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黄帝内经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其中的"饮食有节",字面很容易理解,是指日常饮食需要有节制。科学地讲,饮食有节需要从定时、定量两个维度去考虑合理饮食。
定时:"什么时候吃比吃什么更重要"。现代生理学证实,在传统的早、午、晚三个进食时间点,人体内食物中枢兴奋、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大量分泌,这时候胃肠的消化能力最强。不定时进餐,会干扰体内已形成的生物钟,使肠胃蠕动不规律、消化液分泌紊乱,长期如此则使食欲减退,损害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定量:要做到饥饱适中,过饱,肠胃负担过重,不能及时消化,损伤肠胃;过饥,则营养不足,消耗大于补充,使机体逐渐衰弱,影响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三餐还要遵循"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的原则,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确保摄入的营养是全天的三分之一以上,蛋白质、碳水、蔬菜要合理搭配。现代生活节奏快,中国大部分人习惯往往与此相反,好多宴请、聚餐都放在晚上,晚餐吃得又好(大鱼大肉)又饱,长期如此则对健康极为不利。
图片来自网络
饮食还要注意寒温适度。唐代孙思邈说饮食要"热无灼唇、冷不冰齿",食物寒温不当,除损伤胃的阴阳外,还会伤及其它脏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