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和五粮液都是我国白酒业的两大骄傲,享誉全国。2010年前,五粮液发展的相对更快一些,之后茅台在2013年完成了收入的反超,并不断拉大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定位和营销机制两个主要区别。茅台属于典型的酱香型白酒,出酒率高,但工艺时间较长(需要1年制酒+3年存储+1年勾调后放置),五粮液则是浓香型白酒的代表,高端酒出酒率需要悠久历史的窖池做支撑,因此大量的次级酒都去做了系列酒。 因此,茅台可以专注做纯粹的高端白酒(普通飞天茅台,生肖茅台等),还有一些陈年基酒可以勾兑更高等级的陈酿酒(精品酒、年份酒等),碎高粱可以酿王子酒,酒糟可以酿迎宾酒,系列很清晰,定位也很准确。五粮液其实高端白酒这块的量是不如茅台的,但副线产品较多,五年前由于集团参与,品牌也较为混乱,出现众多系列酒,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五粮液这个主线高端白酒的市场形象。 另外,茅台的控价措施做的相当到位。2013年三公禁令出来之后,加上塑化剂的影响,白酒市场陷入极大的低迷,茅台做了很好的保价控价措施,严守出厂价,不让经销商利益受损,一些当时积极打款的经销商成为了现在的中流砥柱,而五粮液当时策略出现一定的失误,通过降价来保市场,但却损伤了之前高价拿货的经销商的积极性,加上市场品牌混乱,价格下去再起来就相对难了很多。 好在五粮液近年来做了一系列调整,清理众多不靠谱的子品牌,主线产品提质控价,经销商渠道从以前的不挣钱到现在有利可图,慢慢扭转了之前的不利局面。虽然说,茅台已经先行一步,但五粮液也同样步入了正确的轨道。 高端白酒,酱香浓香各入各眼,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两个领军者都能大发展,才是白酒行业的幸事。 (晴溪)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有可能不了解五粮液和茅台的发展史。 曾经的五粮液,市值是茅台的四倍以上,现如今不足茅台的一半。 也就这二十来年,茅台实现了从二弟到一哥的大幅度反超。 五粮液虽谈不上陨落,但其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茅台和五粮液的爱恨情仇史 按目前的市值来看,无容置疑,茅台目前是中国第一酒。 我们把时间推回到1998年,五粮液上市的时候。 那一年,五粮液的总营收和净利润,还是茅台的4倍。 那时候的五粮液,不仅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都高于茅台,市场上单瓶五粮液的售价,也是高于茅台的。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五粮液绝对是中国第一酒。 五粮液的价格高于茅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 茅台从成长到反超,一切源于2001年茅台的上市。 茅台上市后完成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渠道转型,逐步丰富了整个销售的渠道网络,并开始提价。 2005 年,茅台的净利润成功反超五粮液。 2005年-2012年,茅台和五粮液的总体营收是交替领先,但茅台在净利润方面始终更胜一筹。 2005年,五粮液市值首次被茅台反超,之后的数年,两家企业的市值呈现出焦灼的态势。 2013年后,茅台的总市值就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与五粮液的差距也是逐步拉大。 主要原因是2012年的政策,导致了市场对于高端酒类的消费限制,从那一年开始,五粮液的营收和利润就出现了双降的情况,但茅台却逆势增长,彻底坐稳了白酒第一的位置。 茅台超越五粮液的几个主要原因 茅台之所以异军突起,超越五粮液,有茅台自身的原因,也有五粮液本身的经营问题。 可以说茅台在不断地加快步伐,而五粮液却时不时地犯错。 1、五粮液的多系列开发,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五粮液是浓香型白酒,茅台是酱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生产特点,是优质酒率较低,生产优质酒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生产大量中低端酒。 所以五粮液犯了一个比较致命的错误,就是分多系列进行开发,优质酒作为主要批次,中低端酒给到经销商去做市场贴牌的销售。 这些中低端酒同样贴着五粮液的品牌,销售的价格却相对较低。 这个策略和洋河的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有些相似,却因为五粮液的各个阶层酒的定位不清晰,导致了市场认知混乱。 同样的五粮液,便宜的一两百,贵的近千元,还都是五粮液品牌。 由于规模的扩张,子品牌的过度开发,市场管理的混乱,遍地都是五粮液,这直接导致了主品牌的价值模糊,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2、茅台打开了高端酒价格的天花板 茅台的营销策略和五粮液完全不同,经销商网络的限量控制,以质量和价格优先,造成了市场上的供不应求。 茅台对于市场的定价有指导性,最低的市场售价得以控制的同时,允许经销商"抬高"售价。 