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有匾额,文脉传千古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游记
今天去高碑店文化新大街的科举匾额博物馆参观,人出奇地少,中午到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下午才陆陆续续去了几个,一下午见到的游客不超过二十个,与这里展示的1300年的文化重量不相匹配。
大门
博物馆的大门用的是明代的无字石碑楼,三重门,小门头上的图画,左边的关公耍刀,有桥有水,水下有鱼,寓意鲤鱼跃龙门;右边的状元游街,寓意金榜题名。但这扇门的中间却没有横批,估计是家里还人高中进士。关于这个石碑楼的详细记载见下图。
众所周知,中国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从此开启了国家选拔任用人才的新时代。到了唐朝,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武则天又开了武举,从此在科举的舞台上再也不只是才华横溢的文弱才子,还有勇猛刚烈的战士英豪,文武相济,方能治国安邦。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宋朝,在这个文化昌盛的朝代,科举制自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杜绝考试作弊,糊名制和誊抄制应运而生。随着南宋的灭亡,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元先后兴盛,科举制逐渐衰落,尤其是元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低下,被排到了社会的第九层,仅在乞丐之上,连娼尤都不如,加上蒙古人又不参加科举,科举制受到了很大的抑制。明朝建立,政权重新回到了汉族手里,科举制得到了中兴。大批的文人世子热衷科举,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杨廷和"一门四代七进士",儿子杨慎更是状元,在当时传为佳话。到了清朝,科举依然被延续了下来,但更多是汉族人的仕进之道,对于满族人来说,他们有另一套"科举",跟汉族科举大不相同。
从隋朝到清朝,科举发展的简史及其中的关键人物如下。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所以1904的考试就是中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最后一个状元是刘春霖。他被选为状元据说是因为名字起的好,1904年正值大旱,慈禧太后听到刘春霖的名字,犹如望见了甘霖,于是让他当了状元。不过,他才华横溢,书法清秀,气节也非同凡俗,1937年七七事变时,日本人邀请他出来做官,他严词拒绝,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同意,秉承了传统读书人的道义与良知。
科举为何跟匾额结上了不解之缘呢?走科举之路的家族,希望在自己家里挂上有关科举的匾额,借以激励子孙;科举中了之后,一般会写匾额相送。正在学习的学子,还没高中,也会有长辈或同辈赠送匾额,寓意高中或高升。中了进士之后,有些学子还会给母亲写匾额,以弘扬母亲的功德,彰显孝道。
为母亲所写
下面这个是:徳媲孟母
古代的读书人读书的时间很长,考进士也不限制年龄,五六十,甚至七八十的都有。一般从启蒙开始,经历童试(经过县试、府试、院试等十几场)、乡试(省里考试)、会试(京城考试)、殿试(皇帝考试),逐级诞生了一大批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等。
如果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中了第一名,叫"连中三元",也称"三元及第",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历史上,只有13个人连中三元,平均每100年出一位。
为了让大家感受科举考试的考场氛围,博物馆还特地还原了当年科举考试的会试考场,即贡院。
据说当年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就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一待就是九天,吃喝拉撒也在里面,考完全部三门才能出来。半敞开的房间,没有门,里面两块木板,考试的时候,一块当桌子,一块当椅子,晚上两块木板接在一块当床睡。当然这么小的空间固然容不下七尺男儿,想伸直胳膊腿不太可能,但为了求取功名,学子们也只能委曲求全了。
学子考试时的白天与夜晚
三场考试:四书、五经、策论
科举考试先看书法
祖孙三代的考篮
收纳考卷的箱子
尽管科举考试严格,但作弊也在所难免,历史上科举作弊屡禁不止。
明代洪武三十年的"春夏榜"科场大案,开了科场案杀人的先河。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顺治年间科场舞弊第一大案,斩首七个人,受牵连的还有几百人。
还有鲁迅的祖父为他的父亲疏通关节被揭发,父亲周伯宜当场被抓,后来染病,三十五岁就去世了。祖父在杭州坐了八年牢后也去世了。鲁迅家从此跌入困顿。
古代的作弊手段很高超,一个石版印刷的袖珍型的小书竟然能容纳29000字41篇范文。
本来想写一些状元的事迹,无奈实在不多,在这里暂时列一些进士或状元的画像吧。
当然还有文天祥、舒芬等状元的画像,没完全拍下来。
既然是考试,怎能少了砚台。
琳琅满目的砚台,今天看来如此笨重,在古代可是读书人的文房四宝之一呢,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少不了它,可就歇菜了哦!
