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军人,却从小学开始喜欢穿女装、上女厕,因此屡遭校园霸凌。 他出身高干家庭,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进行了变性手术,成为中国首位变性人。 因不堪忍受世人指点,她南下打工,隐瞒身份嫁给香港老板,而丈夫至死都不愿揭穿。 她就是被称为"变性皇后"的张克莎。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变成了女人?几十年来遭人冷眼和非议,她又是否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如今,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图1遭遇勒索 1990年的一天,一位身姿曼妙的女人,正走在去上班的路上,这时,一个陌生女人突然截住了她的去路。 陌生女人自称陈红利(化名),直接说道: "我知道你叫张克莎,是长沙人,我也知道你的身世,你要是不想让别人和你丈夫知道你是变性人,得给我些‘保密费’,我会保守秘密的。" 原来,这个被拦下的女人,正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变性手术,改变性别的张克莎。 此时她已隐瞒身份,嫁给一位香港老板多年,生活平静幸福。 她实在不忍心将这份得之不易的宁静打破,于是她妥协了。 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陈红利越来越不满足,频繁地向她敲诈勒索。 张克莎没有想到,自己已经离开了家乡,跑到了香港,为什么还有人不放过她?世人眼里真就容不下她吗? 图2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七年前"重生"的画面,又浮现在了眼前。突破阻碍,终于成功变性 1982年年底,此时的张克莎还是张克沙。 他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同性恋的论文,是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史研究室阮芳赋先生的文章。 他马上就给阮芳赋先生写了信,写明了自己这二十年来所有的遭遇和经历,希望能够帮他完成变性手术。 很快,张克沙就收到了回信,给了他变性的希望。 1983年的1月,他决定去北京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术前检查。 但同时,四面八方也传来了不理解、劝他放弃的声音。 张克沙的五哥就是其中一个,他觉得这件事太丢人了。 在八十年初的中国,哪里有这样的事情。 图3 像这种男扮女装,认为自己是女性的人,都会被认为是思想道德有问题,甚至会被当作流氓抓起来。 即使外界传来各种难听的声音,家人也反对,也阻挡不了张克沙变性的决心。 但是,当时国内并没有变性手术的先例,要做这个手术,恐怕要获得有关高级部门的批准。 在北京三院阮芳赋教授,和整形科王大玫教授的同情和帮助下,最终获得了批准。 1983年的1月10日,在北京第三附属医院,由王大玫教授主刀,中国第一例变形手术秘密而紧张地进行着。 十二个小时后,中国的第一个变性人诞生了,21岁的张克沙终于成为了张克莎。 那么,她为什么不顾一切,也要做变性手术成为女人呢? 这就不得不从她小时候的经历说起了。 图4幼时影响 张克莎,原名张克沙,1962年出生于大连。 父亲张书祥,是一个参加过革命的老红军。 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师长,参加过塔山阻击战,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后来,张书祥将军的身体不太好,便申请了离职休养。 只有三岁的张克沙跟着父母,来到了长沙市郊的一个干休所,开始在这里生活。 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五个哥哥,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父母最宠爱的一个孩子。 虽然是高干家庭,但家里的经济情况并不富裕,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通常也都是给家里最小的孩子继续穿。 张克沙每次都对姐姐的衣服喜欢的不得了,哥哥留的旧衣服则是看都不看。 图5 他还经常把床单披在身上,头上戴着妈妈的纱巾,做出各种小女孩儿样子的娇媚状态,引得父母和哥哥姐姐们开心大笑。 三四岁的年龄,别的小男孩都是向爸爸妈妈,撒泼打滚的要小汽车、要玩具手枪、在外面疯跑到天黑才回家。 张克沙只要洋娃娃、和别的小女孩一起跳橡皮筋、在家里给布娃娃做衣服。 由于皮肤长得白,五官清秀可爱,出门也是穿着漂亮的花衣服,邻居们总是笑着对他说: "哟,这是谁家的小姑娘啊,怎么长得这么漂亮呢?" 