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教授,我想请您来给我的电影做剧本顾问。" 2014年,乌尔善跑遍北京城,邀请来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渠敬东;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 学者王毅等专家,和编剧芦苇、《卧虎藏龙》的编剧詹姆士·沙姆斯等人,组成了一个近10人 的剧本顾问团队, 只为给他当时筹备了两年的电影《封神榜》打磨剧本。 当时的乌尔善不会想到,自己带队打磨剧本动则就是五年时间 , 更没有想到,这部早在2012年就官宣立项,耗费大量资金、大量时间的电影,会难产10年,至今无法上映。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自然包括很多神话故事,也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肥沃丰厚的 神话IP土壤。 《封神演义》 就是大有可为的一个神话IP。 它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其中有很多瑰丽神奇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宏大的 神魔世界观 。 《封神三部曲》就是以《封神演义》为依托,创造出自身神话世界的电影。 要知道这部电影被称为 "中国版指环王" ,因为对外宣称"数年磨一剑", 投资高达30亿 而广受关注。 在接连不断的宣传中,不少观众从中看到了 东方魔幻的新美学 ,看到了精彩的故事,震撼的特效效果。 从最开始的各种花絮,到后来30秒的先导预告片,这部电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观众都 翘首以盼 ,等待它上映。 但是2019年杀青以来,这部电影的上映却一拖再拖, "千呼万唤也出不来" 。 不少观众的耐心和期盼就这样被一点点磨光了,他们对封神系列 失望不已。 那么这部耗时颇久、投资数亿、却迟迟不上映的电影,到底怎么了? 01 创作背景 《封神三部曲》由北京文化等制作方联合出品,采用的是 "三部连拍模式" ,这种大胆的尝试在中国电影史上十分罕见。 因为依托的是经典IP《封神演义》,所以展现的故事很好理解,就是3000多年前 人、神、妖之间 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该电影的导演 乌尔善 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学过油画,后来才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 在这部电影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很多优秀作品。 他曾凭借 《刀见笑》 斩获金马奖奖项,还有 《画皮2》、《鬼吹灯之寻龙诀》 等优秀作品。 正因如此,他也被观众称为 "最靠谱的奇幻片导演" 。 事实上乌尔善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对神秘的封神世界很感兴趣, 早在2001年 他就有了拍"封神电影"的想法。 这么多年的时间,乌尔善一直在策划准备,他希望他所拍的电影能够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 填补 华语神话电影方面的空白。 《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的故事是 真实的 ,封神文化正是以此为基础,加上长久以来的想象,才形成了当之无愧的 "国民第一神话"。 乌尔善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有责任通过作品向世界宣扬 中国本土文化。 因为中国文化如果只停留在博物馆里、唐人街上,那它们的价值将会慢慢消失。 同时,乌尔善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他的作品中 汲取力量。 02 潜心打造,耗资数十亿 前文提到《封神三部曲》被称为"中国版指环王",这是有原因的。 事实上封神系列的制作花费了很多心血, 光是剧本就打磨了5年左右 。 它的剧本顾问是 《霸王别姬》 的编剧芦苇。 监制人江志强也是行业大咖,作为导演 李安、张艺谋 的制片人和海外发行人,有 《十面埋伏》、《色戒》 等在电影史上掀起轰动的作品。 为了把故事更好地展现出来,制作团队还向 《指环王》、《黑客帝国》 系列的制片人讨教。 乌尔善甚至还找到执导《复仇者联盟》的罗素兄弟促膝长谈 ,学习经验。 这也是大家认为《封神三部曲》是"中国版指环王"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这部影片的美术指导、视效总监、摄影指导 都不是无名小卒 ,其中不乏拿过 奥斯卡小金人、金像奖和金马奖的。 《封神三部曲》在 2012年启动,2016年开始筹备 , 2017年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演员招募 ,而且挑选演员的要求 极其严格。 因为导演乌尔善认为流量和票房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封神三部曲》中 没有出现流量明星。 除了挑大梁的主演之外,其余角色基本上全部用的是挑选出来的新人演员 。 演员的筛选 竞争激烈。 从这时起,央视就已经开始跟拍,记录起了这个 注定打破中国影视的战争奇幻大片 。 起初海选是从 15000 中人选出 1400 人,这1400人再参加导演面试, 最后只有 20多位 新人演员符合要求,并按需要进入独有的 "封神演艺训练营"。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封神演义训练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存在。 首先第一点,因为封神故事古代的时代背景,影片中一定会出现 大量格斗、马术镜头 。 如果不用新人演员,圈内的演员恐怕没人能接受得了 专业的高强度训练 。 如果不真刀实枪只用道具,那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震撼的效果,这显然也是不行的。 而年轻"流量"明星的档期往往 安排比较密集、难以协调 ,因此还不如全程培养符合要求的演员,这样既省心还放心。 第二点,影片中 "质子旅" 的队伍也使"封神演艺训练营"的存在势在必行。 质子,简单来说就是古时派往他处的人质,大多出身高贵。 旅,是商周的军队。 殷商时期的人都非常崇尚 原始阳刚美 的肉体和力量,所以他们会在庆祝战争胜利时让那些半裸的"质子"向王献舞。 这种舞叫"质子战舞",对影片的展现至关重要。 所以导演要的是 "年轻、坚毅、阳刚,拥有原始男性美" 的男演员,这样才符合时代特征。 