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我国为何放弃日本索赔?60年才知道伟人的高明用意
1972年,一则让中国人民久久无法接受的声明发出,全国上下立马轩然大波。对于声明做出的决定十分不解。甚至至今仍有许多人,不明白当年中国为何会放弃日本1200亿天价赔偿。那么当时中国为何放弃天价赔偿呢?而这背后又有什么深明用意呢?
1931年到1945年,14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3500万军民伤亡。根据1937年币值计算,14年时间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而被日本带走的国宝更是数不胜数,价值已经无法估量,对中国文化历史以及人民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即便如此,中国依旧估计人民民众的生活,以及为长远发展而放弃了天价赔偿。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也成立了专门"赔偿调查委员会"。该部门主要职责就是统计抗日期间损失,和负责赔偿事宜的进行。
而这项漫长的统计,直到1947年才结束。战胜国对日提出赔偿事宜。其中战胜国提出日本一共需要赔偿540亿美元。因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最大,故此中国拥有赔偿款项中的百分之四十。也就是216美元。
而在赔偿协议敲定之前,因为赔偿事宜早已经扯皮了俩年之久。而战后根据条约,国民政府集训的67师将驻防日本,但因为内战的原因,最终驻防日本的特权就此放弃。
而对于放弃驻扎权力的国民政府,美国也不好意思独占好处,并且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并不看中日本的赔款,为此美国将自己的那份赔款让给了国民政府。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实物赔偿。因为在二战后,日本本土遭到了美国毁灭性轰炸,故此日本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所以日本想要短时间,对战胜国进行赔偿,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故此赔偿等到日本经济得到一定缓解后在做赔偿。在次情况下,按照《波茨坦宣言》的规定, 日本需要以本国军事和军需工业等作为赔偿品 ,对战胜国进行实物赔偿,1946年12月,该项计划才开始实行。
其中在赔偿计划中有923家工厂,而中国占据赔偿实物中三分之一。而这些实物也多数为工业机器,这些物资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物资,虽然很多机器在战争中遭到损毁,但经过修理还是可以继续使用。而当时中国刚结束抗日战争,国内工业体系极其薄弱。
而要想发展工业就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机器,但因为战争的摧残,早已经无力购买,故此当时日本的赔偿物,成为了最"解渴"的物资。而赔偿的物资一共分三批,一共有135万吨物资分给中国,其中第一批和第二批运抵被上海,而第三批因为之后内战的原因,第三批物资被运往了台湾。
二战后,想要日本的赔偿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个刚经历战争的国家,并且军事实力较靠后和工业落后的原因,导致很多赔偿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日本国内的赔偿物资因为战争、后期建设、维修、小日子使坏、港口无法装卸等等原因,最终物资一直一拖再拖,同时也导致赔偿的物资在短时间中无法真正利用起来。
日本本土实物瓜分后,本来日本留在中国东北的物资也属于赔偿物之一。本想着这是最大最好的一些赔偿品。但没想到苏联表示东北价值120亿美元的物资,应该属于苏联,因为这些东西属于日本赔偿苏联的损失,同时也是苏联的战利品。而苏联最终也一声不吭地将所有物资一卷而空。
对于强大的苏联也能忍气吞声。至此对于日本赔偿问题,只有日本的货币赔款了。之后因为在内战中,老蒋输得一塌糊涂。对于老蒋的失败,令美国地放弃了对其的大力扶持。而日本的反倒成为了美国的扶持对象。
但因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想要让日本尽快发展,就要抹除二战战败货币的赔款,之后在美国的牵头下。日本可以使用技术和物资进行赔偿, 而赔偿的提前条件必须是日本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之下。不能逼迫性偿还。而这也让日本的赔偿问题,又以各种理由推迟。并且可以使用破铜烂铁进行赔偿了。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日本一共向国民政府赔付了2200万美元,而这笔钱对于几百亿的赔款是微乎其微。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日本的赔偿。按理应该属于新中国。但美国为了阻碍我国的发展,则处处阻挠。至此日本赔偿的问题再一次陷入僵局。但在1972年终于迎来了转机。
日本赔偿了15个国家22亿美元,唯有中国没有赔偿。这件事情却是主席的深明大义做出的英明决定。
1972年,中美破冰,历史性的一幕出现。而日本作为美国的"小弟",自然紧随其后,主动跟随美国步伐如新中国第一次建交。而建交之后商讨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战后的各种失意。
自然而然赔偿问题就提上日程。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等230人的访问团来到中国。对于这次的访问,其实中国并没有报太大希望,因为上一任的日本首相的原因。而对日本赔偿问题也会根据日方态度,而决定最终是否需要索赔。但日本这次的访问的态度却十分的真诚,可能因为有之前美国的访问,在双方的谈判中,进行得还比较顺利。但在商讨中日联合生命中,日本要向中国人民道歉致辞中,日本代表的翻译,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惨痛灾难,轻描淡翻译成添麻烦。对此中方提出了强烈不满,最终日方表达深刻歉意,并且修改了其中的内容,得到中方认可之后,此事才告一段落。
最终经过多次修订之后,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决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决定,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大使馆的建立和履行职务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并尽快互换大使。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七)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针对第三国的。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关系和扩大人员往来,根据需要并考虑到已有的民间协定,同意进行以缔结贸易、航海、航空、渔业等协定为目的的谈判。
而其中的第五条却令很多人不解,为何要放弃中华3500万人伤亡换来的赔偿。当时之所以放弃赔偿的原因有,一, 中方是为日本民众考虑,因为曾经中国也感受过赔款的艰难,清朝期间因为赔款,导致人民陷入了水生火热之中。所以放弃了最终的赔款。
其二,日本的赔款也并不是全部真金白银,在此之前其他国家已经要求日本进行了多次赔偿。但很多时候得到的都是日本以次充好的援助,比如援建铁路等,而使用的材料都是日本国内替换下来的翻新品,除此之外的技术人员也都是日本人。对于这样破铜烂铁的赔偿,欢不如直接放弃。但放弃的赔偿却也给新中国迎来了另一条路。
上世纪六十年代,继续发展的中国,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也就是因为放弃赔偿款,日本也做出让步,向我国提供了18亿美元的贷款,直到2008年,日本一共向中国提供了463亿日元,而就是因为这些贷款,才让那时的新中国在困境中快速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领域的合作,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
而这也是为何15国得到了日本的赔偿,唯独中国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