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足球场中国是有专业足球场的。目前建成的最知名的有四座,分别是上海虹口足球场、上海金山足球场、天津泰达足球场、成都龙泉足球场。其中使用率比较高的就是上海的两座球场,其中虹口足球场还是中超球队上海申花的主场,使用率应该是最高的。 上海申花在虹口足球场迎敌在建的最著名的是广州番禺的恒大足球场,设计上座人数超过10万人,超越西班牙豪门巴塞罗那的诺坎普足球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顶级专业足球场,预计建成时间是2022年底,已经于2020年4月16日开工,直到目前还在建设中。另外恒大同时还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始建设第二座恒大足球场。中国专业足球场数量不大,主要是建成后使用率不高、土地成本极高,就算是现在建成的足球场,真正利用在足球赛事上的时间其实很短,主要的盈利还是依靠各种商业演出。考虑到综合性,一般国内兴建的都是大型综合体育中心,带有环形跑道那种,这样在后期利用时,可以承接的比赛就更多,这也是国内专业足球场比较少的原因。 广州队现在主场天河体育中心 中国的职业足球虽然已经进入第28个年头,但还是显得非常稚嫩。 各地的足球场大多依附于综合性体育场,宽阔的田径跑道大大影响了球迷的观赛体验。全国范围内的专业足球场屈指可数,也就是虹口、泰达、团泊、金山、龙泉等几处,还有因受疫情影响而延迟投入使用的上汽浦东足球场。 长久以来,中国足球成绩不佳,这让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足球管理部门缺乏底气,羞于向财政争取专项资金用以建设专业足球球场,各地上马的基本上都是综合性体育场。 直到近年来中国开始动脑筋申办各种国际足球赛事时,才猛然惊觉能够符合申办条件的足球比赛场地不多。现在中国足球职业化进一步走入深水区,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为专业足球场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以中国目前的资本实力和基建狂魔的美誉,要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建设专业足球场并非难事,但足球是需要长时间积淀的体育项目,不光是靠资金投入就能创造历史的。 皇家马德里主场伯纳乌落成于1947年,迄今已有74年历史,历经多次修缮和改造,成为如今的模样。 伯纳乌是欧足联五星级足球场,这里承办过4届欧冠决赛、1964年欧洲杯决赛、1982年世界杯决赛,见证过皇家马德里征战于此,32次夺取西甲联赛冠军。这里的每一寸草皮、每一个坐席都萦绕着冠军气质。 同为欧足联五星足球场的巴塞罗那主场诺坎普历史稍逊,但自1957年落成至今也有64年的时光。 诺坎普的荣光不逊于伯纳乌,3届欧冠决赛在这里打响,1982世界杯开幕式在这里上演,还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会场,巴塞罗那去在这里拿过20次西甲联赛冠军。 罗马帝国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足球还是要多点耐心,现在拿什么资本与伯纳乌和诺坎普比啊! 为举办2023亚洲杯中国专门修建了十座专业足球场,再加上恒大在广州和贵阳修建的两座足球场,到时中国会有12座先进的专业足球场馆。这其中恒大的10万人足球场是可以媲美或超过伯纳乌诺坎普的,其它几座从8万座到4万座不等,放在欧洲也是极为先进的。只不过中国足球的水平和这种专业的球场不配。 我们和西班牙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几个专业足球场!在与足球管理体制和足球人才的选拔体制。甚至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注定了孩子们没法享受快乐足球。这些导致了足球人口的减少。我们有十几亿人,但是真正踢足球的只有几万人。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都是7、80万人踢足球的。我们的足球怎么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