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有更多的国家开始与中方保持密切经贸合作,但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国家看到中方经济迅速发展,却纷纷开始寻求与中方"脱钩",想借此摆脱对中方的依赖,德国就是其中之一。 据美媒报道,德国经济部正在考虑一系列措施,以此降低对中方贸易的吸引力,减少对这个亚洲经济超级大国的依赖,所采取措施可能包括,减少甚至取消对中方的投资以及贸易出口担保,拒绝在中方推广贸易展览会以及经理人培训等等。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德国考虑对华"脱钩",上周德经济部就考虑将德企在海外投资的国家担保准则进行大幅度收紧,并将矛头直指中国,声称要防止过于将投资集中在中国而导致风险过大,数据显示,德方政府担保总额达到291亿欧元,其中有113亿欧元都是德企在华投资,所以德国此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就曾对继任者发出过警告,称对华脱钩不是明智的选择,德专家也曾发出警告,德国对华脱钩的风险,要比英国"脱欧"还要大六倍,但是朔尔茨并没有听取默克尔的建议,而是无视警告执意要与中国脱钩,那么结果必将导致德国经济坠入深渊。 自从朔尔茨上台之后,中德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开始出现裂缝,德外长贝尔伯克曾多次公开指责中国,导致中德关系开始紧张,并且还在台海问题上挑衅中国,而德国企业界却站出来表态,会继续投资中国,看好中方的投资环境与市场,例如大众公司拟就曾表示,会继续追加在华投资与建厂。 但是德国这次对中方打出两连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第一,就是减少或取消在中方的投资或担保,之前德国为了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优势,便颁布一些便利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贸易的竞争当中,由政府为其提供担,但是德方有1/3投资担保都是在中国,所以这一政策必将会影响到中国。 德方国家贷款机构(KFW)可能会把之前计划发放给在华德企的贷款,用于其他亚洲国家项目,例如印尼,这也意味着朔尔茨政府与之前默克尔的政策背道而驰,德媒表示,德经济部已经开始筹划改变对中方政策的路线,德方政府的态度是,若是德企选择留在中国,但是不要指望"有麻烦"的时候,德国纳税人会出手援助。 很明显,德方政府是在威胁德国在华企业,这也让德国工业界,尤其是汽车产业感到不安,德方工业的背后是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支撑,还有庞大的中方市场,中方现在是德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德国政府与德国企业应该清楚,他们可以跟随美方对华脱钩,但是如果遇到麻烦,也不会得到中方消费者的同情。 此前德经济研究所曾发布一份报告,其中提到,如果德国对华脱钩,最低程度上德国GDP将下降0.81%,最高可以达到GDP下跌接近10%,中德贸易规模很大,仅在2021年,德国从中方进口1423亿欧元,出口1037亿欧元,现在没有任何德国企业愿意错过与中方的发展机会。 德国政府这种效仿美方强行扭曲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一定不会得到德国国内企业的支持,尤其是与中方有密切联系的众多德国中小企业,如果德国政府真的取消对中方投资以及贸易出口的担保,那么首先受到冲击的将会是德国大量的中小企业。 如今德国内部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其国内重要的工业都在面临市场萎缩的问题,德国的大量原材料,能源以及基础物资是来自对俄方的进口,但是目前俄德关系恶化,"北溪1号"无限期关系,导致德国的能源问题雪上加霜,所以奉劝德国政府,如果真心为了德国民众,就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必将是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