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答 我们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里没有矿,也没有企业,就是靠工资生活的,前些年省吃俭用攒点钱买了房子保值,为了让孩子读书,就把房子变现了,可以说是倾其所有。 孩子是国内的985、211、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基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从长计议,与孩子沟通后,决定走出去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对国外各知名大学进行分析后,觉得去英国留学是最佳选择。 找了一家留学机构帮助准备材料,费用是15000元,机构结合学生情况合理推荐学校,对学生准备的材料进行修改、润色、把关、翻译,这家机构真的不错,办事效率高,经验丰富。 雅思考了两次,每次考试费2000左右,没有参加任何外语辅导班,自学的,雅思考试建议不要去发达城市,不然,口语考试会吃亏的,第一次7.0,第二次7.5分雅思分数达到学校的要求就可以,毕竟考一次要2000块,有点心疼。 准备材料期间,办了护照,12月份材料递交后,2月份就收到了G5的offer,然后学校就通过邮件与学生沟通,陆陆续续在网上完成了入学需要的各种材料和文件的提交,9月初通知签证,时间比较紧张,就加急签证,加急费用5000左右,一个星期拿到签证。 拿到签证,马上订机票,由于离乘机时间比较近,考虑到孩子第一次出去,买了早上达到的航班,花了一万多,如果签证下来早,就可以节省一半多的机票钱,9月20号开学。 现在在英国G5读研,正在圣诞节假期里,学制短(研究生一年毕业),很多人觉得一年学不了什么,但国外的课程没有乱七八糟的所谓副科,全是干货都是专业课。和国内的两年或者两年半的研究生比,含金量是很高的。 刚开学有两个星期的过渡期,听课需要适应,需要提前对老师发的PPT进行预习,主要是把个别不熟悉的专业单词弄明白,两周后听课没问题了,完全进入语境。 住宿费用有点高,一年大概十万左右,一次交一个学期。不过住宿条件很好,学校公寓,六个独立宿舍组成一个宿舍区,共用一个厨房,如果做饭,自己置买厨具,水、电、气、网络全免费,冰箱、洗衣机共用,也是免费的,房间内有独立卫生间。 宿舍离学校有一段距离,需要坐地铁,宿舍门口就是地铁站,学校门口离地铁站3分钟的距离,办地铁月卡,可以在伦敦的第1、2区随便坐,一个月800元左右。 平时上课,老师讲授的内容量非常大,一节课经常是上百页的PPT,学生是分小组的,学习方法和国内不太一样,下课后中国同学一起会是中文交流。 除了上课,也是要泡图书馆的。 一年有三个假期,第一个是圣诞节,二十多天,元月3号开学,本来打算放假去周边国家旅游观光,但假期作业(论文)有时间限制,所以还是天天去图书馆。第二个是复活节,大概一周左右时间吧,估计也会被论文占用了。 第三个可能是暑假,我没详细了解。 学校为每个学生配一名学习之外的辅导老师(类似国内的生活老师),学习之外的事情都可以找这个辅导老师,辅导老师每个月主动找学生一对一座谈一次。我孩子的辅导老师是意大利裔的艺术家,在英国生活十多年了,人很好。 如果扎扎实实学到真本事了,就业应该是没问题的,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不会困难,投入产出比应该会满意的。 平民家庭送孩子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孩子在国内的本科成绩不太突出,不建议送孩子出去,土豪除外。 先介绍这么多,有时间了再完善一下,继续介绍。 首先举个例子。 认识一个姑娘,国内985理工类本科,家里土豪,毕业去了英国读文科类硕士,硕士毕业后留在英国做行政类工作,晃晃悠悠几年,发展的不甚满意,现在又回到本科学校读原专业博士了。 这个姑娘的经历看来,英国2年硕士基本是浪费时间。但是,欧洲留学的经历让姑娘看上去更大方,导师有什么活动都愿意带她,外导来都是她去沟通。 这段留学经理虽然没有在专业上给予姑娘太多帮助,但是却在无形中带来了很多隐形的优势。 现在回答问题。 英国留学(非名校)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时间只有一年,恐怕只够熟悉环境和语言,想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太可能。 不知道您是什么专业,如果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类工作,去英国一年硕士真不如国内重点大学好好读个硕士。 如果是非技术类工作,可以考虑去英国一年,就当是游学了,最起码是一种生活体验。 要是在一线城市工作,英国硕士真的不太有优势。小城市的话可能还能忽悠下。 因此我建议,如果经济负担不大,想去就去吧,不用考虑什么未来就业,好好享受游学生活,人的经历永远是最宝贵的无形财富。 这事儿我来说说。 英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或者说英联邦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自成体系,他们的硕士与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大学不同,硕士一般是一年制,包括授课型和学术型两种。差别在于,如果够努力,授课型一般12个月就可以完成学业,不需要撰写毕业论文;而学术型则一般需要15~18个月,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才能毕业。 从留学的主流群体来看,还是以商科类专业居多,而且英国大学的商科确实很强。G5不用说了,即便在G5中以理工科驰名世界的帝国理工,商科也很强。即便相对处于二线位置的曼切斯特、谢菲尔德等大学,认可度也不错。 其实去英国读研的学生,申请的学校大多数都不错。如果按照学校层次来大致区分的话,G5作为第一档的话,杜伦、华威、谢菲尔德、巴斯、圣安德鲁斯等大致排名全英top10的大学,就可以说是第二档,而类似格拉斯哥、纽卡斯尔、爱丁堡这样的大学则属于第三档。 