渐渐地,在张克沙的心中,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女孩子。 小时候的张克沙就能歌善舞,上学的时候,一直都是学校文艺活动的"顶梁柱"。在当时的几个学校之间也是小有名气。 图6 青春期时,张克沙不仅没有像别的男孩一样变声,开始长胡子等。 反而皮肤更加白皙透亮,声音也还是之前尖细的样子,并没有明显的一些男性特征变化。被迫休学 上了高中以后,张克沙开始学会了化妆,慢慢地留起了长发,甚至还会烫头发。 他这里省一点吃饭的钱,那里省一点坐车的钱,省下来的钱他就会买一些好看的布料,自己做成带有女性特点的时髦衣服。 张克沙还主动远离了所有的男生群体,不管是下课还是放学,他都和女孩子们呆在一块。 就连上厕所,他也是等到没人的时候去女厕所,或者干脆憋着直到放学回家。 渐渐地,班里的一些男生注意到了张克沙的一些"反常"行为。 图7 其中有几个捣蛋的男孩开始带头欺负他,用各种难听的话骂他。 说他明明是男孩子,怎么穿裙子,还去女厕所,他们称张克沙为"怪胎"。 学校的学生们开始排挤孤立张克沙,不论他是在食堂还是安静地走在校园里,都会感到从身边传来异样的目光。 甚至有人直接走到他面前大声说:"你是男的女的啊,你现在看起来就是不男不女,变态吧。" 说完还和周围的人一起大笑起来。 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快就传到了老师的耳朵里。 老师找来张克沙的父母,说张克沙是不是精神或者生理有问题,说话、走路、就连平常的样子都像个女孩,不然带他到医院去看看吧。 当时只有十六岁的张克沙心里遭到了严重的创伤。 图8 他不明白,自己并没有招惹谁,也没有让谁受到伤害,为什么周围的人要这样对他。 张克沙的父母一边心疼他,一边又担心他这样的精神状况会出现什么不测。 于是,在1978年,张克沙从学校休学,住进了和父亲同一家医院养病。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的人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遇美好初恋,开始崎岖变性路 在医院养病的时候,张克沙遇见了一个男孩。 走廊上匆忙的四目对视,就在这两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心底种下了火花。 因为男孩的父亲在这家医院治疗,男孩也就一直在医院呆着。 听说了关于张克沙的事情之后,他不但没有排斥,还主动向张克沙说话。 两个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图9 很快,男孩就向张克沙表明了自己的爱恋,张克沙对于面前这个不仅没有排斥自己,而且还喜欢自己的男孩也是充满了爱意。 男孩对张克沙说道: "国际上已经有了变性手术,通过手术你可以变成真正的女性。我要考医学院,别人都不会,也不敢做这个手术,我要亲自给你做变性手术"。 如此惊世骇俗的话,张克沙还是第一次听到。 其他人觉得他把自己当做女孩子,是"变态",是"怪胎",只有面前的这个男孩认为他有机会、有可能可以变成女孩子。 后来,男孩在家里人的要求下参军了。 临走前,男孩还送了张克沙一支口红,这也是对张克沙转变身份的一个肯定。 他对张克沙说,"我期待你真正变成女人的那一天,到时候,我会堂堂正正地娶你。" 图10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是生死诀别。 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男孩不幸在战场战死。 男孩是他的初恋,更是他唯一的亲密好友。 张克沙听到消息后,痛不欲生,几度昏厥过去,精神也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这段痛苦的日子里,张克沙想到了一个计划。 既然男孩不在了,他干脆也去当兵吧,他想为男孩报仇,也想在部队医院里完成这个手术。选择从军 同年的12月4号,张克沙穿上军装,踏往了军营的道路。 在军营里,张克沙虽然是和男兵们一起同吃同睡。 但他会最后一个去洗澡,趁没有人的时候偷偷去上厕所。 新兵期过后,张克沙被分到了广州军区总医院服役。 在医院的这很长一段时间,他开始寻找各种关于变性手术的信息和资料。 图11 当时这些资料都是国外的,因为国内还没有变性手术的案例。 张克沙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只知道可以先服用一些雌性激素促进自己的女性化。 抑制不住想要真正变成女人的冲动,他通过医院的朋友,悄悄的给自己注射了大量的雌性荷尔蒙。 逐渐,他发现自己有了一些女性特征。 胡须渐渐没有了,声音还是像之前那样细,也没有变粗,喉结也变得扁平了,这让张克沙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 1982年的2月,张克沙退伍回家。 而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个留着披肩长发,穿着女性服装的人了。 