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服没有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
有时候觉得汉服党也挺不容易的,各种求索为什么广大吃瓜群众不认同汉服?那忧国忧民的心境,可能跟鲁迅在《呐喊》里差不多。
可是汉服党盆友,你们这么问,姆们吃瓜群众也很尴尬好伐。你们口中的所谓"汉服",其服制和定义,你们自己都还拎不清,你让姆们吃瓜群众认同啥呢?更不要说,很多汉服党连什么是古风服饰,什么是影视剧古装,什么是历史上真正的古代服饰…都没有搞明白,就要吃瓜群众认同你们所谓的"汉服",这样真挺让姆们为难好吧!
什么是汉服党定义的"汉服"?从《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宣传》(出自百度汉服吧)和百度百科中学习了一下。本人不太懂套路,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汉服党的权威定义,如果不是,欢迎指正。按照这个定义,"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时间跨度从黄帝即位(公元前2698年)到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
不知道别人看了这个定义是什么感想,反正我看完这个定义,是五味杂陈,一口老血差点喷在屏幕上!你在跟姆们逗咳嗽呢?!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前后差不多4400多年?汉服党盆友们,乃们知道,这4400多年里服制有多大变化么?这4400多年里经历了多少次民族融合么?
看完这个定义,其实就大概能理解,从2003年11月22日电力工人王乐天走上街头开始,直到今天,搞了十来年,为什么所谓的"汉服"还是活在相机和口水战里?(其实也就是题主问的问题。)因为汉服党所谓的"汉服",从根上就有先天不足,基础很难立的住!
1、4400年的漫长历史,你要选择哪一个时间点(朝代/时期)的服饰进行复刻(注意!用的是复刻而不是复制)?
2、你选择的这个复刻时间点(朝代/时期)怎么能够让大部分人都认同——它是4400年中最能代表汉族传统的时间点(朝代/时期)?
3、你以什么标准来判定这个服制能否"代表汉族传统"?
4、你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个服制体现了"现代性"?(因为汉服党说汉服是一种现代服装而不等同于"古装")
上面只是4个主要问题,而如果把问题全面延展开来,每一个问题都够撕逼几十年。当然现在也在撕逼中。所以,汉服党很难从服制角度去告诉姆们吃瓜群众什么样的衣服算汉服,什么又不算。
你自己都说不清楚的问题,却非要广大吃瓜群众来认同,臣妾做不到啊!从个人观感说,我并不讨厌正常的汉服粉。毕竟你喜欢穿什么衣服,这是你自己的事,与人无碍。但是非要跳出来犯中二,那就有点讨人嫌了。
如果只是同好活动秀衣服,其实还好,属于无伤大雅的个人爱好。就跟cosplay似的,你爱看就看,你不爱看就躲开,对吃瓜群众也没什么伤害。
要命的是中二男女拿着"汉服"搞民粹。穿个齐胸直裾,揣把团扇,就觉得大义在手,民族复兴重任在肩,这种是最吓人的。
动不动就要求认同,只要你敢是不认同,甩手就给你个"三段论"
——你不认同我,就是反对汉服;
——你反对汉服,就是背叛我们的民族,否定我们的文化;
——你就是慕洋犬、网特、少杂狗…
拜托!既然是个小众文化,关上门来偷着嗨就行了,至于搞得那么大义在手么?人民群众不傻,也都是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要是个好东西,自然早晚会认同,用不着谁来高台教化!
因!为!不!方!便!
你看看汉服,那么大的袖子,那么长的裙子,你让谁穿去?
可能有的人说,可以平时不穿,节假日穿啊,像日本韩国就是啊。
哦,人家日本人节假日穿,你中国人就得跟着穿啊,什么时候,中国人变成日本人的跟屁虫了?人家日本人吃屎,你吃不吃?
中国人民选择穿什么衣服,是中国人自己的自由,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他认为汉服不好看,不方便,就有自由选择不穿。
你认为好看,认为方便,那你就天天穿好了。你别管别人。
所有以民族自信,保存民族文化为由要求别人穿汉服的,都是垃圾!
