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实则多虚多瘀,补肾加祛瘀,可见其效
前列腺增生属中医"癃闭",其病位在膀胱与精室。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癃与闭。
排尿困难为癃,其特点是小便不利,点滴而出,病势较缓;急性尿潴留为闭,其特点是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因前列腺所处精室,归属于中医"奇恒之府",乃气血交会之所,亦藏亦泄,以气血、津液疏通为本,由于其自身位处下焦,又常受到压迫。
加之患者年事较高,肝肾渐亏,气血推动无力,精室中易聚集败精瘀血,日久形成癥积,阻塞溺道通畅,故而表现为"多虚多瘀"。
戴某,男,67岁,自诉夜尿频多、排尿困难5年余,加重2个月。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尿等待,尿线变细,时常点滴而出,夜尿3次左右。近2个月因气温骤降,症状明显加重,夜尿6、7次,尿等待时间约2分钟。
刻下诊见腰酸膝痛,伴头晕耳鸣,大便秘结,咳嗽痰多,眠差,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证属肾虚血瘀,湿热下注,治以补肾活血祛瘀,清热利湿为法。
拟方:熟地黄、肉苁蓉、王不留行、莪术、水蛭、黄柏、生黄芪、山药、桔梗、浙贝母、杏仁、桑螵蛸、白术
二诊:服7剂,夜尿明显减少,大便较前通畅,睡眠改善,仍觉乏力、耳鸣,前方加乌药、桂枝,加强益气温通之力,续服14剂。
三诊:排尿较前明显有力,尿线增粗,乏力感已无,继服半月,巩固疗效。后随访1年,诉余症皆除,未再复发。
此例患者年过六旬,肾气虚亏,膀胱气化不利,局部瘀血阻络,发为癥积,闭阻溺窍,故见小便频多,排尿困难,腰膝酸痛,耳鸣乏力等症。
加之年老体虚,肠腑无力推动糟粕,肺气郁闭,上焦痰热壅滞,故见大便秘结,咳嗽痰多,亦影响溺道通畅。
方取熟地黄、山药益肾填精,平补阴阳;乌药、桂枝、黄芪温肾化气,司膀胱开阖;黄柏清利下焦湿热。
莪术、王不留行、水蛭活血消癥,除溺窍瘀阻;配以桑螵蛸固肾缩尿;肉苁蓉、白术益气润肠,推动肠腑糟粕;浙贝母、桔梗、杏仁清肺开壅,提壶揭盖。
诸药合用,共凑温肾益气,活血消癥之功,使膀胱开合有度,溺窍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