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在9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元在其中的份额从5月开始就持续增长,以42.63%连续15个月稳居首位。 然而,欧元支付比重却比上个月低了一个百分点下降到34.49%,达到今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困于能源危机、居高不下的通胀等因素,市场对欧元区的经济前景担忧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也给欧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据统计,今年欧元已经下跌近12%。 (来源:子图网) 在被这些不利因素环绕的背景下,欧元的吸引力逐渐减少。而伴随着欧元兑美元出现了20年来首次跌破1:1平价的局面,欧元想要与美元"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美元的野心,可能也消失殆尽了。 整体来看,虽然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被美元进一步拉开,但是依旧稳居第二。随后是英镑,但是其比重仅有6.45%。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8月在全球支付中的比重为2.31%,创下了今年1月以来的新高。虽然现在在总排名中的位置还是第五,但是与排在前头的日元之间的距离却拉小了不少。 (来源:子图网) 日元8月的占比为2.73%,为今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2020年8月的时候比重是3.61%,人民币2020年同时期仅有1.91%,经计算,人民币和日元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将近4倍。 今年在世界非美货币贬值"浪潮"中,日本内部宽松的货币政策、放缓的经济,以及叠加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日元"元气大伤"。相关数据显示,9月之后日元的汇率就在加速走低。在9月7日创下24年新低记录,突破1美元对144日元之后,又在14日一度逼近1美元兑145日元的整数关口。 (来源:子图网) 在日本短期内并不能找到有效应对措施的前提下,有专家预计,日元贬值风险依然很大。对比之下,人民币却显得十分"生机勃勃",这么看来,估计日元得做好随时被人民币超过的心理准备了。 文|韦艳松 题|黄梓昕 审|曾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