按照一般情况论述,第一档的G5往往要求雅思不低于7.5,而且对本科学校有一些潜在要求,国内能申请成功的,往往以985为主,或者特色鲜明的211专业院校,很少有双非学生能申请G5成功。以国内知名大学本科背景+留英G5硕士,这个认可度自然很高,就业完全不是问题。 如果是进入的第二档,特别是第三档,则回国后往往比较看重国内的本科背景。进入二三档的,既有985、211,也有很多是双非院校的,前者认可度往往明显较高。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有个本科校友(一所财经211),去了巴斯大学读研,似乎是授课型,很快就回国了,结果就业还不错,去了一家大型银行总部。据他说,他有一个在巴斯大学的研究生同学,由于本科只是国内二本,回国后多少有些碰壁,几经周折,才找到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单位。 在英国读研,一般来说,学术型的认可度会高于授课型,但回国就业,似乎对于本科背景比较看重,特别是第三档的大学。所以本科背景不太好的,又没有申请到英国一流名校的话,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工薪家庭的学子,还是建议适度谨慎。 当然,不管怎么说,能出去留学,能增长很多见识,大大开阔视野,而且其实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即便是本科背景不太好的同学,也是可以获得较大提升的,只是从就业角度来看,不一定"物有所值",建议可以适度谨慎。有钱任性除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我在英国居住16年,我觉得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任何一个教育制度都不会以学习的学制长短来判断学业的质量。是的中国研究生2-3年但是呢 基本上上课时间都在给导师义务帮忙 甚至很多导师家庭服务都要参与比如说洗车,搬家 根本不是在做研究然后呢研二基本就是实习真正的学习时间是多少?心知肚明!澳洲的研究生1年半 又如何质量均赶不上英国 美国是学分制优秀的学生9个月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 现在还会说学制长短和学习质量有关吗?真是天大的笑话。那些嘲讽英国大学的人真是井底之蛙,没有别的意思 就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学校!核裂变,石墨烯,第一台计算机均在该校被发明。你们吹上天的985,211数数几个诺贝尔奖?几个震惊世界的发明 别就知道吹牛 然后井底之蛙似的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我觉得有些人陷入一种误区就是拿最好的中国学生和最差的留学生比较然后得出结论中国企业都不愿意要海归我觉得这是个笑话!你们有没有看过猎场?真正高端的职业有几个不是海归优先 企业HR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傻人家都有自己的HR系统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人家都知道。再说了海归相对英语比较好而且在国外有独立生活的经历而且见识过国外的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管理制度即便是就业不理想在未来的十年也绝对是有优势的。总有人像挑衅一般的问 你出国花了你家那么多钱你就业才3000元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回来 !非常可笑逻辑,你出国旅游呢?花了好几万咋滴你回来老总就给你涨工资啊?别傻了好不好有一种东西叫做人生经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国外你的经历你的知识你认识的朋友与老外的相处之道都是你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你的未来一定更好.此外 根据2019年根据官方发布的上海外国专家局留学回国人员国(境)外毕业院校2018新增院校名单,其中传统出国留学热门国家英国新增9所,美国仅新增5所。 所以你觉得英国一年制研究生含金量究竟如何还值得谈论吗? 另附1,我的学生在英国大学毕业设计的机器人该生在毕业后即可被新松机器人录取 所谓的就业难我真的没看到。 另附2,最新的商科研究成果 另附3:英国大学的毕业典礼 另附4:新增上海市直接落户新增英国大学名单 谢邀。 先来说下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问题,再来说下英国一年制(授课型)硕士的问题。 现在留学生变得越来与普遍,用人单位对于留学生要求也是水涨船高,过去的"海归"现在却成了"海待"。 造成留学生归国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还是部分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国内的企业的需求不匹配。 在欧美等高等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留学成为了"创汇"的主要产业,学生和家长付出了高昂的留学成本,在专业选择上自然会优先选择金融、统计、计算机、法律等,归国以后能产生高额收回报,或者是看着比较体面的专业。 留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单一,再加上国内法律、金融、会计等专业大规模的扩招,让留学生归国以后不得不面临激烈的竞争。 另外,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也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没比较圆,国外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国内,对于海归的看法也更加务实。 