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爱高考落榜的孩子,告诉他们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2022高考季#
高考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无论结果如何,请心平气和地对待刚刚考完高考的孩子们。如果孩子考得好,请给他一个拥抱。毕竟他们稚嫩的肩膀,也扛过了十多年的月升日落。他们得到的每一分,都浸润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见证了他们日日夜夜起早贪黑全力以赴的拼搏。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也请给他一个拥抱。因为他的压力,并没有比谁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许他已经独自偷偷哭过了。无论结果如何,作为父母请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身边。因为这个时候,他更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人都不是一帆风顺过来的。很多甚至都没有读过正规大学。影视巨星成龙。出生于香港,自幼随父母移居澳洲。由于小时候常常打架闹事,因此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在家,只有小学学历。
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上课时经常问老师一些奇怪的问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只有小学学历。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由于家境的原因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只有初中学历。
马云,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富豪之一,就是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当年其实是高考的落榜生。马云一共参加过3次高考,而且三次都没有达到分数线,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了。第一次高考,马云的数学只考了1分,第二次高考考了19分,到了第三次,马云终于及格了,考了79分。只不过,他依旧离本科线差5分。不过最终,马云还是幸运地考取了杭州师范大学。
比起成绩,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情。那些落榜的孩子,其实他们也很努力,也曾夜以继日披星戴月追赶过,努力过,可满心期待,等来的却是事与愿违。他们需要承受的,是父母的失望,是对自己十年寒窗的无法交代。这个时候,他们会感到自责、内疚、不甘,会找个地方,独自躲起来默默舔舐伤口……。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不要去打扰他。如果可以,为他做一桌饭菜,用无声的关心,去安慰他受伤的灵魂,告诉他:比起你的成绩,爸妈更关心的是你的心情,你的健康。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失败挫折中不断成长,跌跌撞撞,蹒跚向前,但却不会放弃希望。告诉孩子: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是马拉松。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一直站在你的身后,做你永远的港湾。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谁能想到,这个培育出无数个优秀老师,人生几起几落却依然在努力的中年男人,曾经也是个高考的失败者呢?第一次参加高考,俞敏洪的目标是江苏省常熟市地区师专,英语录取线38分,他考了33分;第二次高考,常熟师专英语录取分数是60分,他考了55分。几分之差,命运却是云泥之别,但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未摧毁这个坚强的灵魂。他又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俞敏洪英语取得95分好成绩,五门功课总分387分,终于叩开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次的挫折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的失败也并不代表人生的崩盘。告诉孩子,只有弱者才会倒地哭泣,勇者永远行进在进取的路上。把人生拉长了看,你才会发现高考只是一段旅程,是成长中的一个路牌。高考只是人生的中间站,而并非终点站。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高校升学率为90%左右,本科录取率约为40%。而到了2022年,高考的总人数是1100多万。按照往年的平均录取率,将有690多万名考生无缘本科。父母的使命,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拼搏,当事与愿违之时,教会他们学会承受。当他有明确的目标时,我们为他插上翅膀,送他直上青云;当他迷茫困顿时,我们为他加油打气,让他在人生路上迎难而上,越过道道沟壑,一直向前。好的父母,不攀比、不强求,而是温柔坚定,永远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无论结果怎样,请给予孩子最温暖的拥抱和最深情的祝福。不管结果如何,请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愿我们的孩子,无论成功与否,都活得自由自在,开心健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我的观点你觉得赞同,请关注并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