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及的新千年项目:新河谷计划(图什卡工程) 穆巴拉克超级泵站,规模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全国98.5%的人口都挤居在尼罗河的沿河平原和三角洲上,这片富饶的流域使埃及的人口从1960年的2700万增长到了今天的近1亿。随着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埃及的土地和粮食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埃及人均耕地仅0.55亩,粮食安全问题成为悬在埃及人头上的利剑。 埃及人也一直在治沙填海开垦新的土地,但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土地开垦的速度,因此早在50年代埃及政府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占国土总面积37.6%的西部沙漠。经过专家勘察,表明这一地区有4725万亩的土地经治理后适合耕种,而这一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利用,对于埃及人来说这块地方将成为新的尼罗河谷。 1958年纳赛尔总统启动了开发西部沙漠的计划,他将这项工程正式命名为新河谷项目,计划用井水来灌溉农田,项目所在的省也被命名为新河谷省。但很快纳赛尔意识到了这项工程的耗费远非当时刚刚立国的埃及所能承受,因此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但随着1971年阿斯旺大坝的建成,纳赛尔湖的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5倍于三峡水库),相当于尼罗河两年的流量,这增添了埃及政府开发西部沙漠的信心和决心,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自然环境等进行了综合研究,最后确定了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 1997年1月9日,穆巴拉克总统正式重启了新河谷计划(普遍称为图什卡工程),计划包括在阿斯旺水库附近的图什卡湾建一座巨型扬水站,并修建长70公里的主渠道和4条28公里的支渠构成灌溉网,每年取水50亿立方,将图什卡(Toshka)洼地附近的土地开垦为300多万亩良田。 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在80年代遭遇了世纪大旱,但在90年代这里的雨水又多得异常,1998年10月上游突发了一场巨大的洪水,这是阿斯旺大坝建成后遇到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人们担心水库太满从坝顶溢流,埃及政府也没有信心,因此打开了上游的一处溢洪道,洪水扑向北面的图什卡洼地,每日流量高达数千万立方,在2个月内这里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群。有趣的是,这些湖泊的形成是由航天员首先发现并向世界公布的,因为它们总面积达1540平方公里,相当于多半个多太湖,这可能是人类观察到的最快的湖泊形成过程了。 看到这么多水奔向沙漠,埃及政府深受启发,在工程开始后不断地扩充规模,细节和论证却又始终不明,连投资主和施工方都是一头雾水。最终的方案规模远超1958和1997年的版本,媒体将其称为"穆巴拉克的金字塔",不仅指其规模宏大,而且是因为整个一揽子工程的造价高达865亿美元,预计20年内完工。相比而言,我国三峡工程总投资260亿美元,真是小巫见大巫。 图什卡工程远景引水方案示意 在三期工程结束后,通过日抽水量达2500万立方米的穆巴拉克泵站可以每年取水50亿立方,为埃及用水量的十分之一。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最终灌溉渠可以将西部沙漠中的可耕地和6个主要绿洲连为一体,构成和尼罗河并行的一条新河谷。若整个工程顺利完工,开发面积将达26万平方公里,46%的西部沙漠土地将得到开发利用,其中耕地面积达到1890多万亩,相当于再造一条尼罗河谷,为埃及立下不世之功。在这个大开发区内除兴建农业区外、还将建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旅游区,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吸引人们迁往新河谷,减轻老河谷承受的压力。 但是,和其它埃及的国家工程一样,图什卡工程一直受到管理不善、土地黑色交易、军队插手和缺乏外部投资的拖累,这个工程在投资了60亿美元后成功地烂尾了。本来项目计划在最先一期结束后能利用水库中十分之一的水量灌溉约350万亩新开垦土地,但现在这个目标只完成了3%,穆巴拉克泵站21台怪物级的水泵只有1台在工作,干渠距离最近的巴里斯绿洲还有60公里。由于经济困难和第一阶段出现的技术和生态问题,第二和第三阶段已经被永久搁置。 图什卡一期工程的理想与现实 已经开垦的土地上,沙漠耕作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大量的土地由于盐分太高而需要昂贵的前期处理,而且土壤中较高的黏粒的含量使得机械化作业十分困难,在此投资的十家农场十年以来都未能盈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不高,大量水资源因渗漏而白白浪费。