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改回中国籍是要养老?不要想得太简单,他的贡献超乎你想象
文/猫行
图/网络
杨振宁改回中国籍是要养老?不要想得太简单,杨老的贡献超乎你想象!
有人说,"能奋斗,有价值的时候他选择了美国,没有剩余价值了,还回来干啥?给你那么多荣誉,你也好意思接受?你为祖国做过什么贡献?",话真的可以这么说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一个科学家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中国如今的强大,离不开为祖国默默奉献的科学技术人员,他们是中国崛起的基石。
新中国刚刚成立是中国最艰难的时候,很多外出求学的知识分子不愿意回到祖国的怀抱,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即便如此,邓稼先,钱学森等等一些科学家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压力,还是决定回到了中国。
杨振宁和邓稼先、钱学森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是他没有在中国最需要的时候回到中国,而是在美国呆了19年,拿了美国的绿卡,等到90多岁的时候才改回中国国籍,这一点也是国人开喷的原因,认为杨振宁拿着庚子赔款奖学金,在美国过完好日子,看到中国发展好了,自己也老了,想落叶归根回中国养老。甚至不知廉耻地来了一段老少恋 。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杨振宁所学的物理是前端的物理学,在当时就算回了中国,也不能像钱老一样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帮助,留在美国却可能很好地打磨自己,有另一番天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拉姆福德奖,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鲍尔奖,1996年玻戈留玻夫奖,1999年拉斯·昂萨格奖,2001年费萨尔国王国际奖。这都是实打实的成就。
的确,杨在90多岁的时候回到中国,我们可以说他即便在美国也始终无法脱离中国人的思想,即便在美国也可以享受到很高的待遇,也想落叶归根,但杨振宁值得,即便他90多岁才回国定居,他回到中国也能中国的科研事业更上一层楼。
杨振宁承担了中美之间的桥梁,推动中美科学家的交流。回到中国之后,也没有养老,而是默默地推动着我国的教育发展。事实上,他在美国的19年中,在西方大力推崇中国文化。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也是以中国人的身份登台领奖的。所以杨振宁回国,又怎能简简单单地用"养老" 二字来诋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