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一天,安徽怀远县一农户家中,一个儿子正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而他的父亲拿着一只拖鞋,气得面红耳赤,手不受控制地一直哆嗦。 父亲的语气严厉,看向儿子的眼神中满是失望:"说,为什么偷钱?" 明明知道接下来又要挨打,但儿子还是不肯说出原因,只是不停地哭,似乎有难言之隐。 已经气急的父亲伸手就要继续打孩子,旁边的母亲彻底看不下去,一把护住孩子,不停地劝:"傻孩子,你倒是跟你爸认个错,说你偷钱到底是干吗了?" "慈母多败儿!你就护着他吧!你说说,这几年他在家里偷过几次钱了?里里外外加一起好几千!一问他钱去哪儿了,他就说丢了或者不知道。这么大的孩子偷家里这么多钱能干什么好事?我打他也是怕他学坏,偷钱的习惯要不得,一辈子都会被毁掉的!与其养个社会败类,倒不如我今天就打死他!" 父亲坐在一边,啪一声拍响了桌子,吓得儿子一个激灵扎进母亲的怀中。见到父亲要抄棍子,儿子彻底吓傻,一边哭着一边说:"爸爸!我真的不能说!我不敢说啊!" 这句话让夫妻俩愣在原地,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偷了家里好几年的钱,竟然是因为一个不敢说的秘密? 其实父亲说要打死孩子也只是为了吓唬他,平常打他也是为了他能长点记性,可没想到孩子屡教不改,因此打得一次比一次严重。可每次孩子都一言不发,宁肯被打得浑身一条条紫红色的瘢痕,也不肯吐露半个字。 父亲缓缓放下棍子,坐在了一边,语气尽量平和地说:"爸跟你保证,只要你告诉我真实原因,无论多大的错,今天我都不会打你。" 儿子看着父亲,迟疑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出了一个藏在他心中五年的惊天秘密! 原来他这么多年一直偷家里的钱,竟然是为了给副班长行贿!其实不仅仅是他,班里的其他学生也遭到副班长的敲诈勒索,就连班长也未能幸免。 这便是被人们称为现实版《蝇王》的安徽怀远星火小学受贿事件,而这个事件的主人公小赐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通过勒索、侮辱等方式收受贿赂逾两万元。 小赐为何能有这么大的权利?长达五年时间的校园暴力,难道学校方面和小赐的家长就没有察觉吗? 越靠近这起事件的真相,就愈发不寒而栗。 五年的凌辱 当何先生从儿子口中得知这五年来的经历后,他整个人愣在原地,话就卡在喉咙却说不出来。 "是不是孩子为了躲过挨打,所以编了这么一个谎话?" 何先生心里还是有点担忧,毕竟这么大的孩子,可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不会考虑后果。慎重起见,何先生联系到班里其他五名学生的家长。 当家长们听到孩子可能正在遭遇校园暴力,立刻询问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反应都一样,宁肯挨父母的打也不肯说出事情的真相,而且都有从家里偷钱的情况,数目也越来越大。 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孩子终于敞开心扉,将自己五年来受到的校园暴力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副班长小赐。 这时家长们不免有个疑问,这些孩子怎么这么老实,小赐让他们掏钱他们就掏? 孩子们的答案也都一致,如果不能给小赐钱,他就会告诉老师作业没写完或者课文没背会,甚至可能会捆到厕所被要求吃粪喝尿! 这些孩子回忆起这段经历,只觉得浑身发抖。 小小一个副班长,背后到底有什么背景?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权利能够胁迫学生?长达五年的校园暴力,难道就没学生向班主任或学校方面告发吗? 谁赋予的权利 五名同学的家长非常愤怒地来到当地派出所,要求学校必须给个说法,严惩这名小恶魔。一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这起事件背后的真相远比人们想象的恶劣得多。 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安徽省怀远县的城乡结合部,在里面就读的孩子大部分是当地拆迁后仍然居住在本地的居民。 学校并不大,老师和学生也不多,这些受害的学生所在的班级一共有七个人,除了五名受害者以外,还有一名正班长和副班长。 班干部的设立是方便老师管理班集体,也就意味着老师赋予班干部一定的权利。对小孩子来说,能够担任班干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同时也是一项历练,能够锻炼他为人处事,协调事务,团结班集体的能力。 而权力本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失去监管,权利被无限放大,就会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刀。 在这里就读的孩子,大部分家庭情况都不是特别好,小赐家其实也是一样,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人当官,更无人掌权。 可小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小年纪就懂得收受贿赂呢? 这件事是偶然,也是必然。 小赐的班主任顾丽珍是一名高级教师,也是语文老师。在孩子们读到小学二年级时,顾丽珍有意选出两名班干部,帮着管理班级。 