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埃及发生社会动荡,穆兄会强烈反对这种穆巴拉克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民众也称之为沙特的土地掠夺,因为只能搁置下来。 巨型的Sheikh Zayed引水渠 图什卡项目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当初美丽的副产品图什卡湖群在没有了水源之后迅速干涸殆尽,它带来的环湖水草和丰饶鱼群只剩下一地鸡毛。上游的苏丹、埃塞俄比亚以及当地的土著努比亚人(对,和中兴的手机同名)也强烈反对该项工程,但这些影响都不是很大。而从根本上来说,这个项目耗资巨大但产出的却是低价值的农产品,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又相当匮乏,生产的粮食面对进口产品没有任何价格竞争力。除了缺水以外,这里还缺乏农民,这些荒漠对三角洲的居民来说毫无吸引力,埃及人坚信"在三角洲待一年,也不要在沙漠中过一天"。劳动力短缺使得农场工作寸步难行。而且,这里处于和苏丹、利比亚相邻的边境地带,安全问题堪忧,发生过多起恐袭事件,更使外资望而却步。 意外得来的图什卡湖群曾给沙漠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不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图斯卡工程最初由政治强人推动,立项和方案没有经过仔细论证而且在后期随意扩充,政治意志完全压倒了科学依据与工程决策,项目的实施也根本没有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埃及政府有意压制对项目的议论,它在埃及甚至成了禁忌话题。 经过多年的动荡后,穆巴拉克当年的副手又接过了政权。虽然图什卡项目在埃及已经成了失败的代名词,但现在埃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面对现实压力塞西总统又重启了图什卡项目,但更多的是对工程中止的遗憾,而未能进一步理性地评估可行性。可以肯定的是,埃及离完成这项世纪工程还很漫长。 埃及的世纪工程多数停留在图纸上 除了南部的图什卡工程外,埃及还有许多农业开发的雄心壮志,如沙漠中心的东阿维纳特(East Oweinat)工程、达尔卜•艾尔巴因(Darb El Arbein)工程、和平渠(El Salam Canal)工程、新村计划等,但落实的都不太好。如引尼罗河水灌溉西奈半岛的和平渠工程,也是在1997年动工,主体工程是穿越苏伊士运河的涵洞,早已经修建好了,但后续的开发过程一直很缓慢,原计划要在西奈半岛地中海沿岸的地区开垦60万费丹(合378万亩)的农田,但现在只完成了五分之一。 渠道穿越运河的涵洞还是很壮观的 图什卡以西的东阿维纳特(East Oweinat)还有一处大型的井水灌溉项目,该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平区域,直径350公里。该工程1997年开工,耕地面积至今已达到4.75万费丹(30万亩)。种植的作物主要销往欧洲市场。上个冰河时代,撒哈拉沙漠是一片热带草原,气候类似于今天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年降雨量比现在大得多,有许多河流和湖泊,几十万年的降雨也使得在流沙下面隐藏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层。利用这些地下水可以在沙漠的心脏地带开展农业。但这些远古时期的地下水完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尽管没有准确数字,但是水文学家估计只能经济地抽取五十年。 二、提顿坝溃坝事件(Teton Dam collapse) 在MDT时间1976年6月5日早上7点30分左右,一道泥泞的口子出现了,水里伴随着大量的沉积物,但是工程师们都不相信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到了早上9点30左右,坝体下游朝向已经发展为一个渗漏口,这个口子以每立方米0.57~0.85m3/s的速度涌水并且堤防表面防护材料开始被冲刷。带着推土机的工作队已经被派去堵住漏洞,但是未能成功。本地媒体抵达现场,在11点15分时政府官员命令州长办公室估计下游居民数。工作人员被迫只身逃离于作业现场,因为一个比泳池还大的缺口,已经把他们的设备吞没了,并且仍然在不断扩大。两名困于侵蚀路基里的推土机操作工,靠绳索拉到安全地带。 在MDT时间11点55,坝顶塌陷于水库中;两分钟以后,剩余坝体的1/3瓦解。坝体中带有泥沙沉积物的浑水,以超过57000m3/s的速度,全部流入了长约10km的提顿河峡谷中,这股洪水直到斯内克河平原才逐渐消散。到了晚上8:00,水库的蓄水完全流干,尽管2/3的坝体尚在。 事故原因众说纷纭,有研究表明,溃坝是因为渗透性黄土被大量用于坝体核心和坝肩流纹岩的裂隙中,从而导致水渗入坝体周围,并通过填土渗满坝体。这些可渗透黄土被发现是产生漏洞的主要原因,这些缺陷的组合,导致水渗过堤坝并使坝体内部侵蚀,产生管涌破坏,并最终导致溃坝。事故照片 图中左边那条位于黑色基岩边上的,有一条深褐色的带子(箭头标出),这是泄露的最早期。而圈中两台D-9推土机正试图填补坝体漏洞。 图中箭头可看出,D-9推土机的作用似乎并不大,下游的泥浆明显比第一幅图大了很多,而下游用于排水的建筑物也正被泥浆吞没(红圈标出)。 图中可看出坝体已经破坏(红圈),泥浆正迅速朝坝体表面涌入。 坝体已完全破坏(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