比如,之前国内的企业比较看重留学生的语言背景,而随着国内的开放,现在很多硕士、博士,也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的工作和交流,国内的用人单位开始关注留学生的实践经验,拥有国外实习或者工作经历的留学生会更受青睐。 和之前相比,留学生归国就业确实更加困难了,但是名校毕业的留学生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就相当于在国内一样,所有的人都在说就业困难,但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一流的985院校毕业生就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就以很多留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国内金融行业来说,一般券商或者是银行的总部,在招聘的时候都倾向于招聘QS排名前200的院校毕业生。如果是毕业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英国的老牌院校,一般情况下,就业是没有太多的问题。 接下来再说一下关于英国的一年制硕士,也就是授课型硕士的问题。 在这里不讨论一年制的硕士好还是不好的问题,也不讨论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之间的差异的问题。 英国的一年制硕士,一般是从当年的9月份开学,然后到来年的9月份毕业。课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在这个期间有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从4月份到9月份,主要是完成毕业论文。 英国的一年制硕士,也就是授课型的硕士,有点像国内的专业硕士,和国内专业硕士不同的是,授课型硕士是没有实习环节的,实习一般是个人进行选择,也并没有专门的课时,并且也不会进入到最后的总学分之中。 从时间成本的角度来看,英国的一年就说是确实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对于海外的留学生来说。 但是,国内有不少人觉得一年制的硕士项目有点水,就是在花钱买学位,学不到太多的东西。就包括国内很多知名大学的教授,再招博士生的时候,也不太喜欢英国的授课型硕士毕业生。 这些看法可能有很大的偏见,其实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并不是说学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国内的硕士一般是2到3年,也并不见得学生的水平就会很高。判断一个学校好还是不好,其实要看他入学和毕业的难易程度。 英国的授课型硕士并不是谁有钱谁就可以上,一部分大学入学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像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对于英语的要求是雅思7.0或者是托福110分以上,对于本科的背景,一般是要求985或者知名的211院校毕业。考过雅思或者托福的学生就知道7分,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成绩了。 授课硕士在具体的培养上,课程内容也是相当紧凑的,就相当于是把平常的两年期的课程压缩为一年。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学校,就是让学生交钱买学位,但是大部分的老牌名校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声誉,在课程设置以及考试上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 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在对授课型硕士的态度上也是比较务实的,一般很少有人会关注留学生是毕业是学术性的硕士还是授课型的硕士,他们更多的会关注留学生的知识背景、本科院校以及实习经验等。对于英国的授课型硕士,您怎么看呢? 镀金这个词大家都特别熟悉,去英国上一年制硕士,其实就是去镀金了。可别小看这一年镀金,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业,回国后对于一些有关系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谋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对于些没有关系的学生,回来就业就不容乐观了。 我有一个亲戚,父亲曾经是某省农业银行的行长,送儿子去英国镀金一年,回来后就去了农业银行总行工作。瞧,这就是最现实的例子。 而另有一位朋友,商人,也效仿身边的人,把孩子送去英国镀金一年读硕(实际一年制硕士至少要读一年半),钱倒是没少花,回来后,找工作遇到点麻烦,因为很多单位不愿意要这种名义上出去镀金的年轻人。 因此,题主问去英国读一年制硕士,回国后就业情况会怎样,在这里是没有办法给你确切答案的。因为就业对于每个人来讲,要看机会,要看专业,要看能力等。但总归一句话,机会总会有的,书没有白读的。 先从英国硕士留学生说。1、关于录取学校。孩子们到英国留学,之前在国内就读的本科院校及在校成绩决定了你到英国被哪所大学录取,如果本科段是985或211或既是985又是211,包括双一流,那么国外大学录取也是好大学,如果是差一点的大学,那么国外录取的学校也差一些。2、关于在英国学习情况。英国硕士为什么是一年,因为没有暑假和寒假,不像中国两年或三年制硕士,实际在学校浪费时间,同时,英国一年硕士学习很紧,考试考核严,稍不注意就毕不了业。 综上,英国是老牌帝国,学风严谨,孩子们出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回国报效祖国,从统计数据看,就业不错 花了那么多钱出去留学读硕士,回来以后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是学历上的优势,海外留学的学历在应聘的时候比国内的学历会更加有优势。 