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氏
《路史》:
共工氏,义氏之代侯者也,是曰康回。髦身朱发,狠明德,任智自神。太昊氏没,俶乱天常,窃保冀方。抢攘为杰,于是左概介丘,右矕终隆,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寇剧于诸侯,虐弱以逞。
爰以浮游为卿,自谓水德,故为水纪官师,制度皆以水名。盖乘时起,而失其纪,是以后世不得议其世也。方其君国也,专以财利贸兴有,亡其取之也。水处十七而陆处十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而用不匮。
迨其跋户,更复虐取,任刑以逞,人不堪命,于是立兵仗、聚亡义,以奸天宪。专任浮游,自圣其智,以为亡可臣者。故官圹而国日乱,民亡所附,贤亡所从。
尚虞盏乐淫,失其身,犹欲凭怒傃其悍,塞墉防百川,隳高闉卑,率方舆而潮陷之。行违皇干诸福,弗畀疾荐作,而菑屡臻。女娲氏戮之,共工氏以亡。十有五载,落,有子不才,终死为厉。
《管子》曰: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左传》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又曰: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国语》曰: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又曰: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尚书》曰: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山海经》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又曰:有禹攻共工国山。
又曰: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列子》曰: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孟子》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
《荀子》曰: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又曰: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
《韩子》曰: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
《楚帛书》曰:共工夸步十日,四时??,?神则闰,四?毋思,百?神风雨,晨祎乱作,乃?日月,以传相?思,有宵有朝,有昼有夕。
《淮南子》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又曰: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把。
又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
又曰: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津,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又曰:放讙兜子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鲧于羽山。
《逸周书》曰:昔有共工自贤,自以无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乱,民无所附,唐氏伐之,共工以亡。
《礼记》曰:共工氏之霸九州岛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岛,故祀以为社。
《神异经》曰: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髪,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顽愚,名曰共工。
《三皇本纪》曰:当其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