服装向来都是变化的,每一种变化都有其合理性,什么是汉服?汉服朝之前,中国人不穿衣服?汉朝之后,服装同样发生了变化,我跟你讲,汉服里有中原元素,同样也有胡服元素。
一个民族,只想着往后追溯,不想着往前发展,就是一个极没有自信的民族。
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说之前我想说,多元不等于把自己多没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难道获得一席之地都不可以吗?汉民族是全世界唯一丢失自己传统服饰的民族,你真的不心痛吗?
第一、由于经历了满清的剔发易服,汉服被中断了几百年。也就使得错过了近代改良的机会,现在的旗袍与传统旗袍并不是一回事,但由于长期穿在身上,对服装有感受,所以得到了改良。
现在中国人接触汉服大多都是通过影视剧,对汉服的感受是很模糊的。改良肯定会难很多,因为你没有感受。如果直接穿原版,必然要受到异样的眼神。更因为没有人穿,不习惯。
第二、1840年是中国人由乾隆式自大狂转变为自卑狗的转折点。自卑这件事到今天都没有结束,而且今天由自卑导致的媚洋已经达到了历史峰值。很多人甚至开始嫌弃自己民族的肉体,然而它们又解释不了。既然中国人那么不堪,且在各方面都不理想的情况下,为嘛看到崛起曙光的会是我们呢?我们的肉体到底是优秀还是差劲?
媚洋使得绝大多知识分子、精英、成功人士不仅不会接受汉服,而且在自己拼命西化的同时不断恶毒攻击汉服。从来没见过一个民族可以这么毫无顾虑的攻击自己民族,而且那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属性的服饰而已。我们都知道,广大网民其实根本并没有独立思考这件事,很容易就被带了节奏。所以,只要不发生或不知道迫使汉族人整体惶恐的事件,整体认识上就很难扭转。近期似乎对汉服的认识开始松动了,但远远不够。我认为已经到了每个人都应该为此贡献一份力的时候了。复兴汉服不是要完全取代现有服饰,而是应该为祖先、为自己的根留有一席之地。
第三、由于现代人的发型、气质等原因,的确穿汉服要找到理想的搭配形式不容易。就是说首先需要让人看到现代人穿上之后的美感和协调,其实只要有一次惊艳就能扭转。
我觉得女生更容易穿着,因为女性很容易打造贴近的造型。改良更容易。所以确实需要女杰挺身而出,想一想秋瑾,她愿意为社会作牺牲自己的第一女性。穿汉服并不是慷慨就义,应该有更多的女杰站出来,完成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不要让汉民族成为唯一丢失传统服饰的民族。
其实,这有很多原因。首先,做一个小测,分辨出那个是汉服,和服,韩服。
好了,请在评论区回答。其实很简单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是我国传统服装,但它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前。至今,有一些人还分不清汉服,韩服和和服。我个人觉得传承中华文化,是件好事。为什么日本可以穿和服,我们却不可以呢?汉服有很多种。
为什么很少中国人认同呢?我觉得有几几个可能……⊙﹏⊙
1.不少人觉得汉服穿着麻烦,不像我们穿的衣服一样简单。而且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2.穿汉服走在街上,很多人都会向你投了异样的眼光,莫名的很尴尬。
3.还有一些人比较,,,,认为现在年轻人不应该穿着古怪的走在街上。
3.有些人觉得汉服很丑。
4.很多人还不了解汉服
其实,我个人认为汉服很美,传承中华文化,向更多人知道中国不仅仅有旗袍,还有汉服。日本和服,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汉服可以拍一些艺术照。
改革开放以来,穿衣吃饭早已是个人自由。只要你不违反伦理,穿什么样的衣服完全由个人决定。当然,少部分具有强烈象征意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的着装是受限制和禁止的。
实际上,所谓的汉服并没有明确定义,我们的理解只能是泛泛而论。比如说,汉服到底是汉朝还是唐朝,或者是宋朝、明朝的服饰,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因为每个朝代相隔久远,各朝的服饰都有很大的变化。远的不讲,近的如60年代风格的服饰和现在的相比,在款式和风格上都有很大变化,甚至很多人都有一种"土"跟"洋"的感觉。
又比如说旗袍,有明显的中式服装特色,中国人在国外只要一穿上旗袍,大家都知道这是来自中国的。但旗袍是不是"汉服"?有的人说这是满族服装,不是汉服。
所以网友们所说的汉服,我认为应该定义为中式服装更为准确。并不一定要象古代礼服一样,宽大厚重,但可以保留中式服饰的一些特点。
至于说少数民族着装问题。国内目前既有很多少数民族日常以本民族服饰为主,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早就和汉族没区别了。比如本人所在地福建省,当地很多畲族百姓,完全融入了汉族,除了姓氏以外,根本看不出与汉族有任何区别。民族服饰也只是当地有重大活动时,由组织方建议百姓盛装出行,活动结束后立即换成日常的便装,很多人并不爱穿繁琐的民族服装。