再就是海归相对英语比较好,而且在国外有独立生活的经历,见识过国外的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管理制度! 但是这种优势是建立在你留学高校的知名度上。 如果去英国,我个人建议能去英国G5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或世界排名前100的英国大学,以国内知名大学本科(985、211高校)背景+留英G5硕士,这个认可度自然是非常高的,虽然学制短,但是回国就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以下是2019年英国大学在世界排名: 英国这些学校排世界前100的大学分别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华威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利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 判断一个学校好还是不好,其实要看他入学和毕业的难易程度。 英国硕士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上,一部分大学入学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像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对于英语的要求是雅思7.0以上,对于本科的背景,一般是要求985或者知名的211院校毕业。再就是你本科的成绩和者科研成果,再比如奖学金、三好学生等都是一些占优势的条件。考过雅思的学生就知道7分是一个相当高的成绩了。 再说说一下毕业有哪些条件?与国内硕士有很大不同的是英国硕士学位也划分等级,标准是根据硕士成绩来决定的,而硕士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毕业论文成绩综合得来 , 所以平时的知识积累十分重要 。也就是说你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毕业。 从以上看来,学生进门难,出门也不易。英国硕士毕业也是不容易的,也绝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水。所以你如果是申请到英国G5学校,或者是世界排前100名的学校顺利毕业后回国就业,那是一点也没有问题的!像国内一样,北大、清华、浙江大学等这些院校没有听说就业难的问题! 在这里,还要告诫大家一定不要拿着钱去英国那些不入流的学校,去那些野鸡大学去混个文凭,回来中国的企业也是不会要你的,因为你没学到那么多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才能,为国家做不了什么贡献。 从"仰视"到"鄙视",这个转变一下子就发生了,原因何在? 在疫情之前,职场里对于"留学生"的好感度,排名如下: ① 美国留学生★ ★ ★ ★ ★ ② 日本留学生★ ★ ★ ★ ★ ③ 加拿大留学生★ ★ ★ ★ ④ 韩国留学生★ ★ ★ ★ ⑤ 英国留学生★ ★ ★ ⑥ 澳大利亚留学生★ ★ 当时我还在北京"金某列"留学公司做文案的时候,对于这些国家的留学申请也了解过一些。 总的来说,只有美国和日本的留学生才真正具有含金量。去其他国家,很多同学也就是镀镀金而已。如果纯粹是为了做研究、做学术,还不如国内的普通大学。 当时去北京应聘的时候,一起在办公室等待面试的小姑娘就是从英国刚刚留学回来的"文学硕士",口语确实不错,但说到写点东西,立马就不灵了。 你可能不知道,英国的硕士"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很普遍,有的不需要写论文就能毕业。而且那些写论文的,他们的论文更像是国内的"实践报告",而不是真正的"学术论文"。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有真正入门,就毕业了。 尽管如此,去英国还是成了很多国内土豪的首选,毕竟好申请、学制短,而且跟亲戚朋友晒孩子时,显得很"有面子"。 虽然,在社会职场上,某些公司对于英国留学生有一定的"歧视",但是对于国家编制或者国企来说,英国硕士享有和国内大学生一样,甚至更高的待遇。 如果你是"剑桥""牛津"等名校毕业的硕士,就可以多关注一下国内的"人才引进"政策,你会发现很多惊喜的岗位,都在向你抛橄榄枝♛。 当然了,不论你是留学英国还是美国,亦或是其它什么国家,你的"职场价值"永远取决于你毕业的大学层次、你的研究方向,以及你的专业能力。 不过,自从2020年以来,国人对于"英国留学生"的偏见愈演愈烈了。如果真心愿意做研究,还不如努力考一个国内的名校,真的不比英国差! 实不相瞒,自家孩子上的就是英式一年制的硕士。两年前已经完成学业回国,目前正在跟自己的大学同学一起创业,还颇有起色。 而我一位好朋友的女儿,同样上的是英国的一年制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回国后,现就职于一家著名的大国企,情况也都不错。 所以,英式一年制的硕士教育到底好与不好,回国后就业到底行不行,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可以说清楚的,也不是说一句话、两句话就能随便下结论的。 理论上讲,培养时间的不同、教育制式的不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也会有所不同。 但并没有结论去定性哪种"产品"就绝对好,哪种"产品"就绝对不好。客观地讲,应该还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好。 其实,但凡对英式教育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一年制的英式硕士,实用性往往都非常强,并不唯论文是从。这对学生专心学好一门科技入门的专业知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硕士生,也未必就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