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请不要做一个精神内耗的人
"内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消耗。这类人很容易陷入敏感、焦虑、不安、自责等一系列不好的情绪里,在不断地自我贬低中,逐渐变得沮丧和悲观。
有一位阿姨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她特别的敏感焦虑,总是在别人的日常闲聊中,提取对自己的不好评价。
别人有口无心的一句玩笑话,她听后瞬间就情绪爆发了,觉得别人是在挑刺,甚至上升到,觉得别人瞧不起她的程度。
别人敬酒说:"保重身体健康。"她觉得别人在内涵她身体不好。
别人聚餐说:"你菜点得很好,大家都吃完了。"她觉得别人说她小气,菜点得少。
她的这种精神内耗,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也让子女跟着担心受罪。
她总是在外人的面前诉说自己的烦恼,不是邻居差劲,就是老公不好。让人一看到她,就内心沉重,觉得烦躁。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不精神内耗的人呢?
①
多给自己输入正能量
祥林嫂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在她儿子被狼叼走吃掉后,她不停地跟别人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但时间一长,人们都纷纷开始厌烦她。
那为什么一开始,有很多人同情的她,最终会被人厌弃呢?
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充满负能量的人。
人内心的能量是守恒的,你接收了太多的负能量,自然就会失去很多正能量。
众生皆苦,人这一辈子本来就是苦的,所以人们才会本能地去追逐,让你感觉快乐、幸福的人和事。
你不要逢人就说自己的苦,那样除了让人看你笑话,进而看轻你以外,你不会有任何改变。
你要知道只有身体上的疼痛是你无法减轻的,而内心的痛苦是可以通过你的修行逐渐消失的。
人这一辈子,满打满算也就3万多天,扣除现在,也许你的余生只有1万或2万多天。
你要给自己多输入正面的能量,多去亲近大自然,去沐浴阳光的温暖,去感受海风拂面的温柔,去细听花开雪落的声音。
人这一辈子,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一定要去多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美好回忆,这样在你垂垂老矣,呆坐在火炉旁时,你的人生才会有值得回味的东西。
②
想得多,不如做得多
焦虑和不安源自于,你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以及无力改变的痛苦。
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写下,"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特别是信息发达,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身边的人都在朋友圈晒买房买车,身着名牌衣服,手提奢侈品包包,四处旅行,人生潇洒惬意。
而屏幕前的你,却可能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或即将失业的困窘境地。
可生活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不满而变得更美好,它只会让你陷入自我内耗的深渊。
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你为了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星星和月亮。"
不要长期困于不好的心态,你要学会关注眼前的人和事。
学会阿Q精神,如果你失去了爱情,那你可以庆幸自己还拥有爱的能力。
如果你失去了工作,那你可以庆幸自己还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非洲一位女作家莫约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也有人说:"越无能越焦虑,越充实越安然。"
克服焦虑首先要行动起来,你可以边走边看,边学边做,这才是你最好的成长方式。
而不是躺在沙发上自怨自艾,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能量。
行动起来,空想永远都比不上立刻去做。
③
不要过度反思自己
容易自责的人,内心总是充满着自卑和不安。
遇事很容易去过度反思自己,觉得一切不好的局面,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
亲爱的朋友,都是第一次为人,你凭什么要让着他(她)。
他人对你进行冷暴力,言语伤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会伤心难过?
所以,不要害怕拒绝别人,遇到让你不平的事情,你就要勇敢说出口。
不要害怕得罪别人,让你难受的人,你当场就要让对方难受回去。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你更需要的,是多在意自己的切身感受。
委屈了谁,都不要委屈了你自己。
你的温柔体贴,并不非要以牺牲你自己的感受为代价。
有时候你不是做的不好,而是做的太好,让人蹬鼻子上脸。
余生请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自己和值得的人身上。
叶语心语:人生苦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精神内耗上。你要多接触给你带来正能量的人,多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电;如果感到焦虑那就立刻去行动,不要只想不做,虚度生命;少责备你自己做得不好,要坚信自己是最棒的。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