我们现在穿的服装样式实际上也 并非纯正的西服,只是社会发展以后简便服饰的变种。比如说T恤和牛仔裤,虽然发源于欧美,但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也就是近百年以内的事。它们能在全球流行,是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的,因为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以及穿着的便利性,与所谓的文化侵略毫无关系。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论调,动辄把穿"汉服"与爱国联系起来,并以日本韩国为例,其实这是无稽之谈。我们国家为了突出各民族平等,往往在全国人大会等大型会议期间,建议少数民族参会人员穿本民族服装,但也仅是建议,并非强制性要求。
当然,中式服饰的回归并非不可能,只是目前符合现代人穿着要求的既美观又舒适的中式服装还没被大量设计出来。要是哪一天,有人设计出舒适美观的中式服装,并被人大量接受,那么我们的"汉服"风靡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我们是现代中国人,不是不穿内裤的汉时代人。[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第一,中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并不单是一个汉族的国家。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并不是适用于其它55个民族。
第二,既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政府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政府,当然不会支持某一个民族搞服装运动,当然也持不反对态度。没有政府的大力推动,民间就不会兴起来。从苗族、藏族服饰的兴起我们可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经济、文化落后,需要靠民族文化、服饰来推动旅游。实际上,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服饰越来越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民族服饰。
第三、一般只有一个主体民族的国家,比如日本、朝鲜等,才会有自己的国服。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如果弄一个统一的国服,或用汉服作为国服,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第四、中国历史悠久,没有必要强调一个朝代,汉服是汉朝人的服装,隋唐人穿的服装是不是汉服?宋明人穿的服装是不是汉服?元清人穿的服装是不是汉服?江山代有服装出,各领风骚五百年。他们穿的服装,都代表那个朝代的民众服饰。
第五、汉服峨冠博带,宽袍大袖,不利索,不适合日常生活使用,只适合演出或礼服性使用。实际上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汉服是古代封建贵族所穿着的服饰,普通百姓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穿着尽量简单,并不会如此繁琐。
第六、汉服造价昂贵,较低档次的价格也有近千元,许多汉服价格动辄上万,不符合群众消费理念,也非平民阶层所能承受得了的。目前对社会上流行穿着汉服的阶层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都属于中等收入阶层或富裕阶层,并非底层劳动者,汉服不具有群众传播性。
第七、对于汉服运动,文化界有不同的看法,争论激烈,没有形成统一看法,于是汉服便成了欣赏性的服装,顺其自然地向前发展着。
第八,官方担忧因汉服的发展引起"大汉族主义"的兴起,引起其他少数民放的不满甚至国家动乱,少数对汉族有成见的学者长期以来处心积虑地妄想把古老的汉族虚无化,主观上反对汉服运动。
只有一个伟大的文明才配拥有汉服,但是这个伟大的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了。
现代人很聪明,不会干一件【刻舟求剑】或者【守株待兔】的事情。
在古代,华夏民族一直是最先进的民族,中央之国的服装也是当时最时尚,最先进,最适合人穿着的服装。汉服是一个先进的民族的服装,所以他才有影响力。而古代的汉服在今天没有价值。
古代的汉服已经不适合今天人的着装了。
汉服根据四书五经形成的冠服体系,这是建立在【礼】之上的服装。上衣下裳取自天地乾坤,这是早期的华夏天下的共同原则下构建的着装文化。
当代的服装追求效率、简练。而汉服追求的【礼】。
不适应时代,汉服不受当代人喜欢。但最重要的事。汉服复兴缺的并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一个信奉乾坤阴阳、相信祖先、克己复礼、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华夏文明。只有一个伟大的文明才配拥有汉服,但是这个伟大的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华夏已经没有的情况下,一件冠冕,是复兴不了的。衣服只是衣服。
