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和女儿说,别让你的刀子嘴,毁掉孩子的一生
"人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但是男女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虽说现在人人崇尚男女平等,多数人也将这种理念付诸行动,但是,仍旧免不了有些传统理念的父母无法完全实现男女平等,在对待女儿的时候,总是不经意的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行。
在上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小舒,她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非常棒的, 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全校第一 ,当时我就觉得小舒绝对是上清华北大的料,能够拥有这样的一个朋友,我真的非常高兴,毕竟她平时也能够帮我补习补习功课啥的。
我曾无数次地想过,我要能学习这么好,那肯定是全家人的荣耀。但是,令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发现小舒的 情绪非常不对 ,结果一问才知道, 原来小舒的父母为小舒争取到一个师范学校的保送名额。
要知道,小舒的理想可是清北,她的成绩也完全有一拼之力,很大几率能够考上清北,但是她的父母却给她选了一所师范,这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咋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非常好奇,为什么她的父母会这么做,于是就问起原因。结果小舒给了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因: 保送师范免费上。
就 因为学费问题,就让小舒白白失去了上清北的机会? 这种理由我自然不信。
为了避免我的好朋友就此葬送自己的理想,葬送美好的前途,我还专门找到老师询问这件事,而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
原来,小舒的家里一共有 三个孩子, 老大老二都是哥哥,只有小舒一个是妹妹。
两个哥哥都已经上了大学,但是家里经济情况比较拮据,为了能够更好的供两个哥哥上学,小舒的父母就决定让小舒上一个 免费的大学,省下钱来供两个哥哥上大学。
并且小舒的妈妈还说了一句合法但是不合常理的话:"你是个女孩,和男孩不一样,我只负责养你到18岁。"
不甘的我,就奋力地召集同学和朋友对小舒实施帮助,而小舒也因为妈妈的话,而感到心寒,从那时起就开始不向家里要一分钱,甚至能不回家就不回家,过起了基本独立的生活。
我知道,一向乖巧的小舒,这时候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妈妈的话太伤女儿的心了。
这些话烂在肚子里,也不要和女儿说,你的刀子嘴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存在性别歧视的话
小舒最终决定独立生活,其实就是因为妈妈说的那句话,存在太强的性别歧视性。
另外,妈妈那种将家里的钱都用在两个儿子身上,却为了省钱而不顾女儿前途的行为,也让小舒十分的伤心。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和女儿说那些存在性别歧视的话。一是避免女儿的心理环境出现问题,二是避免女儿同样滋生重男轻女的思想。
比如,父母要尽量少对女儿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省下钱给哥哥上学"、"一个女孩子上什么大学"、"女孩子和男孩子比什么"、"女孩就不要那么强势"、"女孩就应该多做点家务"等等。
●暗含"女儿不是自家人"的话
我以前在村儿里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用这些话说自己的女儿"女大不中留"、"终究是人家的人"、"养了十几年白养了"、"结婚后还不是去跟人家过"等等。
确实,女孩长大结婚之后,将会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届时肯定会离开养育自己的家庭。
不过,这并不能够代表女孩不是自家人,因为女儿 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与自己的父母仍有直系关系,且肩负养老责任。
而从生物方面来看,女儿无论什么时候身上带的都是家族的血脉,永远无法成为"别家人"。
所以,父母就不要老说这类话了,其实很多女儿之所以结婚之后和亲生父母不亲,就是因为听了太多这样的话,最终自己想亲近都没办法亲近了。
●含有粗糙、暴力因素的话
相比儿子来说,女儿是非常感性的,所以对于父母的言行会看得很重,甚至会根据父母的表情来揣摩父母的情绪、心思等等。
如果父母经常喜欢使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来教育女儿,那么女儿就可能会衍生出很多不好的想法,受到不好的影响等等。
比如一位女孩经常做作业很慢,她的妈妈动不动就责骂她,让女孩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感觉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包容,从而错误联想到很可能是妈妈不爱自己等原因。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女儿拥有正确的思想,就不能够对女儿使用太过粗暴的言语。
有时候父母看起来只是 轻飘飘的一句话 ,都可能刺伤孩子的心,因为在孩子心中,父母说的话就是实话。所以,建议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 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别让你的刀子嘴,毁掉孩子的一生。
要是父母们不知道如何温和、有效地和孩子们进行沟通,推荐大家看看《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这本书。
这本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讲述的是共情问题,让父母们能够体会到孩子的真实想法与情感。
第二部分: 讲的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让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修身养性",建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状态。
第三部分: 注重与亲子关系的维护与正确的沟通,让父母们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书中包含了很多生活中的 教育场景,以及对孩子的心理分析、错误的教育方式分析、正确的教育话术建议 ,还有很多育儿案例的思考,让父母 随用随拿,拿来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比如父母看到孩子考试成绩差的时候,就会说"你看你成绩那么差,人家考全班第一,你还好意思去踢球?"这样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抱怨,从而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
如果父母能够 换一种方式跟孩子说话,那么效果反而会更好 。
比如书中这样说"踢球是很好的运动,妈妈支持你,但妈妈希望你不要因此而耽误学习。"孩子不仅会静下心来写作业,而且还会做到 学习、踢球两不误 ,同时孩子也不会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就失去了玩的权利。
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每一章节都有父母话术建议,让父母明确自己怎么说是对的,怎么说是错的,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建议家长把它放在床头每天读一读,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被你教育的越来越优秀。
写在最后
家有女儿,有些话真的不能说,不然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家教过程中的语言艺术,积极学习《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中的有用话术,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未来也就会更加美满。#凝妈邀你读好书#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凌晨爸妈推荐】3本非暴力沟通父母话术自驱型成长优质家教书籍 ¥29.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