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辜鸿铭这个名字,很多人是陌生的。大部分人听到这个人,应该是在《建党伟业》这部电影里面看到的,电影情节是: 北京大学在图书馆召开开学典礼的时候,学校请来了教育总长范精生,同时宣布聘用的人员名单,其中包括陈独秀、李大钊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当然,聘请的人当中也有辜鸿铭,他作为英文教授被北大聘用。 当名单念到辜鸿铭的时候,他上台领取聘任书。这时,台下的学生们爆出了一阵的唏嘘声,连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在嘀咕:"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学术界耆宿,怎么这身打扮?" 辜鸿铭这时的打扮是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脑后还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还一边抽着雪茄就上去了。 随后,辜鸿铭对着台下哄笑的众人说到: "可笑吗?我的辫子长在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公心中的辫子确是无形的!" 这么有哲理的一句话在辜鸿铭身上只是一个常态而已,他的确能言善辩,经常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话来。 电影中的辜鸿铭 一、精通9种语言、拥有13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1857年在马来半岛出生,他的祖籍是福建泉州惠安县,跟着祖辈迁居南洋,经过岁月的沉淀,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和声望。 他的父亲辜紫云在南洋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会讲英语、马来语、还有家乡的闽南语。而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会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辜鸿铭耳濡目染,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都顺理成章了。 1867年,在辜鸿铭10岁的时候,他父亲的老板布朗夫妇把辜鸿铭带到了西方国家生活。见到了更大更广阔的的世界。出发前他父亲告诫他: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是中国人。 一直到1880年,辜鸿铭在西方求学了14年。回到南洋之后,遇到马建忠并和他深度畅谈了3天,辜鸿铭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学习中国文化。 之后的辜鸿铭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嘲讽西方学术。1885年他来到了中国大陆,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在张之洞幕府一共任职了20年。 1893年还协助张之洞筹建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作为精通英、德、法等多个国家语言的人,他还非常善于英文写作和翻译。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也就是《春秋大义》。 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讲演《春秋大义》,门票奇高,开价就是2元,就这么贵的价格还常常抢断货。要知道当时梅兰芳的戏票也才一块二,可想而知辜鸿铭的影响力了。(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春秋大义 二、幽默、机智又狂傲的保皇派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拿,竟然是一位保皇派,还是他亲口说的。 他曾对学生说:"现在中国只有2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便是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而要去革命,到现在仍在革命。而我,自从跟了张文襄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派。 辜鸿铭回国后在张之洞(张文襄)的幕府当了二十年的幕僚,很受张之洞的器重。他也是唯一一个敢拿前后两任湖广总督开涮的人,不仅是张之洞,端方他也敢。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辜鸿铭的官做不成了,这时候蔡元培请他到北大教授外文,他对蔡元培先生是很敬重的。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蔡元培请辞了北大校长,辜鸿铭也是积极的挽留派,但他的理由却也和别人与众不同,他说:"蔡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挽留不可"。 这样一个狂傲的保皇派,平常充满了幽默和机智。 比如酒会上让美国女人无地自容 在一次酒会上,一个浅薄的美国女士坐在了辜鸿铭的身旁,看着这个打扮的奇奇怪怪的中国老头,这位女士一时之间找不到可以聊得话题。于是她想了想用蹩脚的英文问到:"like soup?"(喜欢这个汤吗?)辜鸿铭很礼貌地点了点头。 这个女士当时就想到估计这个中国老头儿连英文都听不懂呢!跟他说话都感觉掉身价,于是也没有再和辜鸿铭聊天了。 过了许久,大家都喝了些许酒,此时辜鸿铭起立致辞,他用的是一口标准流利的伦敦腔,一场致辞下来,全座人都惊叹不已。辜鸿铭讲完后坐下来时,也学着美国女人的强调问了一句:"like speech?"(喜欢这个演讲吗?)这个美国女人酒没有喝多少,确羞得满脸通红,连看都不敢看辜鸿铭一眼。 比如让伊藤博文语塞 甲午战争后,伊藤博文在武昌和张之洞碰过面,在这期间辜鸿铭给伊藤送了一本《论语》的英文译本。上文说了辜鸿铭是个保皇派,对此,伊藤问到:"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不清楚孔孟之道能行于两千多年前,但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了吗?" 辜鸿铭回答道:"孔孟之道就比如数学的加减乘除,数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是三三得八。"一句话让伊藤博文语塞。 比如在英国震慑年轻人 在英国有次辜鸿铭乘车出门,中途碰到几个英国年轻人,看他穿着大褂子,背后留了一条长长的辫子,头上带着瓜皮帽,顿时笑作一团。 辜鸿铭不动声色,掏出报纸来故意颠倒着看。 这些小年轻更是大笑不止,说到:看这白痴,不懂英语还看报纸,拿反了都不知道! 这是辜鸿铭用纯正的英式英语怼了一句:"英语这玩意实在太简单了,不倒过来看就太没意思了!"几个年轻人顿时张口结舌,跟被人掐住脖子一样僵住了。 虽然辜鸿铭是一位保皇派,但是他也不是碰到牌位就扣头的人,他的行动永远让人摸不着头脑。慈禧太后过生日,他的贺词却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不知道这个家伙当年是怎么活下来的? 辜鸿铭 三、他鼓励一夫多妻,爱闻三寸金莲 辜鸿铭是极力地推崇一夫多妻,他认为男人就应该娶小老婆。 有一次他和两个外国女人解说"妾"字,他说道:"妾"就是立、女,就是男人累的时候,靠在女人身上。两个外国女人反驳他:女人累的时候,难道就不能依靠男人了吗? 这是他说出了一句名言:"你见过一个茶壶配多个茶杯,有见过一个茶杯配多个茶壶的吗?" 而他自己还真的娶了小老婆,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中国人。 辜鸿铭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闻女人的三寸金莲。话说女人裹小脚是旧社会的糟粕,对女人是很残忍的对待,辜鸿铭作为见过世面的人,按照道理应该会极力地反对女人裹小脚才对。但他却尤为喜欢闻女人的小脚,由此还闻出了经验。 "瘦、小、尖、弯、委、软、正。" 他喜欢女人的小脚到什么地步呢,除了喜欢闻小脚以外,据说甚至痴迷到拿女人穿过的三寸金莲小鞋子,装酒喝,说这样才能文思如泉涌。 为此他也直言不讳,讲女人的小脚对他有多重要: "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 辜鸿铭的老婆 所以说,辜鸿铭这个人有时候却是很难让人理解,说他激进也对,和当时的国内外许多人都辩论过;说他固化也对,他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说他才学丰富也对,他把《论语》《中庸》《大学》等翻译成了英文,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毕竟连外国文坛的很多名人都推崇他,甚至说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能不看辜鸿铭;说他地痞流氓也对,一个脾气上来就大骂一通,有时候直接用拉丁语、希腊文把别人骂个狗血喷头,完了直接说"告辞",让一堆人在风中凌乱。 对于这样一位怪老头,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