释放所有地下党。 警察局长不理解王耀武的做法,向他提出疑问,要他执行蒋介石命令时,王耀武只是问了一句:"为何非要把事情做绝呢!" 王耀武并不想打内战,内战初期,他看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企图,选择称病,躲进医院,以此避战,但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去找他,王耀武不得不"逼上梁山",被迫加入内战。 可在他的心里,是并不愿意与并肩作战、抗击日寇的同胞们骨肉相残的。到了决战前的最后一刻,王耀武还是展现出自己的仁慈之心,同时也非自己,留下一条生路。 图|蒋介石(左)、王耀武(右) 第二,对老部下们,不下死令。 抗日战争上,王耀武以命相搏,誓死不退。但这次,王耀武并不打算让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为蒋介石卖命,他对部下们说: "守城的时候好好守,该撤的时候及时撤。" 抗战时要保家卫国,哪怕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但打内战,只要尽到军人天职即可,不需要为蒋介石的私心丢了命,这次,他选择珍惜老部下的性命。 即使在死守济南的过程中,他也告诉老部下:"我们持续了8天8夜,已经尽了责任。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 他甚至还会为部下安排"逃生路",帮他们想办法伪装出逃。 王耀武明白济南决战的形势,他无力改变蒋介石的想法,如今只能设法坚守对蒋介石的责任。 图|王耀武"国民党将领"的后半生 1948年9月,王耀武判断,解放军会在西面主攻,将其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 9月16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全线猛攻,解放军主帅是被称为"神勇司令"的山东兵团司令许世友,战士高喊"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至9月18日,人民解放军以炮火封锁济南机场,迫使国民党军中止空运;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9月19日晚,吴化文率所部二万余人宣布起义;9月20日,西部商埠守敌被解放军全歼。 吴化文的起义、人民解放军的连续猛攻,让王耀武应接不暇,部队坚守济南的信心动摇,王耀武此时向国民党统帅部请求突围,却遭到蒋介石怒斥,蒋介石依旧严令:让其固守济南,等待援助。 图|许世友 9月23日,王耀武的国民党军几乎已是败局已定,心情稍微放松了点的许世友将军鼓励解放军战士: "这次打济南,我跟军委做了保证,王耀武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从今晚起,大家都得瞪大眼睛,做好布置,捕捉那个可能潜逃的王耀武。" 许世友还专门回到作战室,找到多年前黄埔军校是第三期毕业班的合影,王耀武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许世友指着合影中的王耀武,让大家认清王耀武的脸。 另一边,面对战火蔓延的济南城,王耀武面色铁青,内心是万般煎熬,他已经失去了希望。 王耀武带着乔玉龙等4名贴身卫士来到铁公祠的暗道口,乔玉龙拿出一支大皮箱,里面装着几身国民党将军服,乔玉龙对随行的几位壮汉说:"你们都快穿上。"这几位壮汉,是王耀武前些时候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替身",和他身形很像。 王耀武告诉他们:"危难之际,你们的壮举本司令不会忘记。记住,你们先到村外潜伏,天一黑各自向南、北、西三个方向突走,千万不可往东行。" 就这样,王耀武踏上"逃生路"。 图|王耀武被俘 9月24日,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守军,济南宣告解放。9月25日,王耀武逃到章丘县的一个小村,随行的乔玉龙注意到附近墙上写着"王耀武已在临沂被擒",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替身"起了作用,心里有了些许安慰。 逃到寿光县时,化装的王耀武终被俘,起初王耀武不打算承认自己的身份,经几番盘问后,王耀武最终承认自己的身份。自此,王耀武结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生活,开始战俘生涯。 和其他许多战犯一样,王耀武起初对自己的失败无法释放,思想上有很多顾虑。 毛主席特意让罗瑞卿转告他: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图|毛主席与罗瑞卿 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特意去看他,鼓励他尽快转变态度,站到人民一边,王耀武豁然开朗,思想慢慢转变,他主动提出: "本人深信对国民党上层某些人士还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对驻守徐州的某几个国民党部队还可以发挥一定的影响。不干则已,要干就要轰轰烈烈。只要共产党解放军方面有需要,我王某愿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耀武成为被俘的国民党将领中转变思想最快、表现最好的人之一。后来被辗转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王耀武依旧认真学习,张治中、傅作义、邵力子等老朋友还曾来狱中看望他,鼓励他学习,尤其是张治中,帮忙带来毛主席的指示。 毛主席说"一律宽大处理,拟分批释放。"这给王耀武带来极大的动力,他学习得更加努力,只盼来日新生,或许还能等到与亲人相见的一天。1959年12月,他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 图|王耀武 走出囹圄,王耀武期盼能在新的时期为人民做贡献,此外他最记挂的就是家人们都怎样了?当年济南一别,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周恩来总理关怀王耀武,问他:"你的家人在哪里?" "应该是在香港。"王耀武如此回答,当年他就是如此叮嘱妻儿。 周总理联系《大公报》的费社长,希望他能帮忙寻找王耀武的家人。1965年,王耀武被特赦6年后,王鲁云接到费社长打来的电话:"你父亲不但被特赦了,还在北京当了文史馆员,现正盼着与家人团聚。" 王鲁云,王耀武与郑宜兰的女儿。 当年与王耀武在济南分别,郑宜兰带着孩子们打算从上海去香港,但当时战乱不断,去香港的票都买不到,一位受过王耀武之恩的国军帮他们乘坐军用飞机,抵达香港。 图|周总理与特赦战犯 郑宜兰还想着能救王耀武,结果钱花了几万块,也没能等来王耀武的消息,她哪里知道,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与国民党的腐朽完全不同,不是靠钱能解决问题的。 为防蒋介石派人暗杀,郑宜兰带着孩子们隐姓埋名,在香港艰难生存,家里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直到孩子们都慢慢长大,家中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费社长找到王鲁云时,王鲁云已经结婚,还有了可爱的孩子,得知父亲消息的王鲁云激动不已,立刻带着女儿出发前往北京。 父女相见,王鲁云眼泪直流,她哭着叫"爹爹",王耀武也十分高兴,他着急地用地道的家乡话询问女儿王鲁云,这些年家里人过得怎样?母亲郑宜兰过得是否安好?......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王耀武言词见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鲁云告诉父亲王耀武:"一切都好,不用担心。" 她告诉父亲家里人这几年的日子,这让王耀武也放下心来。在与王耀武短暂团圆后,王鲁云又回了香港生活,但她时常给父亲写信,父女俩也能时常联系。 图|王耀武与吴伯伦 唯一遗憾的是,年事已高的郑宜兰决定跟着孩子们生活,于是跟王耀武提出了离婚。1966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离异的王耀武与北京82中教师吴伯伦结婚,这位"昔日国民党将领"的晚年生活,过得平凡、简单,却也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