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入云的新兴市场,华为第一它第二
11月8日晚,月全食。
星空君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已经灯火阑珊,月全食基本结束,抬头看了个寂寞。
(摄影:blue_phantom)
这次热情洋溢的会议,讨论的是一种新技术:SD-WAN。
想用大白话把这个技术问题讲明白是比较难的,但可以通过需求端的描述,把这个业务的市场空间表达清晰。
如果你是一家集团企业的IT主管,在规划全公司内部专用网络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架构和成本。尤其是区域特别大的企业,规模遍布全国各地,部署专网的成本极其高昂。
面向企业端的移动联通专线价格不菲,企业成本不堪重负。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一种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加密机制来打造企业内部链路的产品开始浮出水面。
简单理解,是在企业的各分支机构,放置一台比较廉价的专用设备,只要能接入互联网,这些设备就可以跨过山海,组成集团企业的内部专网。
这意味着,企业建设自己的内部专网,不需要从运营商那里租用专网,只需要采购这种设备即可,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接入,大大降低了企业组网成本。
尤其是在企业全面上云的时代,SD-WAN可以节省很多节点直接连接到云端,被称为"一跳入云"。
2021年中国SD-WAN市场规模为1.9亿美元,增速近90%。近两年来疫情更是加速了许多行业和领域的数字化建设,SD-WAN利用平价互联网带宽可提供卓越的网络传输质量,在企业追求降本增效诉求下,SD-WAN市场迎来一波建设高峰。2022上半年中国SD-WAN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45.8%。
这是个赢者通吃的市场,王者是华为,排名第二的,是新华三。
从历史上来说,新华三和华为颇有渊源,当年华为进军美国市场,被思科采用各种手段阻击,甚至把华为送上了法院。
很多人认为,你不犯法怕什么法院,其实知识产权官司是一笔糊涂账,比如Intel、AMD就经常被知识产权官司搅的天翻地覆,二者也没少互相起诉。
华为最后断臂求生,拆分出来美国的业务和3com公司成立了华三。再后来华三被惠普收购,最终落到了紫光集团手里,装入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成为新华三。
IDC最近发布了《中国SD-WAN市场跟踪报告(2022H1)》。报告显示,在2022上半年中国SD-WAN基础架构市场中,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以28.1%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前二,销售额同比增长65.9%,远超市场增速,充分展现了新华三在企业广域网市场的巨大优势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8.90亿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归母净利润16.40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91亿元,同比增长11.35%。
其中,新华三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7.19亿元,同比增长18.87%,实现净利润30.43亿元,同比增长12.99%,增速优于公司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