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男子掌掴幼童的事情上了热搜。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细节被爆料了出来。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稍一整理就清楚了大概。 两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争执。 其中一个孩子打伤了鲁某某的儿子。 照片显示,鲁某某的儿子后脑勺有一道血痕。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算是轻伤。 而两个孩子争执的原因,是在幼儿园里抢玩具。 幼儿园的老师随即通知了双方的家长。 打人孩子的妈妈唐某某在接到电话之后。 就通知了家里的老人,让他们带着孩子上门去致歉。 老人还没来得及去道歉,鲁某某夫妇就带着孩子找上了家门。 家里的老人招呼唐某某一家坐下。 唐某某随即对打人的孩子展开批评教育。 在讲道理的过程中,突然重重地打了孩子一巴掌。 坐着的孩子被那一巴掌掀翻在地。 孩子的爷爷见孙子被打,立刻就和鲁某某推搡起来。 鲁某某出言致歉,表明自己没忍住。 孩子的爷爷随即拿起旁边的塑料椅子向鲁某某砸去。 被鲁某某躲开之后,又抄起旁边的木质凳子向鲁某某砸去。 鲁某某反击中推倒了老人,导致到老人腿部骨折。 而被掌掴的孩子经医院验伤后有轻微的软组织挫伤。 测试听力的时候,有些许听力障碍。 家里的老人随即报警,打人的鲁某某被刑拘。 据被打孩子的母亲唐某某描述。 鲁某某在警局内否认自己掌掴孩子,称自己只是摸了一下。 唐某某家中装有监控,打人过程全都被拍了下来。 事情闹大之后,鲁某某的家人登门致歉,下跪请求谅解。 而唐某某则明确表示不原谅。 这起事件发生之后,网上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觉得鲁某某的行为可以理解。 被打的是自己的孩子,为孩子出口气是人之常情。 且打人者并没有第一时间登门致歉。 被打者找上门来讨公道难免会激化矛盾。 也有人觉得鲁某某太过冲动。 明明是自己占理的事情,却从原告变成了被告。 还有人说,鲁某某要是因为这事整出个刑事案件。 那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会更深。 鲁某某打人的动机很明显,必然要承担相应后果。 不管有什么理由,这样入室殴打他人,都属于犯罪行为。 如果唐某某的家中没有监控,他也不会承认自己的暴力行为。 而鲁某某的家属后续的一系列求情行为,也被网友们群嘲。 你们一家人没法原谅一个五岁的孩子,却让人家去原谅一个三十三岁的成年人。 的确,鲁某某打人这一行为板上钉钉,无可辩驳。 但细看这起事件,那个五岁的孩子和搬凳子砸人的老人,真的无辜吗? 因为年岁幼小,打人的小孩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处。 而把别的孩子打到见血,足可见这个小孩不是什么善茬。 其父母事后放出监控录像,就是为了帮儿子讨回公道。 从始至终,丝毫没有看到唐某某一家对被打孩子的歉意。 说到底,别人家的孩子不心疼。 自己家的孩子挨了一巴掌,就跑到医院做伤情鉴定。 还大肆利用媒体的力量来报复对方。 再有,唐某某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样喜欢打人。 自己的孩子把别人家孩子打了,人家上门了还不好好教育。 别人替你教育的时候,马上急不可耐地上前护短。 搬起凳子就照着别人的头上砸。 这一家人的处事风格,实在是令人后怕。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觉得老人和孩子是弱者。 但这起事件中的老人和孩子,却都不是省油的灯。 说到底,这起矛盾就是父母为了孩子讨公道的闹剧。 鲁某某觉得孩子被打了就要打回去,所以就上门去打回去。 而唐某某觉得道了歉就能息事宁人,所以就想着得空了再处理。 结果看自家孩子被打,立刻就不干了,马上利用法律和舆论来维权。 这么来看,还是唐某某一家的段位更高些。 若是鲁某某一开始就采用唐某某的方法来维权。 也收集证据,把儿子被打的事实发布到网上,此刻被网暴的大概就是唐某某一家。 由此可见,成年人处理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理智。 打人虽然可以解一时之气,但并不能让对方真正得到教训。 要想真正打到对方的痛处,就要合理合法地把事情闹大。 当然,互不体谅的两拨人,只会让小孩的纠纷变成大人的战争。 闹到最后,就是两败俱伤。 鲁某某已然被刑拘,自然没什么好果子吃。 而一些好事者也已经开始深拔唐某某一家。 爆料他们家孩子经常在幼儿园里欺负殴打别的孩子。 甚至还有人透露了唐某某一家复杂的社会背景。 这些真假难辨的事情,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但这起事件中,较真起来的话没有人值得原谅。 五岁就伤人的孩子,三十三岁还上门打人的男子,以及搬起凳子就砸人的老人。 暴力行为不分年龄,冲动过后必有代价。 有这些人做例,我们更该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