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图(作者摄)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秋天。 树梢上最先红的那一片叶子,宣告了秋天的到来。 红叶是秋天最能打动人心的景色,"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这些词语和"春暖花开"、"荷塘月色"一样,本身就自带有魔力,让人的心绪和季节一起律动。 不看红叶,仿佛就虚度了这个秋天,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如果我们对这些红叶有更深入的了解,能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叶子,那就更有意义了。 (图片来自网络,以下未注明者同) 让我们先从最富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枫树说起。 翻翻古代的诗词文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咏红叶的很多诗句都脱离不了悲秋伤春的格局,如"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之类的,看的多了,不免有陈腔烂调之感,还好还有几首脍炙人口的红叶诗,挽救了这种局面,最有名的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和杨万里的"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也不错("倩"就是请求的意思 )。汉代张衡的《西京赋》、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很多诗词中也都提到过枫树。 那么这些诗词中的"枫"究竟指什么树呢? 这个问题在古代诗人的心目中是不成问题的,但到了爱较真的现代人来说,倒成了一个争论的话题。 一般认为,古人所说的"枫"泛指秋天叶子会变红,叶形为掌状的树,从古到今主要 指的种类,就是现代植物学上枫( Acer) 属的各个树种 ,如从古到今在中国分布广泛的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鸡爪枫等。 "枫"树就是指枫树,这本不成为问题,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枫香(学名: Liquidambar formosana ),有时也会被不求细分的古人称为枫树,但从晋朝时就以俗称"枫香"为主了。 至于清末民初以来,被部分有起名癖的现代植物学者节外生枝,指定给 Acer 属的"槭"这个名称,则在古代就一直很少使用,连堪称历史上最顶级训诂学家的清朝学者段玉裁,都很严肃地说:"槭,今未详何木。 "(见《说文解字注》) 十九世纪末,"槭"这个生僻且含义不明的名称,被日本学者根据明代《救荒本草》中有争议的记载,替换掉了从古到今用习惯的"枫"字,安到了Acer属植物的头上,这种称法传回中国后,也一度被1981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所引用,并强调"枫"字仅能指枫香树,原来中国人称呼习惯的枫树反到不能称为"枫"树了。 不过幸好,经过河北林业大学祁振声教授、台湾大学李学勇教授等详细考证和呼吁,新的《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已经拨乱反正,化繁为简,顺应了从古到今的习惯,恢复了Acer属的中文名称为枫属。(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就要掉到故纸堆中,比较枯燥了,如果大家有兴趣,推荐看一下祁振声教授的论文 《枫的误传与槭的误订》 ,在网上很容易搜索到,另外"槭"这个字,在《辞海》和《汉语大字典》中,主要有qī,sè两个读音,以前习惯念作qī,和亲戚的戚字一个读音,不知近来又怎么标为qì"弃"这个音了) 下图:《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中已将Acer属中文名明确为枫属 下图:《汉语大字典》中关于槭字的读音 好了,名不正则言不顺,"枫"和"枫香",这两个在中国人心目中,和秋天紧密相连的美丽称呼,在正本清源、各归其所后,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些最能体现秋意的枫树吧。 植物分类学上的"枫族"原来单独为科,现在合并到了无患子科内,下有枫属和金钱枫属两个属,金钱枫属为我国特有,只有2个种,枫属全世界有129种,我国有99种,其中61种是我国特有,3种为引进种 ,所以我国有丰富的枫类种质资源,这在园艺育种上是笔巨大的富矿。 枫属种类众多,我们在城市公园和山野中,经常能遇到的枫树种类可以概括为"4+1",即四种中国原产种类: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鸡爪枫,再加上一个引进的"欧美枫"大类 。本篇先说说比较相似的元宝枫和五角枫,后面系列会再逐一介绍三角枫、鸡爪枫、欧美枫以及枫香。 元宝枫 北方大地天气渐凉,秋天消然而至,元宝枫 (A.truncatum )的小翅果也由青转黄,形如一个金灿灿的小元宝挂在枝头,这也是元宝枫名称的来历。 下图:元宝枫的翅果,注意果翅较张开,果核较厚 枫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翅果,果实两两相连,每一侧附着一只膜质的翅。两枚果实的翅彼此向外展开,犹如飞翔的翅膀。识别不同枫树种类的一个诀窍,就是看两个果翅之间张开的角度大小和比例。 还有一种常见的大树叫"枫杨",它的叶形和枫树相差很大,但因为果实形似枫树的翅果,故而得名,象枫树的叫了"枫"杨,而枫树本身却又要人为改名称为"槭",真是毫无必要。至于"枫香",它的果实是球形的,这是和元宝枫等枫树最明显的区分点。 下图:枫杨的果实,也有果翅,和枫树的翅果相像 下图:枫香的果实为球形,和元宝枫等枫树相差较大,是两者的区分点(作者摄) 元宝枫有不少别名,如平基枫、华北五角枫等,元宝枫和正牌的"五角枫"也很相似,区分我们在"五角枫"那节一起讲。 