小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于是顾丽珍就让他辅助班长工作,担任副班长一职。 正班长是一个不太爱管事的人,所以一直担着虚职。反而是小赐在班级工作上十分上心,偶尔帮着老师检查背诵和作业,也都十分认真,这让顾丽珍十分高兴。 于是除了副班长一职,顾丽珍又给了小赐一个新职位,那就是语文课代表。 后来顾丽珍索性就把检查作业的任务都交给小赐,这些学生有些没有完成作业,担心遭到顾丽珍的惩罚就偷偷给小赐买些零食,得以蒙混过关。 从最开始的小恩小惠,小赐通过权力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可以吃到免费的零食,玩到同学的玩具外,他还能够对别的同学发号施令,无人不从。 为什么孩子们都愿意听小赐的话呢?因为顾丽珍对小赐十分青睐,只要小赐跟她打了小报告,说某位同学上课说话、开小差,或者作业没完成,顾丽珍也从来不去考证,都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 如果不是这些孩子都讲述了同样的事情,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小学老师能干出来的事。 顾丽珍脾气暴躁,对学生十分苛刻。但凡被她抓包,有学生上课说话、逃课,她要么会让学生罚抄课文一百遍,要么就是让学生在太阳底下罚站一整天。 甚至有时候,她会随手抄起班里的扫帚砸在学生的头上,狠狠抽打学生的后背。 学生们对顾丽珍的恐惧已经刻在心里,只要她瞪一下眼,学生们就会浑身哆嗦。 为了避免被顾丽珍惩罚,学生们上课时总是小心翼翼。可如今小赐成了顾丽珍的侦察兵,除了放学后的时间,其他时候都在班里待着,密切盯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这可让这些孩子们时刻心惊胆战,生怕惹毛了小赐被穿小鞋,随后换来顾丽珍的一顿体罚。 最开始孩子们只是想送点好处给小赐,让他在一些小问题上不要总是向顾丽珍打报告。可次数多了,小赐就把讨好当成了理所当然。一旦有同学没有给他点好处,他就无事生非,捏造事实向顾丽珍打小报告。 可这里有一点解释不通,小赐是个孩子,但顾丽珍却是个成年人,难道她就从没有分辨过其中的是非对错吗?她难道就没有向学生们调查过其中的真相吗? 教不严,师之惰 只能说顾丽珍不配教师这个称呼,对于小赐说的话她向来都是完全相信。或者可以说,她懒得处理。 批改作业、检查背诵、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事情都是老师的基本工作内容。既然从事了这项工作,就应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更何况顾丽珍所在的学校,还是一个学生本来就不多的学校。每天检查一下学生的功课,又能花费她多少时间呢? 可从学生的口中,大家得到一个完全无法想象的答案,那就是顾丽珍从来不会检查学生的功课。 而这正是小赐可以在班级里为非作歹的根本原因,无人监管,权力无限放大。 小赐从收取好处渐渐变成通过校园暴力来勒索,也不是一蹴而就,事情的起因是一款游戏。 除了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游戏上以外,还需要往里边充钱,氪金能够加快游戏角色的升级速度。 可小赐是一个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父母也不会允许他打游戏,更不可能给他钱往冲游戏。 和多数学生一样,小赐想省下自己的零花钱,攒起来一起给游戏充钱。 但很快,一个罪恶的想法萌生,也是他走上罪恶之路的元凶。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校园暴力 "以后你们给我交钱,不管作业写没写,我都告诉顾老师你们完成了。如果你不交钱,我就告诉顾老师你没写!" 当小赐跟大家说出这句话时,孩子们心里猛然一慌。 因为这些孩子家的家庭条件都不好,零花钱本来就不多,小赐这么一弄几乎把他们的零花钱全部都要走了。 没有零花钱,孩子们的饭钱就没了,因此经常饥肠辘辘地去上学。 不过有孩子比较执拗,他不想惯着小赐,加上他也确实没什么零用钱,于是就没给小赐交。 "我作业都写完了,课文也背会了。你跟顾老师告状,我就把作业直接给顾老师看,当面把课文背给她听!" 听到同学这么说,小赐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有些发慌。如果顾老师知道事情的真相,不仅自己的班干部会被撤职,可能还会被顾老师惩罚。 他见过顾老师惩罚学生,那真是太可怕了! 就在小赐惴惴不安,担心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时,顾老师的一句严厉呵斥,让所有人倍感意外。 "背什么?你都跟小赐背过了,他已经告诉我你没背会了!还有你的作业,压根没完成!超过一半的都是错别字!" 顾丽珍根本没有给学生任何辩白的机会,也不检查下学生的功课,完全相信小赐的说法。 有了顾老师撑腰,小赐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学生们也尝试过很多次跟顾老师沟通,但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顾老师根本不听学生们讲事情的真相,只是一味地相信小赐说的话。 久而久之,小赐对向同学们勒索钱财的行为更加明目张胆,因为收到的钱太多,还专门找了一个同学帮自己管理账目,每天的流水都要给他过目,俨然这个小集体中的"蝇王"。 