导致了茅台市场价格的日渐增长,尤其是陈年的茅台,价格水涨船高。 当然,茅台边收藏边涨价的情况,也是源于酱香型的白酒,只要保存妥当,越存放越好喝,越存放售价越高。 3、五粮液渠道控制水平较弱,茅台较强 茅台很多的渠道,都是从五粮液转来的。 五粮液对于渠道的资质审核不过关,导致了大量的中低端渠道进入了经销体系。 这些中低端经销商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实力不足,经常需要资金周转,会将五粮液以低于市场标准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扰乱了价格。 而五粮液公司对于这些渠道的管控和市场的变化并不敏感,这导致了同样的五粮液价格会有差异,经销商的价格战也是很常见的。 当价格出现浮动,消费者对于五粮液的信任就会大打折扣,品牌也是变相的受损。 而茅台对于经销商的价格管控非常严格,有最低指导销售价格,经销商如果出现违规售卖,一经查实将取消茅台代理的资格。 这不仅保护了茅台在市场上的售价,其实也是变相的保护了所有茅台经销商的利润,导致了价格不断缓慢地升高,品牌越做越高端。 4、五粮液的关键价格策略失误 2013年,也就是白酒在政策指导下最困难的一年,五粮液采取了涨价的方式,试图提升所有渠道的信心。 但整个市场对于涨价并不买账,于是五粮液新的批次出现了价格的下调。 这个价格的一涨一跌,对于经销商和市场消费者无疑都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也就是从2013年起,五粮液在营收层面也再没有追上茅台,并且越来越远。五粮液未来会不会再次超越茅台? 世事没有绝对。 五粮液超越茅台或许只需要一个正确的决定,或者茅台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 所以不论是五粮液还是茅台,最近几年都非常的小心谨慎。 2016-2025年,是白酒行业健康发展的10年。 但是高端白酒具有稀缺性,品牌壁垒较高,一般的白酒品牌很难进入。 目前的高端白酒市场,主要以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为代表,外加少量的梦之蓝、酒鬼酒等,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占据半壁江山,销量占比达到51%。 五粮液紧随其后,销量占比为 36%。 国窖1573占据11%的份额,其他高端酒品牌瓜分剩下的2%市场。 五粮液超越茅台最大的机遇在于茅台本身的产能是受限的,而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增速很快。 也就是说,茅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升了茅台的价格,另一方面会让更多客户转向购买五粮液。 茅台和五粮液虽说一个是酱香型一个是浓香型,但从历史长河对于白酒的认可度来说,五粮液丝毫不比茅台差,或者从某些角度来品酒,五粮液的口感比起茅台还略胜一筹。 茅台的涨价是供需决定的,很大一部分利润被经销商给占据,五粮液的涨价却不明显,当市场上因为茅台的供不应求和价格过高而选择五粮液之后,五粮液可能会重新占据主动权,到时候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可在那之前,五粮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自己的品牌管理,经销商的管理,以及酒的品质管理都需要加强。 如果五粮液从营收和净利润等各方面都反超茅台的时候,五粮液的市值也一定会超越茅台,重新夺回白酒第一的宝座。 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兼酒客,对于五粮液和茅台都是非常认可的,对于两家上市公司未来的前途都非常看好。 如果非要选择其中一家上市公司去持有的话,我会选择五粮液。 如果大家有仔细研究五粮液和茅台最近三年的营收增长情况,就会发现五粮液最近3年的增速是略高于茅台的。 不过每年喝白酒的机会其实不多,所以如果要喝,选择茅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这个问题,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我来给你分析一下我的看法,自从15年股灾之后,市场进入了大熊市,然而白酒板块却一枝独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贵州茅台成了群龙之首,成为市场当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从而带动了其它白酒纷纷上涨,在大熊市中走出了独立行情的大牛市,5倍,10倍的大牛股比比皆是,让很多股民赞叹不已,后悔莫及!到目前为止,白酒板块已涨幅巨大,但很多人依然还是非常青睐白酒,并且把白酒进行排名轮次,认为贵州茅台是老大,那么五粮液就是老二,古井贡酒是老三,山西汾酒是老四,泸州老窖是老五,洋河股份是老六,依次排对入座。那么五粮液会是下一个茅台吗?可以说有很多股民都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认为会是,对此我反而认为不一定是,因为该涨的已经涨过了,估值已经都达到了顶峰,两三年前是机会,现在可能就不是了,因为机会只留给了那些先知先觉的人,而那些后知后觉的人只会成为炮灰,所以道理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