博物馆就是一个四合院,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院落,院落里有一个亭子,亭子里也布满了匾额,写满了美好的祝愿。
亭子的右侧是状元榜和金榜,列了明清两代历次考试的状元,清朝光绪年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金榜,还有2015年全国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第一名。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金榜(1904年)
上图中的小人就是魁星,他专管人间的文运,足踏鳌头,右手拿帽子,左手拿毛笔,据说他的毛笔点着谁谁就能中状元。有迷信的考生在高考之前还专门去这里让魁星点一下或摸一下鳌头,希望能在高考取得好成绩。
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画上了句号,但它对世界的文官选拔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我们对它的弊端不断痛斥,但直到今天,人们也依然受惠于它,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跟科举考试中的策论何其相似,即使在今天的高考中也能处处看到它的踪影。所以,科举已亡,也未亡,它正以另一种时尚的形式传承千年的文脉,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闪耀当世。
胡富国离晋赴京,数万人车站相送,胡含泪我最后死还要回到山西胡富国是山西长子县人,1937年出生在一处农家小院中。从阜新矿业学院毕业后,他从大同矿务局永定庄矿的一名技术人员,一路做到了山西省的省委书记。在山西省省委书记这个位置上,胡富国修路
欲望题记张华,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女人,在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那个计划生育的年代里,面对无钱无势的家庭环境,为了生个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放下了一个女人该有的尊严,在各种诱惑
欧美票选2022春番排行TOP10最强春天的冠军2022的春季新番可谓是最强春番,即使进入夏天,夏番也开播了,依然有许多人对这次的春番依旧念念不忘,不过还好最近夏番也是不惶多让,也因此没让大家产生太大的落差感。那么这次2022春
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央视网消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接种了这么多疫苗,其安全性如何?相关不良反应监测的结果又如何呢?来看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的介绍。中华预防医学会常
母婴电商二十年突围路垂类玩家集体陨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一直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挣,然而,押中了题的母婴电商赛道并没能成就一位王者级玩家。过去20多年,从只准一胎,到开放二胎,再到鼓励三胎,市场迎来一波
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并非迷信,的确有科学依据作为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之一,俗语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通过流传下来的俗语,可以反映生活道理规避人文处事。关于老人的俗语,很多人会想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除了这句,还有很多人听说过
溺水6分钟没人救!这类泳池泳馆,再好玩也别带孩子去前一阵,湖南张家界,一7岁男孩在游泳培训班上课的时候溺水,被送进了ICU。监控显示,男孩在水中挣扎了近6分钟,期间,在场的教练无一人察觉。等到周围人孩子发现男孩异样时,教练这才下水
少年派2邓小琪换人引争议,新版又显老又苦相,造型也老土少年派2在大家的回忆中强势上线了,这部剧一上线就迅速霸占黄金时段排名的第一。今年暑期热门电视剧是层出不穷,古装剧星汉灿烂乡村剧幸福到万家古仙侠剧沉香如屑悬疑剧庭外通天塔等等,无一不
河南村镇银行背后大佬更多内幕贿赂高官,私人山庄奢华似故宫河南村镇银行的处置方案即将公布!背后大佬吕奕的更多内幕也被人曝光曾多次贿赂银监会体系内的高级官员,坐拥价值3。5亿的私人山庄,内部极其奢华,胜似故宫。官方还爆出该犯罪团伙涉嫌多种非
别说我有母亲二hr母亲是什么时候变的陌生甚至可恨起来的,哦,就是那次擦窗户出事故以后。本来伊男已经擦好窗户,准备从桌子上下来,谁知两个扫地的同学拿着笤帚打闹嬉戏,结果打碎了窗玻璃,他们一看闯祸
1950年龙云之子被陈赓击毙,龙云大怒,毛主席你自己去看看吧1950年龙云之子被陈赓击毙,龙云大怒,毛主席你自己去看看吧龙云是曾经称霸云南20年的云南王,也是和平解放云南的大功臣。然而,1950年他在北京定居后,收到了儿子在云南被解放军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