两者相加,中国电影史上也少见的"封神演艺训练营"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这个演员训练营 综合全面 ,并且 训练强度极大。 演员必须要接受 为期24周,每周6天,且每天不少于12个小时 的封闭专业训练。 训练内容也很复杂,包括 表演、古乐、塑身、传统文化 等内容,甚至还有 武术、马术、弓箭 等动作课程。 训练虽然严格,但效果十分明显,演员们逐渐能够熟练地掌握 马上射箭 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这也一定会使电影更有看头。 导演乌尔善甚至一度想 对参加训练营的新人演员收钱 ,因为演员们学的东西真的很有价值。 除了封神演艺训练营,剧组 "烧钱" 的地方还有很多。 剧组最多的时候能有 2000多人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吃饭需求,还特地聘请了当地厨师, 创办了 "封神食堂"。 为了给观众更好地呈现 "朝歌城" ,剧组不惜花费巨资在青岛直接搭建了影棚。 据了解,这个影棚占据 800亩土地,总计3万平米 ,真是一个字—— "壕" 。 除了影棚,灯光系统也是剧组耗费 5个月 的时间自己搭建的。 为了尽可能贴合历史实际,剧组还专门走访了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博物馆和遗址古迹。 所有查到的资料被 融会贯通 ,应用到服饰、建筑、用具等方方面面。 比如电影中所有商周木雕建筑、青铜器,道教的水墨画,等一系列美学元素, 全部经过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设计师的手 ,都有极其复杂的步骤和工艺,可以说是 精益求精。 最后影片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在视觉效果上吸引观众,乌尔善带着团队拜访了 旧金山所有的特效公司 ,制作了许多数字生物和数字角色。 比如婴儿雷震子是由机械控制的,长大后的雷震子则是一个虚拟角色,要制作大量特效。 所以 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团队 也占了电影制作的半壁江山。 导演乌尔善针对《封神三部曲》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其实是将中国电影的制作方向向 好莱坞似的电影工业体系 靠拢。 但不得不说,这必将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又一 工业标杆。 到此为止,相信大家也大致清楚30亿的投资到底花在了哪里。 03 大咖聚集 前面介绍了这么多电影的背景、制作,接下来我们看看在这部大制作中有哪些演员。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部电影确实称得上 "众星云集" 。 首先是大众喜爱、有《疯狂的石头》《一出好戏》等好作品的金马影帝 黄渤饰演姜子牙 。 再是国家一级话剧演员、地位举足轻重的"骨灰级艺术家" 李雪健饰演西伯侯姬昌 。 甚至还有上世纪80、90年代曾凭借《冬天里的一把火》爆红、参演过《画皮2》的 费翔饰演殷寿 。 中国内地首位威尼斯影帝 夏雨饰演申公豹。 《金粉世家》、《龙门飞甲》等众多优秀作品中的男主 陈坤饰演元始天尊。 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拿到手软的 袁泉饰演姜王后 ...... 其中任意一名演员单拎出来都可以独当一面,但在《封神三部曲》中却聚齐了。 演员阵容亮出来,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就 "更上一层楼"。 除此之外导演还特地卖了个关子,身为 重要演员之一的 苏妲己 究竟由谁饰演一直没有公布,其实也是 吊观众胃口 的一种方式。 但除了苏妲己这个悬念,这部电影的主演阵容绝对和它的投资一样吸引人眼球。 04 难产至今,却总发海报 2019年底,《封神三部曲》官方发布相关海报和30秒先导预告片。 按照原来的计划,《封神三部曲》的3个影片应该分别于 2020、2021、2022 年上映 。 本该在2020年上映的《封神三部曲》第一部都已经定到了 当年暑期档 , 但让众多观众疑惑失望的是,《封神三部曲》放了观众鸽子, 并在当年10月份,主演黄渤还在后期配音。 几个月后,官方又放出官宣海报,称该片会在2021年暑期巨献 ,可这一年的暑期档却不见《封神三部曲》的踪影。 而此时的导演 乌尔善都已经开始筹备新电影了 ,比如《异人之下》、《郑和下西洋》系列。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十分纳闷,30亿花完,10年时间也耗完的电影,为什么就难产了呢? 最简单的猜测就是 审核不过,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之前也有影视剧拖了多年才上映、开播的先例。 但《封神三部曲》既然能定档,那就说明它是审核通过了的,但不排除临时通知撤档。 第2个猜测就是,《封神》是 被出品方北京文化拖累了。 2020年4月30日,电影上映前2个月, 北京文化副董曾举报公司老总 、董事财务造假,最后畏罪潜逃。 在那以后北京文化又被曝连年亏损,背上了不少债,甚至不得以要 转让《封神三部曲》的股份抵债。 这种情况下,说《封神》没有受到北京文化的影响,估计也没人信。 第三种猜测是 疫情 的影响。 2019年年末疫情爆发,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各地电影院长时间不能营业。 在这种情况下,《封神1》肯定会受影响不能按原计划上映。 错过了一次最佳时机,以后随着政策变动再想上映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才造就了一拖再拖的局面。 除此之外,有人猜测 资金链、分成出了问题 ; 还有人直接大胆质疑,电影制作完成不迟迟不上映, 30亿的投资是真花出去了,还是另有所图? 甚至有网友嘲讽:30亿拍出了一部预告片。 总之为什么不能上映大家众说纷纭,但真正原因谁也不敢肯定。 不过和观众比起来,《封神三部曲》的官微倒是沉得住气。 只要翻翻《封神三部曲》的微博,会发现发的不是 节气海报 就是 节日祝贺海报, 再不就是 给演员过生日。 甚至有个演员之前说,这已经是剧组为自己庆贺的 第5个生日 了。 虽然演员肯定没有嘲讽的意思,不过这个事听起来确实还挺好笑的。 宣称投资30亿,潜心打造数年的《封神三部曲》,就这么在一次又一次不上映中磨光了观众的耐心。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现在上映可能也不太有人去看了。 《封神三部曲》似乎终究是成为电影史上声势浩大、兴师动众却"悬而未决"的 "悬案"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