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相信大家在钓鱼岛事件发生时期都在新闻里听过这样一句话"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但是,这句话有什么历史依据呢?日本为何可以恬不知耻地在钓鱼岛事件做文章呢?为何美国支持日本强占钓鱼岛?这一切要回到1879年,被日本所吞并的这个国家。
1879年被日本所吞并的国家叫琉球国。 琉球国,在明清时期,琉球一直都是我国的藩属国,琉球国王都需要得到明朝或者清朝皇帝的册封,并且每年进行朝贡,甚至在明朝,有许多琉球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
琉球国位于中国钓鱼岛东侧,日本南侧。琉球国的许多重要建筑都是面向西方,因为中国在琉球国的西方。
众所周知,中国在明清时期就曾有过抗倭行动,可见日本的狼子野心,更不用提离日本更近的琉球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倭寇就已侵略琉球。琉球国王在此次侵略战争中被日本俘虏,无奈只能承认琉球为日本的藩属国,并且割让一部分的国土给日本,这一时期,琉球国成为了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藩属国。但是因为当时明朝军事实力雄厚,并且琉球群岛距离中国大陆很近,日本也不敢直接将琉球群岛占为己有。
直到19世纪,清政府已经自顾不暇,无法再维护藩属国的利益。日本堂而皇之地到琉球国宣布以后琉球国禁止向清政府朝贡,禁止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但是,琉球国对此事非常不满,希望继续保持琉球国的政体和独立。然而,迫于日本的军事实力,琉球国只能在国际社会寻求帮助,日本害怕琉球事件演变成国际性事件,加速吞并琉球国,于1879年灭亡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虽然被日本人吞并,变成了日本的一个县,但是日本人却并没有把琉球人当作自家人。二战时期,日本将要战败,当时日本军人奉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政策,在琉球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屠杀人数达到了26万多人,仅次于南京大屠杀。最初,日本军人把琉球人赶到一块,用机关枪扫射,或者用手榴弹炸死。到了后面,为了节省弹药,居然让平民使用菜刀杀害至亲,然后自杀。
1945年,日本投降,投降书中明确表示日本无条件将台湾,澎湖列岛及其周围岛屿归还给中华民国。而美国擅自将琉球群岛和台湾周围岛屿的钓鱼岛纳入管辖范围。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非法将钓鱼岛和琉球群岛‘’归还‘’日本。日本强占钓鱼岛的理由是钓鱼岛属于琉球群岛,琉球在1879年就被日本吞并,所以钓鱼岛理应属于他们。
首先,美国归还‘’琉球群岛‘’给日本的行为本身就非常矛盾,日本作为二战时期的侵略国家,琉球国覆灭是日本侵略的结果,如果美国将其‘’归还‘’于日本,岂非与自己二战时期的反法西斯战争相违背。
其次,日本认为钓鱼岛曾经属于琉球国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不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钓鱼岛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属于台湾周边岛屿。因为琉球国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因此明清时期,皇帝都会派遣官员出使琉球国,途中都会经过钓鱼岛,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
目前,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历史文献来自于中国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该书现藏于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顺风相送》记载了明朝官员下西洋的航行路线以及途径岛屿,其中明确钓鱼岛以及钓鱼岛周边岛屿的名称。
《顺风相送》
1534年,陈侃受命出使琉球国,撰写了《使琉球录》,书中记载"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 这表明,在明朝时期,钓鱼屿(即钓鱼岛)不属于琉球国,而是属于明朝,直到古米山才进入琉球国境内。
《使琉球录》
清朝康熙年间,汪楫奉命前往琉球册封琉球国王,汪楫撰写了《使琉球杂录》,该书记载"乙卯针四更船彭佳山,单卯针十更船取钓鱼屿,又用乙卯针四更船取黄尾屿,又用单卯针五更船取赤屿,用单卯针五更船取枯米山,又乙卯针六更船取马齿山直到琉球。" "无何,遂至赤屿,未见黄尾屿也。薄暮过郊〔或作沟〕……问‘郊’之义何取,曰:中外之界也。" 文中"郊"在福建方言中和沟同音,该段文字表明在 清朝康熙年间,船夫都知道琉球海沟是中国与外国的边界。
《使琉球杂录》
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都证明,在明清时期,钓鱼岛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这与日本的琉球归属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因此,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不可辩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