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空谈这个"假如"并没有什么意义,毕竟事实就是歪果仁首先发明了编程语言,然后现在的主流编程语言就是以英语作为载体,注意,是以英文作为载体。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问错了,"如果计算机由中国人发明",亲最早的计算机使用的计算机语言说白了就是0和1。我们总说的编程编程,是因为最早的"程序"真的是"编织"出来的,那时候的"程序"被称为打孔纸带,有孔的表示二进制的"1",无孔的表示二进制的"0",0与1显然是阿拉伯数字,既不是英文也不是中文喔。 只是后来计算机语言被逐渐开发出来,在当时,包括德国、美国、英国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都在计算机语言上贡献力量,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将现在主流语言:C、C++、Java以及php等编程语言的程序块替换成中文的模样,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百度下易语言或是习语言等中文语言,你会觉得这些语言虽然"看得懂",但给人感觉臃肿,明明一个"if"、"than"、"for"就可以简单表述,为何要写"如果"、"然后"、"循环"?因此就算让中国人"首先"开发计算机语言,大概也是以"拼音"的形式而不是"中文"吧。 计算机语言从诞生到至今,能变成如今这个样子,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付出心血慢慢雕琢的成果,历史告诉我们,英语作为编程语言载体击败了其他语言载体是良产品击败劣品的结果,跟谁首先发明计算机没有必然关系, 道理就跟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取代了中文数字符号一样,中国人很早就会使用数学,但到了现代现在咱们不也用着阿拉伯数字么? 再来可以从第一台通用计算机的发明这个角度看,当时美国人发明ENIAC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武器研发的,要求20世纪中叶的中国研发出通用计算机…呃…醒醒,咱们去KFC吃个鸡吧。 说中文不适合计算机语言的,都是根本不理解"语言"的人!!! 计算机能识别英文吗?,不能,它能识别的其实就两个信号:"0和1"… 英语成为编程语言有其历史原因,但这不能说英语比中文更适合编程,只是现在没人研究汉字编程语言而已, 就跟拼音发明之前,人们都说说汉字要淘汰,不适合现代,后来有人发明了拼音,证明汉字也可以用字母描述,后来又有人说拼音太繁琐,没有英语简单,又有人发明了五笔,比拼音更快更简单,是目前所需的键位最少的打字语言,五个键就能描述所有汉字…比英语要的键还要少得多…你能说汉字落后了?, 那只是人们还没发现她的好… 如果我是说如果,计算机是中国发明的,编程语言必定是中文,而且是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去表达… 可能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历法,会用来描述时间,传统的"五行生克"理论,可能用于计算机里描述"值"与"值"之间的关系,…等等等等…甚至可能计算机语言的根基都不会是"0"和"1"两个信号… 我始终认为,英语是有缺陷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要描述的"事物"越来越多,词语越来越多,而26个字母渐渐不够用了,英语用于描述事物的单词的字母组合只能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 为什么失读者症患者都出现在西方国家,而中国,这种病几乎没有,就是语言原因造成的,英语字母组合越来越重复,看起来长得差不多的单词越来越多,这就是失读症的病因,而且英语单词和单词之间必须要空格,中文只有句与句之间才需要隔开… 即使是中国人发明计算机,也一样是二进制的(运算最简单),最终可能也只会墙里开花墙外香。只要是二进制,中国人发明和外国人发明有什么区别呢?国内六七十年代国内又不是没有高校自己造过计算机(有一层楼高,还比不上90年代PC机)。中国计算机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几个方面的研究不深入,积累不多。就拿Linux来说,这个操作系统出来的很晚,就是芬兰的一个大学生用c语言重写了UNIX内核,91年才发正式版本,当时也就10多万行代码。