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粮,才能度过寒冬
这两天,华为老总任正非的讲话内容几乎刷屏了,许多大V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8月22日下午,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任正非在文内提到,全球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其实,早在任老之前,早就有一些企业在准备寒冬了,例如早在2018年,万科就提出了"活下去 "的口号。
这几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再加上疫情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的日子都并不好过。
在全球经济形势衰退时,企业首先要保证能够活下来,然后才能谈发展,而要保证能够活下来,就需要有充足的现金流作为支撑。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现金流就是血液 ,例如需要拿现金购买生产资料,需要给员工发工资等,如果现金流断裂,公司就会破产,可见现金流的重要性。
一个公司的利润再高,如果没有现金流支撑,也是活不下去的。
正因为现金流比较重要,所以在一个公司的三大财务报表中,其中就包括了现金流量表,专门用于记录公司的现金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
公司的资产包括厂房、机器以及现金等,但在众多资产中,现金的流动性是最高的,使用现金可以随时购买其他资产,从而组织生产。
在经济比较繁荣时,大家可能并没有觉得现金的重要性,可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哪个公司持有的现金多,哪个公司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那些持有现金不足的公司,等不到经济形势好转就被淘汰出局了。
最近读了两遍《活法》这本书,发现稻盛和夫也非常比较注重企业的现金流,他在经营京瓷时,也保留了较高的现金水位,当时一些人劝他拿钱投资不动产。
可是稻盛和夫却认为:
只把土地从左手转到右手就能赚大钱,天下没有那样的好事。就算来钱,那也是不义之财,来得容易去得快。因为我这么想,所以有关投资的建议一概回绝。
后来当泡沫破裂时,稻盛和夫的京瓷却躲过了一场浩劫。
下午在小马宋的文章中看到,在过去,他们有一些客户是可以使用部分股份来换取咨询服务的。 但是从今年开始,业务咨询只收现金 。也就是先保证自己活下来,其他的事再说。
小马宋在文章中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给地主家打工,地主许诺每月给一石米作为工钱。但农民说:我突然有个天才的想法,你能不能第一天给我一粒米,第二天给我两粒,第三天给我四粒。每天翻一倍。 地主心说这不是个傻子吗,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农民也很开心,期待未来巨大的收益。 结果,农民坚持了8天,饿死了。
小马宋讲的这个故事,也充分说明了现金的重要性,什么股权、利润,都没有现金来得实在,现金是已收到的躺在公司账户上的实实在在的资产。
现金流不但对于公司很重要, 对于个人、家庭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你想要全职做自媒体创业,首先你得准备至少两年的支出资金吧。
假如你一个月需要支出1万元,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你得准备24万元才能支撑这两年的支出。
况且在这两年内,你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其它的突发事件,准备的现金更要充足一些。
如果在两年后,自媒体创业收益还不能达到月入1万元,那么很可能就会遇到现金流不足的问题。
假如两年后,自媒体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可是你准备的现金只够一年的开支,那么你的现金支撑不到自媒体收入能覆盖住支出的程度,就已经做不下去了。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大部分普通人来说, 兼职做自媒体还是相对比较稳健的。
例如,你目前的主业月收入为2万元,而月支出为1.5万元,每个月还能结余5千元。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下,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利用起来做自媒体,还是比较可行的。
这样在做自媒体的过程中,你还有主业收入可以覆盖住每个月的开支,每个月不用为收入而发愁,从而可以安心的做自媒体,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
待自媒体创业成功,当靠自媒体每个月的平均收入连续几个月都可以达到几倍于主业收入时,把原来的主业辞掉,从而全职做自媒体也不迟。
总之,无论是公司还是家庭、个人,都要保证要充足的现金流,这样才能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