到退伍办去办理手续的时候,张克沙坚持自己的性别是女,退伍办的人不肯收他,还直言说: "送过去的时候明明是个男的,回来了怎么变成了个女的,这户口上不了。" 图12 上不了户口,找工作的时候人家就不要他。 没有工作没有粮票没有经济来源,接下来该如何生活?南下打工,遇香港老板求婚 张克沙没有犹豫,直接以女性的身份,一个人了去了广东东莞,在一家外资工厂成为了"女工"。 他心里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定:我要拼命赚钱,拼命的节省,把省下来的钱拿去做手术。 张克沙生活在一群打工妹中,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压力,反而觉得如鱼得水。 他可以深刻体会到女性真实生活的一面,他觉的很自在。 张克沙在这群打工妹中也是显得很耀眼,一米七六的修长身材,皮肤细腻,长得乖巧老实,说起话来也是文质彬彬, 根本没有人发现他的真面目,甚至收到了很多男性的注视。 图13 这其中最强烈的目光,来自工厂的老板肖先生(化名)。 肖先生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香港男人,精明能干,不但喜欢上了张克沙,最后还向他求了婚。 但张克沙对于这个比他大了三十多岁的男人,并没有什么感觉。 他也怕暴露自己原本的身份,便一直对这个老板不冷不热。 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是文开头提到的,张克沙通过手术终于变成了女人。 当二十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后,她真的快乐吗?"重生"后遭尽嘲讽 1983年,在张克沙做完手术恢复了半个多月后,他的家人来接他。 他的母亲更是激动的抱着他哭。 而这时候的五哥,已经完全接受了面前的这个妹妹,以前看着多少有点别扭,现在没有任何一点不顺眼的地方。 图14 对于张克沙来说,内心和外表终于达成了一致,每天还能和父母呆在一块,这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身体彻底恢复后,张克沙以女性的身份成功报上了户口。 他还把自己的沙字改成了莎,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 就在她觉得自己终于是一个"正常人"了的时候,却遭来了更多人的非议。 1983年年底,张克莎被分配到长沙市名气最大的友谊商店,当售货员。 在她上班的第一天,她的事就已经传遍了,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整个商店人挤人热闹的很,尤其是在她的柜台前。 她像一个外来的新型商品一样,供大家观看,讨论。 人们还会故意到她的柜台前买东西。 也不是真的想买东西,而是想听她说话的声音,看看这个变性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图15 对她指指点点,说她是怪物。 张克莎受尽了周围人的冷眼和奚落。 就在这时,一个叫陈平(化名)的男人对她一见钟情。 陈平长得高高壮壮,皮肤不白,也知道她的经历,但毫不在乎。 无论刮风下雨,陈平每天都会骑着摩托车去接张克莎下班,第二天早上再去送她上班,细心周到。 两个人很快坠入了爱河。 随着感情越来越深厚,转眼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可这时,一个女人找到了张克莎,还说出了一番话迫使她离开陈平。 这个女人就是陈平的母亲,陈母对张克莎说,自己家就陈平这一个儿子,你虽然做了手术,但并不能生育,所以我们无论如何是不同意的。 最后,陈母竟然还以死相逼要她离开自己的儿子。 图16 张克莎一边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一方面又受到爱人母亲的相逼。 她想去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不会再因性别而受到指点,她只想像普通女人那样正常生活。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逃离。 那么,换一个地方生活一切就会好起来吗?远走他乡究竟是幸福的起点还是噩梦的开始?远嫁香港,再入深渊 1984年,张克莎又回到了那个让她觉得很自在的地方——之前在广州打工的外资工厂。 这次,她直接找到了曾经向她求婚的香港老板,表明可以立即结婚,但结婚后要一起去香港生活。 肖先生没有多问,同年就办理了结婚手续。 之后两个人一起去了香港。 1985年,两个人在香港定居。肖先生像一个老父亲一样,给予了张克莎无微不至的关怀。 图17 他也从不过问张克莎的过去,张克莎并没有向丈夫说明她的变性人身份,她也不管丈夫究竟知道不知道。 因为她心里清楚,尽管丈夫对她细心周到,可她并不爱这个男人,只是把这个男人,这个家当作了"避风港"。