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吴生,是一位教书先生。 春节期间放假回家,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将他打量一番后说:"吴先生今年停课了,明年又去哪里教书啊?" 徐生说:"还是原来的地方。" 老人说:"我叫孙业,有个侄子想要请一位优秀的教书先生,本来是去西山聘请子服先生,但他已经接受其他人的邀请了。我又只好重新寻找,如果先生您愿意的话,酬金会比你原来教书的地方多两倍。" 吴生本已接受了河北某人的聘请,就好言推辞了。老人说:"吴先生一诺千金,在下佩服。但是离春节期间还有一段日子,我真心诚意地以二两黄金作为聘金,请您暂时教一下他,明年再回河北也可以,怎么样?" 吴生同意了。老人立即下马奉上礼物,高兴地说:"我们家就在附近。只是住宅比较小,无法喂养牲口,可以先让仆从和马回去,我们慢慢走回去也可以。" 吴生觉得此方法也可行,就把自己的行李放在了老人的马车上。 吴生跟着走了大约二三公里路,等天已经完全黑了,才到老人的家。 站在门口观望,只见门上嵌着门钉,安着兽环,一看就是大族世家的模样。 进了房门之后,老人叫侄子出来拜见老师,是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少年。 老人说:"我弟弟南川,只留下这一个儿子,聪明机灵,就是有些娇生惯养罢了。能够得到先生一个月的精心教导,一定会受益匪浅。" 晚宴时间,主人热情款待,饭菜十分丰盛可口,就连斟酒布菜,都是丫环仆妇来做。 其中一个小丫头一直拿着壶站在旁边,小心伺候着,豆蔻年华,风流标致,吴生心动不已。 酒宴结束之后,老人安排好仆从替吴生安排好住宿,然后才离开。 第二天天才微亮,小少年就起来跟着吴生学习了。吴生刚起床,早就有丫环捧着毛巾来侍候盥洗,竟然是昨天晚上端壶的少女。 一日三餐,也是这个少女送来的。到了晚上,这个少女又来整理被褥。 吴生问:"为什么没有仆从来收拾?"少女笑而不语,铺好被褥就离开了。 少女第三天晚上又来了。熟悉了之后,吴生就与她打闹调笑,她微笑着没有拒绝,吴生便与她亲昵起来。 少女告诉他:"我们家没有男子,外面的事都是伯伯在打理,我叫爱奴。夫人非常敬重吴先生,担忧其他丫环不纯洁,所以就让我来侍候先生。你我的事情一定要保密,不能被他人发现,否则我俩都很难堪,没面子。" 哪知有个晚上,他们睡过了头,被小少爷看见了,吴生非常惭愧难安。 到了晚上,爱奴过来说:"幸好夫人非常看重和敬重先生,不然就麻烦了!你不知道,今天小少爷跑去告状,夫人急忙捂住了他的嘴,生怕别人知道,只是警告我不要在书房久留。" 说完,爱奴就走了。吴生很感谢夫人。小少爷读书三心二意,吴生呵斥责备他时,夫人总是向他求情。 最初只是丫环来传话,渐渐地就亲自过来求情,总是隔着门和先生说话,每次说着说着就伤心地流泪,还必问公子白天的功课。 吴生很生气,大声道:"又要放纵孩子懒惰,又要孩子学有所成,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这样的老师我也当不了!还是另请高明吧。" 每每这个时候,夫人就会派爱奴来认错,吴生才留了下来。 自从前来授业之后,吴生每次想出去登高望远,宅门都是紧闭不开,无法出门。 一天夜晚,他异常烦闷,喝了些许薄酒,便叫来爱奴聊天。爱奴说:"锁门是怕小少爷出门贪玩,荒废学业。如果您一定要出去的话,请您晚上再出去。" 吴生生气地说:"我是来教书的,不是被囚禁的罪犯,领了几个银两,就该在这里活活憋死吗?晚上才出去溜达,能看个啥?我早就不想干了,所得酬金还在包袱里。" 于是将拿出的黄金放在桌上,收拾行李就要往外走。夫人听到声音后,从屋里出来,不说话,也不阻拦,只是用袖子捂着脸小声哭泣,让丫环把黄金还给吴生,打开门送他走了。 吴生发现进出的房门很窄,出门之后,竟然有阳光照射在身上,转身一看,才发现自己是从坟墓中走出来的。四面望去,一片荒凉,原来自己待着的地方是一座古墓。 吴生非常吃惊,也有点害怕,庆幸自己果断离开了。不过心中还是感激夫人的情谊,于是用所赠的黄金换了树,给坟墓培了土、植了树,才离开。 过了一年,吴生回来办事又经过那个地方,祭拜了坟墓才走。 