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财经网汽车报道,比亚迪高端品牌或在8月发布,新品牌或定名为"星际",旗下首款车型将是一款类似奔驰G级,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高端越野SUV,2023年上半年上市,预计车型售价在50-80万元之间。 比亚迪的车型已经够全面,而且够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星际"这个新品牌呢? 早在5月10日,就有知名汽车博主爆料,腾势是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但还有一个更高端的名字叫星空,寓意"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据了解,该车型搭载华为MDC计算平台,配备双激光雷达、轮边电机,可通过轮胎的前后正反转完成原地掉头,并具备高性能的电机及不俗的加速能力。 是不是很兴奋! 不过这对于国外高端品牌汽车来讲就是噩梦。 这不是瞎吹的,今天的比亚迪正走着当年华为的路线,似乎一模一样。 2019年,是华为开始登顶的时候,也是苹果噩梦的到来。 2019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42亿台,市场份额约38%。 然而,线上渠道数据显示,华为Mate 30系列的中国购买者,超过40%来自于苹果用户。 而苹果在中国的销量,则从2015年顶峰5838万台,一直下降,2016年4380万,2018年3240万台,2019年2750万台。 3年时间里,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暴跌53%,只有原来的一半都不到。 为了拯救苹果,特朗普政府开始对华为下毒手,"断供"华为手机芯片以及其他的零部件。 从2020年9月15日开始,要求台积电不可为华为代工最先进的芯片,美光、三星等手机零部件和谷歌等软件厂商也不再向华为提供产品和服务。 华为无货可卖后,中国高端消费者纷纷回到苹果的怀抱。 2021年,苹果手机销量再次回到顶峰,更创下了新纪录4940万台。 华为能在高端手机上干翻苹果,比亚迪同样能把国外的高端汽车品牌干翻。 而且,华为和比亚迪有很多相同的本质,甚至用上了同一策略。 那问题来了! 为什么华为可以,小米不可以,VO不可能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必须知道苹果是怎么火起来的。 乔布斯把苹果手机的品牌形象塑造成了科技、高端、时尚、奢华的代名词。 苹果手机就是世界智能手机的标杆,大家都要围着苹果去模仿。 这就相当于,苹果画好赛道,让其它手机厂商跟着苹果屁股跑,永远不可能超越苹果。 任老爷子不愧是当过兵的,就像得到教员真传一样,来了一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2012年,华为推出P系列手机对标的就是苹果手机,同样是高端、时尚、奢华的定位。 第二年,华为又推出了Mate系列手机,这可是奇兵,是精锐中的精锐。 华为P系列都能与苹果手机对标了,Mate系列手机就更是高端中的高端。 Mate系列手机直接跳出三界之外,看着自己家的P系列手机与苹果手机对垒。 跳出三界之外的Mate系列手机达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完全走出了自己的线路。 经过几年的打磨,到了Mate20时,华为开创了自己浴霸式手机,Mate系列手机开始得道升天。 直到今天苹果手机依然困在了Mate20浴霸式的设计之下,只是把摄像头换了一个位置罢了! 到了Mate30,更是蔑视一切,用起圆环摄像头设计,"重构想象"再次突破四摄边界。 Mate30的成功,直接把苹果手机变成了华为的二流手机,苹果手机对标华为P系列手机。 最有意思的是,P系列手机在功能上与苹果手机对标,Mate系列手机在价格上与苹果手机对标,但Mate系列功能更强悍,更高端。 就好比选村花比赛的时候,来了一个市花,人家的出场费跟你一样高。 华为Mate系列成功吞噬了苹果的市场。 随着华为的崛起,苹果手机的销量以每年差不多1000万台的速度下降。 下降速度这么快,说明了苹果手机不再是高端、时尚、奢华的代名词,现有有更好、更高端、时尚、奢华的华为Mate系列。 2012年华为手机的全球销量只有3200万台,到了2019年达到2.4亿台。 华为能成功把苹果挤下去,当然不止是产品策略这么简单,而是华为有核心的硬科技。 第一、更好的通信技术。 这个就不用说太多了,华为的信号是完全吊打其它手机的,苹果手机在它的面前就是渣渣。 第二、麒麟芯片。 华为一直坚持研制芯片,并在2014年推出了第一款麒麟910芯片,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一款4核手机处理器了,还成功把自研的巴龙710基带集成在一起。 随着麒麟950、麒麟960芯片的发布,华为开始与高通、苹果的芯片形成了鼎足之势。 搭载麒麟960芯片的Mate9,首发销量就轻松突破了1000万台,苹果则开始节节败退。 面对强大的敌人,若要想成功地翻盘。 就把自己的二线部队对标别人最高级别的部队来打造。 这需要魄力,更需要实力。 因为只有你的二线部队能打赢别人最高级别的部队,你的一线部队才肯能为所欲为,就如入无人之境,把敌人牵住。 要想成为真正的领袖,无论是在商场还是战场上,都必须有魄力和雄心,不是靠所谓的小聪明,卖点小情怀,骗一些纯情小丫丫,就能成为一方霸主的。 要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没有自己的芯片,没有自己的技术,就是一部组装机。 谁都可以到高通、联发科那里买芯片,找点配件组装一下,剩下的就是包装了,几乎有钱人都可以干。 苹果有自己的芯片,三星有自己的芯片,华为有自己的芯片,只有这三家才是手机的标杆。 第三、强强联合,锦上添花。 华为与徕卡的合作,打造照相的标杆,与众不同的同时,别人有心模仿也无法超越,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常生力量。 今天的比亚迪呢? 有自己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第三代DM技术,自己还可以做车规芯片。 今天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当时华为在手机上科技上的技术积累。 有了硬核的技术打底,在品牌策略上,打造了中国朝代系列,秦、汉、唐、宋等车型本来就对标了各大品牌的中高车型。 目前再推出"星际"系列,明显就是走Mate的路线。 如果定价在50万到80万,也就跟华为之前所走的线路是一模一样的了。 同样的价格更高端的车。 与此同时,据说是与华为合作的,这跟之前华为与莱卡合作是同一道理的。 比亚迪的造车能力加上华为的智能,以及华为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一次,是中国制造企业与高科技企业的完美结合,成功不在话下。 我挺期待的,需要多久而已,是两年,还是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