难道那个东西国内做不出来(我记得90年代,国内还有好几个国人做的DOS的版本)? 但是,由于国内产业环境问题,没有人愿意长期持续做基础函数库(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都依赖大量的基础函数库)的开发,说白了就是一切向钱看造成的(联想靠汉卡发家,但没有持续投入做研发)。 大家现在觉得困难,是大量基础函数库命名提示描述都是英文习惯,不是中文习惯造成的。若是有能力有追求的人,肯定会打造一套自己用着舒服的基础函数库(这就是Linux产生的原因),但是很可惜,国内没有人去做。由于现在几大操作系统已经覆盖全部市场,再做已经不大可能了(不能运行其他软件)。不过还有一种方式可能取得一定成果,就是采用类似Java虚拟机的方式,搞一个国人自己的虚拟机,使用国人易学习的语言。可惜的是,搞自己的虚拟机,一样需要对操作性,编译原理有深入研究,需要在基础函数库上有长期投入积累。我觉得国内的环境不乐观。 当然,不重建一套,在安全方面做增强(比如,走读代码,检查是否有隐藏后门。还有,可以只重写网络部分…)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首先,我想说的是计算机程序的发展与生活语言没有关系,它是人类的一种发明,一种对指令的表示方法,一种与机器交互的一套符号工具。编程语言就是一门语言,语法完全不同于英文,只是标识用了英文单词,而标识完全能用中文代替,火星文也可以。 你以为编程语言的标记是英文,所以英语母语的人,学编程很有优势?是,但没你想象的大。 他们的优势在于,介绍语言特性的资料,一手的都是英文。中文的都是二手,时间上会晚于国外,还有要是翻译功力不强,曲解原作意思,或未表达好,我们读者,就只能掉入深渊了;至于世界上有上百种语言,编程为什么要用英语?其实你仔细看一下便知,代码的本质是那256个ASCII码值,计算机最底层的语言是0~9这10个希腊字符(这也是人类最最原始最通用的记录信息的方式),至于我们平时接触的高级语言,无论采用哪个国家的"语言",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建立在计算机语言(0101001...)基础上所做的一种"代换"(如:int=010010101...... 代表了一长串二进制数所组成的一个 元函数)选用英语或许就是因为他是最简洁,简单的一种人人交互的语言吧。 总体来说,程序是人机交互语言,其实质是数学运算,其发展则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极为相似。 如果计算机被中国人发明,阴阳五行和易理都会被运用在上面,计算机的键盘不会是现在的样子,键盘上的26个字母的位置可能是太极八卦。而出于计算机功能的需要,会有相应的文字被创造出来专门用于计算机的信息输入,那将会是类似于现在的《汉语拼音解决方案》的汉字输入方法。而计算机的基础仍然是"0"和"1",只不过中国人会用"阴"和"阳"来表示。编程的逻辑和结构将于现在完全不同,整个理论和诗词、书画、音乐、中医这些一样被纳入中国的哲学体系,用《易经》的易理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把它统一进来,编程的逻辑便基于《易经》和阴阳五行(实际上二者所推演出来的一些理论本身就是算法),计算机会有比现在更强大的力量。 我想说的是,假如计算机被中国人发明,与现在的区别不在于编程语言是汉语还是英语,而在于编程思维的大相径庭。 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话,会遇到类似于千年虫的"六十年虫"的问题,不过没关系,勤劳智慧的华夏先人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很早就有一种理论,人类语言发展到最后,会只剩下两种,英语和汉语。英语做为计算机语言得以存在,原因就是他的单字节。而汉语做为日常交流语言存在,为什么?其他语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天量词汇,这些词汇大部分是独立存在,在记忆和使用上会越来越困难。专业英语,不同的专业根本无法互通。而汉语自发明以来,几千年增加了几十个字。而汉语的象形,音形。组合后形成的联想,可以让你对很多新生词有不少于七成的正确理解。不信,弄本工业,农业,商业的书过来,阅读没问题,大致的理解也会有一些。而英语前些年听说高中生看不了报纸的报道,原因是新生词汇太多。 