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影领域的最高奖之一,每年的戛纳金棕榈颁奖都牵动着万千影迷的心。 今年的金棕榈颁给了一部颇具争议的影片,它荒诞讽刺,尺度惊人,但又恶心至极。 同戛纳的选择一样,它是无数人心中的"年度最佳",但也被不少人口诛笔伐。 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悲情三角 Triangle of Sadness 导演: 鲁本·奥斯特伦德 编剧: 鲁本·奥斯特伦德 主演: 哈里斯·迪金森 / 查尔比·迪恩·科里克 / 伍迪·哈里森 / 扎特科·巴瑞克 / 汉娜·奥尔登堡 / 多莉·德莱昂 上映日期: 2022-10-07(瑞典) 片长: 147分钟 这部电影曾在柏林、斯德哥尔摩等城市举行过前期试映,但反响平平。 后来剧组到西班牙的乡下放了一场,没想到几十名农村观众却看得很开心。 在戛纳首映当天,影片中极具冲击力的故事和画面,不仅让现场观众接连发出惊呼,更在放映结束后获得了观众长达7分钟的起立鼓掌。 最终,这部电影获得了组委会的肯定,成功摘得金棕榈。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继2017年的《方形》之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方形》剧照 片中的故事分为三幕,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场景。 第一幕聚焦时尚模特圈,男主角卡尔 是一名新人模特,拥有精致的外貌和高挑的身材。 但初入行的他除了要被当成工具任由艺术家、设计师摆弄,还要日常接受各种面试与挑选,以及应对时尚媒体的戏谑采访。 卡尔的女友雅雅 同样是一名模特,但她却已经是业内名模。 不仅有规格最高的T台走秀,还享受着台下粉丝的欢呼与尖叫。 职业地位不同的两人,在金钱观上也充满矛盾。 一次餐厅里约会过后,雅雅故意装作没看到账单不结账,这却引来了卡尔的愤怒和爆发。 他认为雅雅不该逃避已经承诺的账单,这是对他的不尊重。 但雅雅却表示,这是她考验男友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他看来,女性在一段关系中要承担的风险更多,所以男性更应该主动承担金钱上的责任。 第一幕的最后,是两人的激烈争吵。 这段戏既暗示了他俩都是经济拮据的普通年轻人,也暴露出了这段关系中的裂缝,为后续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二幕的故事,围绕着一艘豪华游艇展开。 能登上这艘游艇的人非富即贵,有低调的军火商、富可敌国的饲料大王、刚卖掉一个公司的富豪等等。 雅雅利用自己网红的身份获得了两张船票,和男友卡尔登上了这艘游艇,他俩也成为了这艘船上最穷的人。 在这艘豪华游艇上,有着最极致的乘客体验: 堪比米其林的美食,丰富的配套设施,以及不可以对顾客说"不" 的贴心服务。 比如,因为乘客对一名员工的着装不满,这名员工马上就被辞退,并被赶下了游艇。 因为乘客想让员工下水游泳,全体员工就停下了工作去玩水滑梯,就连正在做饭的厨师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这艘游艇上也存在着最森严的等级 : 甲板之上,富人在尽情享乐与狂欢。甲板之下,工作人员在为更好地讨好乘客而开动员会。 就连工作人员之间也等级分明,船长、大副、管理人员、服务员、清洁工…… 不同的制服之下,代表的是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在第二幕的结尾,是全片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片段。 由于船长把晚宴安排在了一个风浪巨大的日子,富人们纷纷晕船,接连开始呕吐, 这些社会名流穿着最精致的服装,画着最精致的妆容,却在晕船之后丑态尽出。 有的在宴会厅中央大口狂喷,有的边吐边摔下楼梯,有的抱着马桶吐却因风浪颠簸而沾满了全身…… 这一段是全片最恶心的段落,也十分讽刺。 第三幕开始于一个意外:游艇被海盗扔了手榴弹而发生爆炸,一部分幸存的乘客被冲到了一个小岛。 在获得与外界的联络之前,他们需要在岛上自力更生。 一开始,富人们还能心安理得地享用游艇上剩下的水和食物。 但僧多粥少,食物和水很快就被耗尽,他们不得不另想办法谋生。 一名幸存的清洁工阿比盖尔 拥有极强的劳作和动手能力,她第一次下水就捕到了一只章鱼。 