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五日游之第三天(7月14日):大九湖景区 高山湿地大九湖,又名九湖坪、高山平原,位于神农架九湖乡与川、渝交汇处,有"一脚踏三省六县之说"。这里是神农架山脉西端的起点,由大巴山东延余脉组成亚高山盆地地貌。盆地底部海拔1730米,最高峰达2800米,湖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地无三尺平,抬头见高山"。自然风光怡人的大九湖,是神农架林区西北部一块倍受世人关注的神秘宝地。 2006年9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迄今为止批准的第一个亚高山湿地公园,也是我国唯一远离城市的国家自然湿地公园。荣登"中国最美湿地公园"的榜首。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一马平川,一条玉带似的小溪串起九个湖泊,"大九湖"因此得名。一片岩溶盆地的大九湖,以发育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为特色,不仅享有"高山平原"的美誉,还被称为湖北的"呼伦贝尔"、"神农江南"。 昨晚观日落,一号湖边有一导图,细仔观看算是对景区有了一些了解,也为今日的行程作了一番设计! 大九湖由9个湖组成,以距景区主大门的远近用1-9进行编号,同时还在编号之外各取了一个雅号。一号湖名天籁,二号湖名天问,三号湖名天语,四号湖名地缘,五号湖名地脉,六号湖名地神,七号湖名人和,八号湖名人道,九号湖名人寿。不过雅号与湖之特点并无关联,很难让人记住,还是编号更直观,更易于识记! 晨4:30,房主用车将我们送到五、六号湖畔。一路上有圆圆的明月相伴,不想到湖边时,月亮却被湖畔的高山挡住了。天还未亮,静静的湖畔只有我们两人。等了一会儿又开来了一辆小车,车上下来2个人,拿着大包。原来是一对来自武汉,爱好摄影的老夫妻,包中装的是摄影器材,一人一套,各拍各的。 明月落山 霞光初升 大九湖晨曦 又过了一会,天光放亮,雾由六号湖后的山间升起,逐渐向六号湖推进。等到六号湖被全部覆盖后又越过小马路向五号湖推进!我们在五、六号湖间来回跑,为的是尽可能不放过任何瞬间变幻的美景。 太阳初升,光影变幻,各种色彩在云雾中穿越。而此刻,晨雾时浓时淡,时升时降。远山近水时而如真实的存在,时而飘渺如仙境! 大九湖晨曦 大九湖晨曦 大九湖晨曦 大九湖晨曦 "抓拍"晨曦的大九湖 大九湖晨曦 大九湖晨曦 阳光升起 晨曦的大九湖 天越来越亮,雾的浓淡与方位仍在不断变化,眼前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间词汇变得苍白无力! 我们不停地转变方位,不停地拍,感觉用手机拍出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绝美的大片,但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留住这美丽奇景之一二! 6时许,天渐亮,雾渐收,太阳从山间升起。这时,景区的大巴载着第一批游客到了,人一下了多了起来,镜头里便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美景了!后来问了一位游客,他说5时去景区换乘处排队购票,乘的就是第一辆车。很遗憾,他们来时,晨雾基本散了,只能薄雾与初升的太阳打个照面。 大批游客观大九湖 大九湖晨曦 大九湖晨曦 游客在大九湖 快乐的游客 云雾散去 天光大亮,云雾散尽,我们开始沿着五号湖畔的步道向四号湖方向走。远处的山光水影,近处的草树花果,湖中的蓝天白云,一切沉静如画,让人迷醉。不多时便来到了三、四号湖的交界处,我们在此乘坐景区的无轨小火车(景区内的旅游车外观像火车,故名)至落水孔站下车。这里有七、八、九号3个湖。由八号湖入,再游九号湖,形成一个环路,最终仍由入口出。九号湖面积最大,湖旁有2处地方,一处与汉水有关,据说这里的水由暗道汇入汉江;另一处即落水孔,据说洞中之水最终由暗道汇入另一条江。 山、水、云、树交响曲 "网" 云在水中 观景 大九湖一景 入景区不远,路分两条。据车上的导游介绍:走全程的向左,走半程的向右。我们不愿错过任何美景,于是向左。这里通向一座小山,山顶设有观景台,是观大九湖全景的佳处。 小山观景台俯视大九湖 小山的另侧是大片草泽,绿草中只有零星的几棵树,其中较大且很苍古的一棵标明"湖北海棠"。