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至,又到了痛经的 高发季节 ,门诊因经期腹痛前来就诊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如果经期那几天总是痛苦难忍,多半是是 原发性痛经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樊艺副主任中医师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通过 内服外治 轻松度过"大姨妈"。 壹 为什么我们会痛经?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多见于青春期至育龄期。若妇科检查及B超均未见盆腔有器质性病变或阳性体征,大概率是原发性痛经。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月经病专家门诊的樊艺主任介绍,约有八成女性曾经历过痛经困扰,此病呈周期性发作,且发病率高。有研究报导发生率为16.8%-81%,与年龄关系较大,初潮时发生率最低。 病因 导致痛经的高危因素有:吸烟、经期饮酒(酒精会延长月经疼痛)、超重、初潮年龄较早(11岁之前),未生育、痛经家族史。 其他病因:子宫异常收缩、前列腺素增多、血管加压素增多、精神因素、子宫内膜排出不畅、子宫肌肉及纤维组织比例失调引起子宫不协调宫缩。 痛经对心理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影响痛觉,使痛阈值降低,而痛经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远远大于非痛经者,造成痛经消极情绪反应的恶性循环。 经前及经期调节情绪可改善痛经,这也正是经前及经期好多女性喜食甜食的原因。中药不仅可以治疗痛经且舒缓紧张的情绪,利于睡眠,同时能改善痛经的并发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腰部酸痛等。 贰内服标本兼治 樊艺主任介绍,祖国医学治疗经期下腹痛历史悠久,《景岳全书》《医林改错》《证治准绳》《傅青主女科》等著名医著均有经典方剂。在此基础上根据 现代药理学研究 ,又结合目前 社会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所致疾病症状亦有变化,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因人施方才更科学。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是在经期及经期前后受到 致病因素 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 不通则痛 ;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 。 因此痛经除了喝红糖水,还有这些 天然的中草药 可以标本兼治: 当归: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崩漏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有调节子宫平滑肌功能,抗血栓形成作用。 五灵脂: 主治活血化瘀,止血目痛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有抗血小板聚积,抑菌抗炎等作用。 乌药: 主治经行下腹胀痛,带下、妊娠水肿。现代药理学发现其能抑菌,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挛缩性疼痛。 酸香附: 可以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抑菌等作用。 叁外治缓解兼症 中医科传统治疗在解决痛经方面可谓是方法多多,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先天禀赋、环境均不同,虽然都是痛经,但 症状各不相同 ,与时俱进的 外治法 可以缓解痛经的 不同兼症 。 樊艺主任介绍,中医科除了中药治疗外,还有穴位埋线、针灸、穴位贴、葫芦灸、雷火灸、TENS痛经止痛仪等外治的治疗手段。 内外结合治疗 可更大程度治疗痛经,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葫芦灸 雷火灸 穴位埋线 中医全生命周期健康调理 本文审核专家 樊 艺 副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专家简介: 入选南京市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分会秘书、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罗元恺滋肾育胎丸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主要研究方向: 妇科内分泌、妇科炎症、生殖内分泌。 主要诊治病种: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异常子宫出血(经间期出血、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等)、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流产后炎症等)、月经稀少(包括宫腔粘连术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妊娠剧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先兆流产等,针药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肥胖、妊娠剧吐、产后术后尿潴留、失眠等。 门诊时间: 周一、周三、周五 中医月经病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