到了晚餐的时候,阿比盖尔却并未向所有人均分她的章鱼。 作为幸存者中最具谋生能力的人,她也享有了食物的分配权。 凡是听命于她的人,就能分得章鱼,否则就只能饿肚子。 由此,阿比盖尔成为了这艘荒岛上新的"船长",建立起了一个由她牵头的母系社会。 白天,阿比盖尔带头去海边觅食。 晚上,她安排几名女性和她去逃生船内睡觉,而男性只能在沙滩上睡下。 富人们为了争取去船内睡觉的机会,纷纷献上自己价值百万的名表,但此时的手表已经派不上任何用场。 但有趣的是,雅雅的男友卡尔因为外貌出众,成为了阿比盖尔的男宠。 而毫无谋生能力的卡尔也不抗拒这样的方式,只能用自己的肉体来换取食物。 卡尔和雅雅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矛盾重重。 在影片的最后,雅雅和阿比盖尔一同外出觅食。 她俩偶然在岛屿另一边发现了电梯,原来这座岛上有一个度假酒店,这也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因此获救。 但在前往酒店求救之前,阿比盖尔谎称要小便,躲在了雅雅身后。 她悄悄拿起一块石头,想要朝雅雅的头砸去,以此维系自己在这个岛上建立起来的氏族社会。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至于这一击是否落下,就留待每个观众去想象了。 熟悉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人,就知道他一贯以来的幽默风格。 从《游客》到《方形》再到这部《悲情三角》,都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戏谑与讽刺。 片中的三幕戏虽然看似割裂,但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主旨展开,那就是公平。 从雅雅吵架时对卡尔说的"公平",到游艇上富人要求员工游泳时提到的"公平"。 前者提到了现实中男女性别上的不平等,而后者则暗示了现实中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到了第三幕,鲁本将这两种不平等实现了彻底对调,建立起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 这个荒岛上的女性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她们有极强的谋生和管理能力,成为了所有幸存者的主心骨。 而此前处于最底层的清洁工阿比盖尔,地位更是实现了飞升,成为了这个母系氏族社会的掌权与领导者。 但最讽刺之处并非在于这种地位与身份的互换,而是在互换之后,现实中的丑恶状况依旧在这个小岛上重演。 阿比盖尔成为掌权者之后,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权力带来的色欲和腐化生活。 她原本是现实中的被剥削者,可一旦她有了剥削的机会,就更加变本加厉。 所以当故事最后,当有机会带大家逃离这里时,她想做的却是把逃离的机会毁掉,以此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片名"悲情三角"是一个整容术语,指的是眉心三角区的皱纹。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就会长出这种皱纹。但是你只需要打一针肉毒杆菌,就可以在15分钟内抚平它。 这是时尚圈人尽皆知的秘密,也是影片中的时尚人士密切关注的细节。 但用导演的话来说,这个专业术语更像是一个关于表面和美丽的的黑暗而滑稽的评论,像是这个光鲜亮丽的圈层对于普通人高高在上的审美蔑视。 其实不仅是时尚与非时尚人士之间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等级划分,就连时尚圈本身也有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 正如片中讽刺的那样,奢侈品模特在拍广告时从来不笑,似乎在看不起那些一向以笑脸示人的快消品牌。 极尽讽刺,但又十分现实。 总的来说,《悲情三角》是一部把讽刺性和娱乐性兼顾得十分到位的一部影片。 既有养眼的美食美景,滑稽逗趣的情节,也有发人深省的内核表达。 如果你也喜欢这类荒诞喜剧,一定不要错过这部年度佳片。 但有一个温馨提示,千万别在吃饭的时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