海棠,应是一棵花树,只是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无法得见她最美的容颜。沿堤行,却于不经意间在树叶子上发现了一圈整齐的泥印。细观,所有的树叶上都有,于是有了一个结论:不久前这里曾发过一次大洪水,水涨至此,将这一整片区域都淹了!而且,涨水后就再未下过雨,否则泥印子早就被雨水洗干净了。正说着,迎面走来一位巡视的保安,我们于是指着树叶上的泥印问:这里涨过水了?保安答:是。再问何时?答曰:不过20天前!如此大水,这么短的时间便会消失无踪?看来这里的漏水能力实在是了得!一边往前走,心里一边犯嘀咕!这时,前方出现一块水泥碑,细读碑文,所有的疑惑,瞬间有了答案! 白色为大水退后分界线 碑名"水分江汉",碑记曰: 神农架是湖北境内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自然界中,分水岭多是山岭、高原,但在大九湖,分水岭却以湖泊这种特殊的形式出现。 大九湖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雨量充沛,且年内分配比较均匀,蒸发小,湿度大,年降雨量2200毫米,年径流量1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27平方里。 水分汉江 草甸 "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而大九湖的水却同时汇入了两条江河。南面,水流通过山脚下的溶洞暗河与大宁河汇流注入长江:北面,水流通过落水孔和地下暗河汇入堵河,注入汉江。 "大九湖与汉江一同奔腾,与长江一起扬波。" 过水泥碑后,堤路变成了步游道,道两旁,青草、绿树、杂花争妍。过唐代古墓不远有一棵高大的古树,取名"枯木逢春"。这是一棵名为锐齿槲栎的树,又名青冈栎,树龄1300余年,被当地人誉为"神树"。相传,公元690年,唐中宗皇帝李显秘密来此处检阅军事,得到广大士兵、百姓的衷心拥戴。李显见大家誓死相随,十分感动,亲手植下此树,以示"顺木之天而致其性"(意指管理百姓要顺乎民意,只有"养民"才能治国)。大约200年前,树遭雷击,树皮烧焦,树干大部分枯死。不料,大约100年前,枯死的村又神奇复活了。而今,树干大靠小,藤缠树,人称此样貌正体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的人间美德。于是百姓为它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枯木逢春",现已而成为大九湖腾飞的吉兆。 距枯木逢春不远有棵体量不大的树,因树形优美而得名美人树,也是大九湖的奇树之一。 唐代古墓 枯木逢春 美人树 上水源(落水孔)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池子,因低于九号湖湖面,湖水不断泄入。只是水在池中不停地打转,却是怎么也注不满池。不仅注不满,连池中的水面也不见上升。这里通向地下暗河,在地下流过一段后再出露地表形成堵河! 落水孔(又称堵河源) 九号湖面积较大,沿湖设有步道,最终通向八号湖。八、九号湖二者间仅隔一条步道,比之五、六号湖还要亲密!这样看来,五六号湖与八九号湖本是一湖,前者筑路为了交通,后者架木栈道为了观光! 大九湖九号湖 九号湖一景 站在8、9号湖间望8号湖 大九湖一景 说是有七、八、九号3个湖,但转了一大圈也未见到七号湖。按照八、九号湖的排布看,七号湖应在马场后面。细看景区导图,果然如此。不过,我们最终没有找到通往七号湖的路。 再上车来到终点站鹿苑。这里是一处露天养鹿场,较大的坡地上散养着大小梅花鹿,花10元钱购买一袋鹿食(玉米)便可以入围栏内与鹿亲密接触,否则便只能隔着围栏远观。 我们对喂鹿不感兴趣,看了一会热闹便出来了。乘小火车来到刚才的上车处,继续转湖,走完刚才没有走完的步游道。由三号湖到二号湖,游罢二号湖畔的天鹅苑便乘车返回了。 房主帮我们联系了明天早上去木鱼镇的车,每人100元,我们便决定在一号湖畔再住一晚。 吃罢晚饭再次来到一号湖畔,已是傍晚时分,太阳正在下行,天空泛着蓝紫色。随着太阳的继续沉落,天变得越来越红,最终连云彩也被映红。天空、远山、湖面亦真亦幻,色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此刻,"绚烂"一词已无法承载它的美! 1号湖的晚霞 大九湖的晚霞 灯光初现大九湖1号湖 尽管日落远没有达到红霞满天的境地,但较昨晚已经很美了。得见如此落日,多在湖区住一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