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小赐利用自己的副班长身份为自己敛财达到两万元。就连正班长都是这起事件的受害者,唯一的"特权"是他不会被逼着吃排泄物。 从最开始的几块钱,渐渐变成了一二百块钱,小赐的胃口越来越大。孩子们拿不出这么多钱交给小赐,不仅会遭到顾老师的体罚,事后还会被小赐校园暴力,直到拿出钱来。 其中的具体细节实在令人发指,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小学生能做出来的事,希望了解细节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查看电视台的采访报道。 这真的是太可怕了,如果不是小何的父亲迫使儿子说出真相,还不知道这件事会持续多久,而这个小恶魔又将兴风作浪多长时间? 不过这其中还有很多事情让人感觉到奇怪,比如小赐的父母难道没有发现儿子花钱异常?这些孩子的家长在发现偷钱后,难道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就没有询问过孩子偷钱干嘛去了? 谁人之过 当小赐的事情被曝光后,家长们才追悔莫及,原来自己的孩子受了这么长时间的委屈。 可这些受害孩子的家长们就无辜吗?不,是他们扼断了孩子最后的求救本能。 从相关采访报道中可以得知,家长们在发现孩子偷钱后,总是会给予一顿毒打,对于孩子越偷越多,数额越来越大,他们只会打得更狠。 这些家长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已经被时代早就抛弃的教育理念,觉得孩子偷钱就一定是做坏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顿再说。 家长可是孩子最亲的人!当他们遭遇校园暴力时,肯定想将自己的委屈告诉家长,而这一次次的打骂,彻底让孩子们放弃了求救。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但凡有一个家长愿意关心下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会发现这些端倪,早点讲孩子救出地狱。 小赐的父母无辜吗? 当然不!养不教,父之过。小赐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可小赐因为校园暴力的方式敛财,其实零花钱非常多,难道他的父母就没发现吗? 答案显而易见,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孩子,将所有的教育都抛给学校。这也是为什么在小赐出事后,他的母亲一直在怀疑是别的孩子诬蔑,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在家里又听话,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一个人? 在警察找到小赐父母时,他的母亲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钱全部还给这些孩子的家长,但又不忘附加了一句: "这些都是同学自愿给的呀!" 自始至终,小赐的家长没有一句道歉,更没有对自己的教育进行深刻检讨,而是一味给儿子叫屈,试图把自己的错误摘出去。 小赐的父母如此没有责任和担当,也怪不得他会成长为这样一个人! 最后是顾丽珍,她无辜吗? 在事情发生后,小赐因为还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被转到了其他学校就读,媒体也不方便将他的身份信息公布。顾丽珍的高级教师职称被降级,教师资格被取消,也离开了该小学。小学校长因监管不力,被当地教育部门开除。 其实仔细来看,对顾丽珍的惩罚实在是太轻。小赐会成为这样一个学生,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外,这位老师的德不配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但凡顾丽珍能够仔仔细细亲自检查作业,监督学生的课文背诵,这些孩子们私下里的小动作都会被发现。 但我们反过来想,顾丽珍是一个成年人,难道这五年就一点端倪没发现吗? 我们仔细想一下,假设顾丽珍拆穿了小赐检查作业不认真,那么后边会发生什么?必然是要顾丽珍亲自检查,亲自批改。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地推测,其实顾丽珍可能知道这一切,但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轻松些,才会暗许小赐这么做? 更令人感觉到不安的是,小赐在事情暴露后竟然给小何发消息,声称"放学后要弄死他"。 语气之恶毒,简直不像一个小学生。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还不知道反省。现在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让他免受牢狱之灾,可他如此下去,距离那一天的到来还会有多远呢? 参考资料: [1] 新京报《13岁副班长为何成"蝇王"》2015-05-22 [2] 安徽商报《小学生被逼吃粪喝尿事件涉事学校校长被撤职》2015-05-10 [3] 光明网《小赐的"王国":<蝇王>的现世翻版》2015-05-22 [4] 华商报《失去文明庇佑的小社会才会沦为坏孩子的"王国"》2015-05-22 [5] 华西都市报《隔绝的小社会与坏孩子的"王国"》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