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是个变性人,更没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她觉得,生活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结婚了,但张克莎并不想待在家里当家庭主妇。 她做过夜总会的舞女,也做过时装模特。 最后,她成为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凭着出众的能力,业绩突出,很快被提升为了部门经理。 在这里,她找到了一个女性在社会上立足的自尊和自信。 然而,这样平静的生活还没有维持多久,文章开头提到的陈红利,把她推向了又一个深渊。 图18 张克莎长期以来苦心积赞的心血,被这个女人一点一点的榨光,前前后后被这个女人敲诈了将近30万元港币。 她实在是受不了了,难道成为女人,她要用一生的不幸来作为代价吗? 为了躲避这个女人的勒索,为了摆脱这个噩梦,她再一次逃走了。 这一次,她又能往哪去呢?再次离开,噩耗相继传来 1995年,她对丈夫说要创业,便告别了丈夫,独自一人来到了台湾,开始从头打拼,最后还开了一家餐馆。 在张克莎35岁的时候,她还参加了选美大赛,并入围了决赛,使她在宝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时,张克莎遇见了阿豪(化名),一个贩卖军火的黑道大哥。 阿豪比她小十岁,童年时父母就不在了,现在也没有一个亲人。 图19 阿豪不幸的童年遭遇,让张克莎对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情。 不久,阿豪就成了她的情人,两人也很快同居。 在外面,她是阿豪的女朋友,也可以是阿豪的太太。 在家里,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她是阿豪的姐姐,也是她的妈妈。 从吃什么到穿什么,都是她来负责,阿豪非常信任她,把她当作是自己唯一的亲人。 然而,这段恋情注定没有结果。 在一次犯案逃亡中,张克莎极力劝阻阿豪,希望他能够主动自首,接受审判,之后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阿豪听从了她的建议,最终被判刑入狱。她又孤身一人了。 她常常会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和体弱多病的丈夫,觉得自己亏欠他们太多了。 图20 2002年2月,丈夫肖先生因心脏病去世了。 张克莎急忙赶回去,但也没能见到丈夫的最后一面。 在收拾遗物的时候,她在丈夫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份1988年的报纸。 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丈夫早就知道她变性的事情。 只不过为了保护她的自尊,不让她再次因为这个身份受到伤害,而选择了装作不知道。 对于丈夫肖先生,张克莎说: "我们之间虽然谈不上爱情,但还是有感情的。我真的很感激他,在我走投无路时,是他收留了我。" 看着桌子上放着的她和肖先生的结婚照,还有手里的这份报纸,张克莎不禁痛哭起来。 同年10月份,最疼爱张克莎的母亲也去世了。 接连收到两个亲人去世的消息,张克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悲伤。 她决定回家了。 图21后续 2003年,张克莎结束了在台湾所有的生意,回到了长沙。她说,我的生意虽然还不错,但我内心一直无法安静下来。 路上迎面走来一个人,我都在想他会不会勒索我,揭露我的身世。 我不想再逃避了,我决定把这几十年来发生的事情公布与众,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了。 最后,她选择了出书。 也就是这一年,她出版了自己的自传《女人梦》。 她写下自己多年来的辛酸与苦楚,更希望能为变性人赢得一份尊重和理解。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张克莎就敢于直面内心,冲破世俗的枷锁,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变性人。 即使放到现在,她也是勇敢的。 可能仍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这种选择,可以不理解,但不能随便诋毁、嘲讽任何一个人。 图22 如今的张克莎已经年近花甲了,虽然"变性人"这个身份曾经让她遭受了很多冷眼和伤害,但她自己从未后悔迈出这一步。 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于直面血淋淋的现实,她有逃避过,但她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