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岁还是中年人哦,中年人的血压正常值是按照正常的标准来定义的,我国成年人血压的正常标准为:收缩压(高压)<120mmHg,和舒张压(低压)<80mmHg为正常血压,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而在这中年的血压值被称为血压的高值,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及时的控制,还是可以逆转为正常的,但是如果一旦确诊了高血压,是需要终身服药的,以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到来。 其实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正常的血压,所有成年人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是老年人年龄较大,高血压的定义和标准值就会升高,在没有血压问题的时候血压都是一样的标准。但是如果是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年轻人与老年人是有不同的降压的标准的,而老年高血压的标准与老年人年龄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老年人的定义为60岁及以上的人才能被称为老年人,而老年高血压的定义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压才能被称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如果在65~79岁,那么需要需要先控制在<150/90mmHg,如果身体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菜考虑将至<140/90mmHg,如果不耐受出现不适的症状,那么血压就需要稳定在<150/90mmHg。而在80岁以上好的老年人,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即可。这方面老年人和年轻人是有不同的,但是其余的是没有差别的。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高血压患病人群数量逐年攀升,最新的心血管数据显示,高血压人群数量达到了2.7亿。长期的血压过高的危害是很大的,会不断损伤靶器官,增加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几率,久而久之,大脑、肾脏以及视力将造成严重损伤。 一般认为在未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但在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美国高血压新指南,该指南首次将高血压标准由原来的140/90mmHg修改为130/80mmHg。 五十二岁血压多少为正常? 其实高血压标准是人为制定的一个最低指标,并不能一刀切。因为每个人的年龄、病症、危险分层不同,高血压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对于52岁的人群血压最好能够保持在正常值,即140/90mmHg以下,如果身体可以耐受可以再进一步降低至130/80 mmHg以下。 如果高血压合并心衰、糖尿病的患者,降压目标应为<130/80mmHg;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推荐目标为<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慢性肾病患者,若无白蛋白尿应为<140/90mmHg,有白蛋白尿应为<130/80mmHg;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准备溶栓时,需要一定的血压保证供血,应控制在<180/110mmHg。 像对于一些高龄老人(≥65岁)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的人群,强求降压或许是一种风险,因为老人普遍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血压降得太低,就会造成血管末梢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而应该根据具体病情,在身体可以耐受的基础上逐步降压,直至达到标准。指南推荐对于65岁以上老人,可以适当放宽至150/90mmHg。高血压的降压标准要关注个体高血压危险分层 一看高血压分级标准 根据血压值可以将高血压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 二看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通过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评估高血压患者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1、4级血压水平:正常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 2、6种危险因素:年龄(40岁以上);吸烟史;高血脂患者;高血压家族史;超重;缺乏体育运动。 3、是否发生脏器损伤:心脏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肾脏损伤。 4、有无并发症: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肾脏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综合上面各种因素,可以看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低危:1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者;中危:1级高血压,存在1-2个危险因素;或2级高血压,存在0-2个其他危险因素;高危:1级或2级高血压,存在≥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脏器损伤;或3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很高危: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者,或者3级高血压,存在≥1个其他危险因素或脏器损伤。 总之,对于高血压患者,无论哪个年龄段,最好血压能够保持在120/80mmHg。高血压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血压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血压是维持我们生命的基本条件,身体各器官的血供、氧供都需要足够的血压才能得满足。如果把血管中的血液比作是水管中的水,那么血压就相当于水管中的水压。 但血压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血压过高容易造成血管内皮的损害以及心、脑、肾、眼等靶器官的损伤;血压过低在不利于身体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也容易导致器官的功能下降,从而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因此,任何年龄阶段的人,血压都应该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五十二岁血压多少为正常?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至少3次诊室测量血压≥140/90mmHg。而52岁是高血压的发病的一个高发年龄段。我们指导理想的血压是120/80mmHg,不过50多岁这个阶段的人血压维持在120~130/70~80mmHg之间最为合适。 血压上限是130/80mmHg,这个好理解,因为血压高于130/80mmHg虽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实际上也容易导致我们的血管的损害,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生风险。 那么,为什么收缩压还有一个下降呢?因为血压过低的话,也容易导致我们的脑血管、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有相关研究表明,血压低于120/70mmHg,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脑中风等疾病。当然这些研究也不能说绝对正确,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血压也不是越低越好,如果血压低于100/60mmHg,需要注意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的表现,一旦发现及时至医院明确原因、及时治疗。 所以,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如果血压过低,也是可以减量或停药的,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篇幅有限未能面面俱到,如需了解更多医学知识,欢迎关注"医师杨浩" 五十二岁没有发现高血压史,那么小于140/90mmHg就都是正常的,不分男女。 如果已经确诊高血压病,并且在口服降压药物,动态血压监测中建议控制全天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晚125/75mmHg。 提出一点,血压在全天是会波动的,不能因为一次高低就定义控制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