当然,如果还有别的选择。那就是改良汉服,使得汉服适应现代的人着装。
事实上,当代我们的服装与其说是受西方习俗的服装,不如说是现代的服装。只不过这个现代的服装是由西方人引领的潮流。
幸好,汉服这些年并不是没有进展。所谓的中国风,并不是一些传统的服装元素的堆砌;而是核心的价值的继承发扬。道德经说:"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以下是今年夏天的某一个现代汉服时装秀。我个人并不是很赞赏时装秀里的汉服的形式,但至少他的开拓精神,比完全的保守复古服装,更具有现实意义。
大家好,我以前待过中国风服饰公司,目前自己在经营中国风服饰,就我的经验和读过的中国服装文化历史来简单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从中国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宽衣大袖的传统历史悠久,尤其是我们在对汉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电视荧幕的视觉中,这就让我们更加误认为汉服只是宽衣大袖,大家在电视里看到的人物形象要么是身份显贵王公贵族,要么是风流倜傥的才子佳人,要么是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户,这些人都是宽衣大袖。所以我们一想到汉服就是衣袖翩翩,长袖善舞的形象。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古代广大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穿着?他们可能会穿这种衣服进行劳作吗?赵武灵王为何要进行"胡服骑射"的服饰改革?其实这都是为了让服饰适应劳动生产、打仗所需要的。
阔以大袖是汉服的一种形式,但是绝对不是唯一形式,甚至是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的常规服饰,但是这一小部分认识是社会各个方面的精英,所以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到他们的身上了。
所以我们不能那么狭隘的去理解汉服,不能仅仅把那种宽衣大袖的服装作为唯一的标签,这实际上是不利于汉服的兴起与发展的。
我们应该从文化性和使用性两个方面来推动中国式服装的兴起,因为服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甚至是影响人们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最重要载体,既要从服装历史的变迁中寻找中国元素,将中国文化运用到服装中(比如刺绣),也要适应当下的审美观念和实用性,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中国服饰,复兴服饰文化,展现中国文化之美。
只能说中华民族的融合力太强了。
较之很多有着单一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的文化传统就复杂多了。由此而生的"汉服"自然也是五花八门。结果就造成了"汉服"缺乏统一的标准。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汉服"还是经过"现代改良"的"汉服"。都没有一个明显的区分标准。
中华文明没有出现断层,各个朝代的汉服也不尽相同,加上又融合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而且,中国不同的朝代,其主流颜色与朝代更替的五行相生相克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不同朝代有着不一样的主流颜色和不尽相同的"汉服"款式。
材质上也有着天壤之别,古代"汉服"的材质只有有棉,麻,丝等数种。而如今的材质多如牛毛,即便可以复原某些汉服样式,感觉上也缺少古典之气。
还有一点,就是发型。如今的男性已经不留长发了,无论平头还是分头,配上汉服怎么看都觉得不伦不类。而对女性来说,汉服的挑战更大,汉服不仅需要高挑纤细的身材,需要端庄古典的相貌,更需要一头长发,以及各种精美的头饰。
无法想象蛇精一样的锥子脸,配上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的汉服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如今,复古风正盛,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恢复汉服,但多数是为了个人店铺里的生意,真正致力于恢复汉服的人少之又少。
总之,恢复汉服,路还很长。或者说,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