在枫属植物中,除了因为娇小经常栽种在庭院里的鸡爪枫外,元宝枫目前可能是种植最广,最为常见的,也是枫属的代表。 "枫"这个字,一木加一风,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中解释:"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 "枫树叶片宽大,枝条修长,微风吹过,枝叶摇曳,瑟瑟有声。 枫树最值得观赏的当然还是叶片,叶形舒展,叶色炫丽,我还是更加偏爱象元宝枫这样高大茂盛的枫树,秋来才红得有气势,庭院栽培的鸡爪枫固然叶色多变,但又是另一种美学风格了。 元宝枫的叶片为一般分为五个小裂片,叶片边缘光滑,很少有分成七片小裂片的,但叶片中间较大的裂片有时又会出现齿状的小分叉,整个叶片的基部通常较平 ,所以又别称为"平基枫"。 下图:元宝枫的叶片,一般分叉为五个小裂片,叶片的基部通常较平(图片来源见水印,下同) 下图:元宝枫叶片有时中间较大的裂片会出现齿状的小分叉,这也是它和五角枫的区别点 和炫丽的秋叶比起来,元宝枫的花则不引人注目,一般在春末开花,花朵黄绿色,比硬币还要小一点,树干也就是那种常见的老树皮,没什么特别显眼的地方,灰褐色到深褐色,上面有深纵裂,大部分枫树的树干也都是这样。 下图:元宝枫的花 下图:元宝枫的树干 元宝枫近年来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誉为浑身都是宝,除了树形美观,材质优良外,主要是其种仁含油量达48%,是一种优质的木本植物食用油,在北方农村大量推广种植,陕西泾阳被称为中国元宝枫第一镇。元宝枫油虽然是不错,但对网上把元宝枫油炒作成包治百病神油的伎俩,大家也要心怀警惕,不要交智商税。 下图:元宝枫整株形态 五角枫 五角枫的分布区域比元宝枫更广,从冰天雪地的东北直到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它都能适应,生命力强健,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在古诗文中最正宗的"枫"树。 在1981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46卷中,五角枫是作为色木枫的别名出现,学名为 A.mono ,后来植物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布在日本的板屋枫( A.pictum )和中国的五角枫很相似,是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于是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种的拉丁学名采用了发布更早的 A.pictum ,中文种名仍统称为色木枫,分布在中国的亚种则专门称为"五角枫"( Acer pictum subsp. Mono )。 五角枫一经霜后,叶皆彤红,在诗文中又称为丹枫。古籍记载,汉时长安帝都宫殿中遍植枫树,故人号帝居为"枫宸",以"枫陛"借喻朝廷。 传说唐僖宗时,青年举子于祐在皇城宫墙外漫步。秋风萧索,御沟水面不断有落叶漂出,他忽见一片较大的红叶,似有字迹墨痕,捡起一看,竟是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于是也找了一片红叶,在上头题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而后转到御沟上游,漂流于御沟之中。 后来于祐屡次应试落第,回到家乡,几年以后在贵族韩泳家教书。一天,韩泳告诉他:"帝禁宫人三千余放还,使各适人,有韩氏者,久在宫,吾之本家,良家女也,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 于祐感激不尽。于是由韩泳牵线,于祐与韩氏共结连理。 两人婚后恩爱有加,一日,韩氏无意间看到于祐书箱里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惊问:"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祐如实相告。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取出另一片红叶,墨迹犹存,两句诗正是于祐当年写的。俩人相对惊叹,感泣良久,自红叶题诗到结为夫妇,中间隔着十年光阴。这段由红叶而生的奇缘时人莫不惊叹,更流传到千年以后的今天。 下图:五角枫红叶和整株形态(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图:五角枫的花,没什么特点,象你我一样不起眼的小黄花 五角枫和元宝枫虽然生长习性不同,但外形比较相似,据实地观察,主要有以下的区分点: 一是看叶子: 元宝枫:老叶质地厚,偏革质,全叶五片小裂片,七片小裂片的情况几乎没有;叶子中间裂片又分裂成齿状的情况比较多见,叶基部通常截形,也就是较平展; 五角枫:老叶质地比元宝枫薄,偏纸质,全叶一般五片小裂片,但七片小裂片的情况也常见;叶子的裂片边缘全缘,很少见到有分裂成齿状的情况,叶基部圆形或心形。 下图:元宝枫和五角枫叶片对比图(图片来自于360生物笔记) 二是看翅果: 元宝枫:果核凸出且厚,果翅和果核相比,比例较短,而且两个果翅之间角度常成钝角; 五角枫:果核平且薄;果翅和果核相比,比例较长,而且两个果翅之间角度常成锐角。 下图:元宝枫和五角枫翅果对比图 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科右中旗的五角枫森林公园,是五角枫的观赏胜地,保护区内的五角枫,分布在草原之间,或群聚或独居,树形高大,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如撑天之伞,秋霜过后,五角枫叶片呈现深红、大红、浅红、橘红、橙黄、大黄、鹅黄、嫩绿、深绿等十几种色彩,令人流连忘返。 下图:内蒙古的五角枫森林公园风景(图片来自景区公众号,仅供参考,景色好不好还得去了再说) 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认识三角枫和其他中国原产的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