其实什么语言都能编程,发明一门编程语言也不是难事,很多编程语言只是创造者花了十天半月发明出来的,每一门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运行,必须经过编译器编译成0和1。中文编程占的字符太多,编译出来后太臃肿,执行效率太低。 说用中文编程的人都是不会编程的人,其实编程语言和英语关系不大,我不会英语,但是现在会html JavaScript php Python 而且学会的时间并不长,php学了半个月,JavaScript 学了几天基础语法,Python 也是十来天, 学一门语言并不难,但要深入就难了,像我写程序大部分时间是在思考实现逻辑和方法,写代码的时间是很少的,简单的代码自己记住,复杂的函数做笔记,后面用时复制粘贴。 到现在我能开发出只要想得到的任何功能,但依然有很多单词我读不出,函数记不住。说起来别人还不信。 其实我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个函数,这么一个公式,这么一个方法能实现这么一个功能,具体代码怎么写,单词怎么拼,一是笔记,二是百度,三是以前写过的项目。 中国最早发现勾股定律,,没有西文,中国的九九乘法表没有西文,中国古代数学也没有西文,用的代数符号叫算筹,你以为他们玩不转?祖率、割圆术、牟盒方盖这些巧妙的数学解析方法出现的时个,西姨还在树上!早在宋元中国人已会解高次方程,代数方法叫天元术,如果不是蒙元远征欧洲结束他们黑暗的教会统治,把中国的先进技术带到了欧洲,而此前的西夷没象样的犁、没有播种机,唐朝以前没有纸! 明朝开始,传教士和间谍双重身份的西夷大量进入中国,疯狂传教洗脑,盗取大量的书籍运往欧洲,并焚毁国内的传本,明朝的数学典籍《算学宝鉴》已经发现并使用了微积分导数,最终靠手抄本流传下来。现代的计算机二进制来源于易经八卦,编程思想来源于中国的可编程提花机,有兴趣的可以去查证。宋朝的沈括最早记录了磁偏转、石油。明朝机械发明家王徵最早提出火船自去,兵车自行,最后都被西方实现。 风箱、纺织技术、陶瓷、冶炼、医学、农业,古代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中国比先进。 我们现在落后,有很多主客观的原素。但绝不是文字的原因,文字只是代号,落后的最根本问题是思想的束缚,因为我们领先太久了,忽略了外在的威协,加上统治者的自私,进行了大量的愚民思想洗脑。如果从宋朝起,中国不被外族入侵,政治开明,也许现在研究数学的,都在使用天元术,电脑的二进制叫阴阳,各种寄存器叫甲乙丙丁……我们现之所以觉得中文不合适,并非拼音文字先进,而是我们现行的科学体系是建立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上的产物,并且从小普遍接受了这种教育,对于创造一套自己体系没有迫切需要,成本也巨大。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突破思想禁锢,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思想的解放,是科学技术的翅膀,我们将获得更多的破破和飞跃,一如古代欧洲突破黑暗教会统治时期后的飞速步! 简单来说,我们的文化决定了我们发明不了,社会发展没有那个计算的需求,有也被其他的方式替代了。 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基础元数据+基础运行规则,即运算模型)+硬件 从数学角度来说,我们的象形文字属于描述性文字,不属于最最基本的元数据(横撇竖拉就是我们汉字的元数据,但不足以囊括全部),汉字不具备有限的元数据内的组合特性。 而计算机要求每一个字符都能用有限的元数据字符组合出来,26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等字符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基础。 硬件层面,我们未完整经历过工业机械社会,信息技术的原始积累几乎没有,几乎所以的东西都是舶来品。 社会层面,每一项事物的发明,以及为整个社会所接受,说明这个事物迎合了社会生产力需求,才会去接纳他,改善他。 回到计算机,早期出于军事战争需求,才会提升机械化,信息化的需求,美国发明原始计算机和以太网更是处于军事目的的需求。 试问,我们社会何时有类似的大量的出于计算为目的需求? 看看火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我们的文化里出于中庸和谐,被严加控制。 火枪因受清朝满族推崇骑兵,弓箭的军事文化才被边缘化,枪炮技术没有实质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