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速钢铁厂守军投降,这是俄罗斯胜利的起点,还是北约失败的起点
看着画面中亚速营士兵投降走出的画面,个个精神涣散,毫无斗志,像是坐了多年牢,感觉乌军不像在保家卫国,倒像是被强迫的一样。还有受伤的,断腿的,死亡的,可以想象战争的残酷。
战争之初,就在人们以为俄罗斯会秒杀乌军,闪电击败乌克兰的时候,俄军却打出了自己的节奏,在基辅虚晃一枪,随即转向,扫荡乌东,封锁要点,不紧不慢,各个击破。从亚速营的投降来看,俄军的战法是很有效果的。
闪电战是德军的专利。在与他国之间的战争中,俄罗斯擅长的是持久战,拖死对手。历史上,俄罗斯拖死了拿破仑,拖死了希特勒。现在,恐怕普京又在用老办法,拖住乌克兰,拖的欧洲、美国流血又流泪,从历史经验看,最后胜利的可能是俄罗斯,虽然惨胜,也是胜。
有人说俄罗斯拖不起,恰恰相反,在高烈度的战争中,俄罗斯是除了美国外最拖的起的国家。
能不能持久,取决于战争资源。原油就不用说了,俄罗斯本身就是原油界的扛把子。粮食方面,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打起来了,停止出口,保供国内。其他农产品大豆玉米土豆等产量也是巨大。武器装备上,俄罗斯是出口大国,打架的家伙也不用担心。至于说被制裁,只能让俄罗斯损失些金钱,对于双方互拼消耗没有作用。
除了以上因素的支持外,普京使用"拖字诀"对付幕后黑手北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气。
二战中,德国进攻俄罗斯,失败了,是败于军事吗?不是,要知道,德国的指挥官和士兵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德军败于俄罗斯严寒的天气。
有人可能不理解了,在这场冲突中,北约没有直接进攻俄罗斯,而且夏天到了,天气在这时候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拖"的意图所在,现在天气没用,5个月以后就有用了。
到了10月份,欧洲的严冬就要到了,断了油气,欧洲人会不会冻死,老百姓会不会造反,政府会不会倒台。美国中东距离太远,欧洲国家众多,需求量巨大,只有靠俄罗斯。北约还能硬下去吗?互相妥协才是唯一出路。
在此之前,各方之间还要继续斗法,拼战果,拼资源,拼耐心,拼意志,直到有一方耗不起为止。当下,对乌克兰北约有利,未来,对俄罗斯有利。如果突然有一天三方达成了某种协议,大家也不要奇怪,战争嘛,总有结束时候,比如,在9、10月份的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