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召开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近日,四川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省社科院在西南石油大学联合举办2022年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本次报告会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作风,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的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教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李建强受邀参加此次报告会。
经戈主持报告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主持会议指出,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的生动实践。希望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牢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书写奋斗华章。
报告会上,翟婉明院士作了题为"捍卫科学道德,恪守学术规范"主题宣讲报告。李建强副教授作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者"的主题宣讲报告。
翟婉明作报告
翟婉明通过列举国内外违背科学道德的典型案例,向大家阐述了科学道德的深刻内涵及重要性,围绕剽窃、伪造、篡改科研成果等内容讲解了如何界定学术不端,并就如何遵守学术规范提出了"三要""三不准"的科研学习行动要点。翟婉明指出,全省广大师生及科技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要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二要静心笃志,反对浮躁作风;三要严谨治学,恪守学术规范。同时,他告诫大家要恪守学术底线,不准借助"第三方"代写、代投、代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坚决抵制弄虚作假;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署名。"学术诚信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奠基石’,捍卫科学道德是进入科学殿堂的‘护身符’,恪守学术规范是攀登学术高峰的‘安全绳’。"在主题宣讲报告最后,翟婉明用三句简明的话道出了科研的"内核",他希望以此与大家共勉。
李建强作报告
李建强从三个方面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者"进行讲解。第一,科学家精神的提出。科学家精神的首次提出是2019年5月,而且科学家精神的生成体现了理论、实践、政治和文化四个逻辑维度的有机统一。第二,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结合钱三强、邓稼先、南仁东、钟南山等案例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第三,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结合国外对我国科学技术封锁打压的数据和事例,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发展的主动权、把国家的安全与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此,需要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坚持协同攻关的重要法宝,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自立自强奋斗。
在互动环节,翟院士和李建强循循善诱一一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
本次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高年级本科生代表现场观看。宣讲通过四川观察、中国科协"风启学林"主题社区等网络平台,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和相关单位科技工作者全程直播,仅四川观察平台就有276万人观看了报告会。
报告会对引导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在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规范,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努力成为国家、社会与人民所需要的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向好发展。
省教育厅、科技厅、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省科协、西南石油大学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报告会。
参加此次宣讲教育报告会是继今年7月份中物院党校参加四川省科技厅等组织的弘扬科学家精神进院所、校园和园区的"三进"宣讲后,第二次参加省级弘扬科学家建设的宣讲换活动,进一步彰显了中物院党校作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作用,扩大了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