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 河大卫与您分享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曲圣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 01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29年,关中地区发生了旱灾,张养浩担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以赈灾。原本张养浩已经辞官归隐,但是这次为了赈济饥民,便不顾年老而出山。他在前往关中的途中,看到了饥殍遍野的局面,他"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目睹了元朝百姓的灾难,于是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之叹。这首怀古作品在思想上已经脱离了传统感叹盛衰无常的束缚,而是将目光集中于天下苍生,可谓振聋发聩,有若金石掷地。 0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时期,由于贵族对科举制不重视,士人的晋升机会遭到了遏制,使得许多文人被迫从事于元杂剧的创造,反而推动了元曲的繁荣。 而马致远生活在这个时代,只得流浪天涯,郁郁不得志,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寥寥数语,高度凝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晚秋羁旅图,境界凄凉,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03
汤式《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 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 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夜,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 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杭州是南宋的首都,曾经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到了元朝,杭州保持了繁荣的局面。 然而,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张士诚在此相互交战,导致江南经济严重被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路过此地,有感于杭州的衰败,于是写下这首散曲,表现历史的盛衰变化,天下的动荡,官僚贵族的腐败以及民生艰苦。 04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璧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首散曲开篇列举了霸王别姬、赤壁之战、班超从戎这些历史上被经常提起的故事。但是这些不过都是帝王将相的事情吧,和天下苍生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是谁胜谁败,秦汉之交,三国时代,都是生民涂炭。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样,本词曲的作者已经将视角转向普通的黎民百姓。 05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年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水仙子·夜雨》写深秋夜雨之时,自己孤身羁旅于驿馆,彻夜难眠,想到了自己半生功名未成,而自己的父母又在家中老去,一切忧愁都涌上心头。 这首散曲可以说写尽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窘迫局面。徐再思善于用重词叠字,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06
王实甫《端正好·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是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曲,主要借萧瑟的秋景来烘托离别之苦。首句借用了范仲淹的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最后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曲的点睛之笔,和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有几分相似之处。 07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塘阁,遍趁凉多。 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金朝灭亡之后,他失意落拓,写下了一些散曲来慰藉自己,其中以《骤雨打新荷》最为经典。 此曲上片写景,下片写情,全篇热烈喧闹,生机盎然,但是下片却说出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体现了自己的无奈。该曲产生于元朝初期,曲的写法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元好问是用填词的方法来作曲。 08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 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这首曲子借助秦汉之际的楚汉之争,表现了政治风波的险恶,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厌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为千古名言,是对人心险恶的表现。而"醉了由他"则体现了作者想退隐山林,逃避政治风波的意愿。马致远之所以发出如此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慰藉。 09
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蟾宫曲·春情》是一首闺怨之曲,该曲连用叠韵,婉转流美,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民国任讷在《曲谐·酸甜乐府》中说:"《春情》之词,首尾各以数语同押一韵,全属自然声籁,何可多得。末四句仅各四字,而唱叹转折,能一一尽其情致,真神来之笔。" 10
周浩《折桂令·题录鬼薄》 想贞元朝士无多, 满目江山,日月如梭。 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 生待如何,死待如何?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该曲对元朝从事元曲创作的书生才人进行了肯定,也对新兴的通俗文学进行了认可,是元曲中少有的文学议论作品。全篇感慨深沉,议论精辟,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最后,作者认为繁荣富贵都是会被时间消磨掉,而文学成就才能够万古流传。 河南卫视《舞千年》演绎元曲经典《赵氏孤儿》 作为曲圣,关汉卿创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等著名杂剧,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尽管其散曲并未跻身前十,但他的散曲"寓庄于谐",表现出乐观的战斗精神,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我们找到关汉卿下面这首小令,以飨读者。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南亩耕,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这首曲子倾诉了作者为何过隐居生活的苦衷。关汉卿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看到了贤愚颠倒的混沌现实。曲末一声"争甚么",突出了与世无争的思想。虽然作者没有明言,但这首小令却让读者心中泛起深沉凝重的波澜。 上面这些散曲,哪一首让你印象最为深刻?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