远远地看见老人出现了,便笑着向他打招呼,并热情地邀请他吃饭。 吴生知道他心里有鬼,但很想知道自己走了之后夫人的状况,就邀他一起进了村,买了酒一起喝,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老人起身付了酒钱,便说:"我家离这也不远,我弟妹正好回娘家来了,希望您能光临,为我消除不祥之气。" 出村走了一会儿,就看见一处村院,叩门而入,为吴生点上蜡烛。 不久,夫人便从里面出来,拜谢道:"我们本是衰落的家族,门户萧条,先生还愿意施恩于泉下之人,真是无以为报。" 说完就伤心地哭了起来。随后又叫来爱奴,对吴生说:"这个是我最喜爱的丫头,今天就把她送给你,姑且给你在客居中做个伴,一解寂寞。你有什么需要,她应该也知道的。" 吴生连连答应。过了一阵,老人跟夫人便一块离开了,留下爱奴侍候吴生休息。 第二天一早,鸡叫头遍,老人就来催促吴生整理好行李好上路。 夫人也出来了,叮咛爱奴要好好服侍先生,不要惹先生生气,又对吴生说:"从此以后你要更加谨慎,我们的交往在普通人们看来是很诡异的,恐怕好事之人造谣生事。" 吴生答应后就告别了他们,领着爱奴同骑一匹马离开了。 到了教书的地方,两人单独住在一间屋子,一同生活。有时客人来找吴生,爱奴也不会躲避,因为别人看不见她。 吴生有时候想要什么,念头刚滋生,爱奴就替他办好了。 爱奴又会医术,只要一按摩,疾病就能痊愈。清明时节,吴生回了家,到了夫人墓地,爱奴就告辞下马。 吴生嘱咐她代为问候夫人,爱奴说:"好。"就消失不见了。几天之后,徐生回到坟墓,刚准备喊人,就看见爱奴打扮得漂漂亮亮,坐在树下,于是一起出发。 一年以来,就这样来来往往,习以为常,倒也不怕麻烦。 吴生本想带爱奴一同回家,但爱奴执意不肯。年底,吴生辞了课要回家,相约以后再见。 爱奴送他到以前坐过的地方,指着石堆说:"这是我的坟墓。夫人没出嫁时,我就开始跟着她了,死后便葬在这个地方。如果下次经过这里,烧炷香悼念我,咱们就能相见。" 告别爱奴回到家后,吴生很是想念她,就跑回坟上去悼念,却毫无反应。 吴生就近买了棺材,挖开坟墓,想把爱奴的尸骨带回家去安葬,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哪知坟墓打开后,吴生看见爱奴的面容与活着一般,肌肤也没有腐烂,但身上的衣服却化成了灰,而头上戴着玉饰,都像新制的一样。 又看向她的腰间,缠着几锭黄金,便都卷了起来放在怀中。这才脱下身上的衣服盖在尸体上,抱着放在棺材里,租了马车载回家去。 吴生把棺材安放在专门的房间,盖上绣花的衣裳,自己睡在一旁,希望奏效。 直到一天,爱奴忽然从外面进来,笑着说:"盗墓贼原来在这里!" 吴生惊喜地抱着她,爱奴才说:"近来随夫人去了东昌一趟,三天后回来一看,房舍已空。过去您多次邀约于我,都不肯相见,是因为从小受恩于夫人,不舍离开她。现在你既然把我劫来了,就赶快安葬吧,这就是你的恩德了。" 吴生问:"古人有百年之后又复生的,如今你的身体还和生前一样,为什么不能复活呢?" 爱奴叹道:"这都是有定数的。世间的死而复生传说,多半是人幻想出来的。想要再起来走动,又有什么难?只是不能像活人一样生。" 于是打开棺材躺了进去,尸体马上活了过来,爱奴亭亭玉立,十分可爱。吴生伸手向她怀中探摸,却冷若冰霜。 爱奴还要入棺躺下,吴生竭力阻止。爱奴说:"我从前受夫人宠爱。主人从西域回来,得黄金数万,我偷偷拿了,她也不追问。后来快死之时,没有什么亲属,就把黄金藏在身上殉葬。夫人可怜我早死,又拿了些宝物一起入殓。 我的身体之所以完好如初,是得了黄金珠宝的滋养。如果在人世,哪能保持长久呢?如果你一定想我像正常人一样,切记不要强迫我吃喝,倘若灵气一散,游魂也就消失了。" 吴生专门建了一所院落,跟爱奴一同居住。爱奴言谈举止跟常人一样,只是不能吃喝,也不需要休息,不能见生人。 过了一年多,吴生饮酒微醉,于是发起酒疯,拿起酒就强行往爱奴嘴里灌,爱奴喝了之后立刻倒在地上,口中流出血水,过了一天,尸体已经腐变。吴生追悔莫及,厚葬了爱奴。 夫人教育儿子,与活人无异,她对待老师周到又礼貌!真是个有教养的人啊! 美艳的尸首不如风雅的鬼,却因为穷酸秀才的庸俗莽撞,致使灵物不能享受她的天年,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