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已经18年, 外界依然很好奇,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后生活是怎么样的。 杨振宁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分别有一个家。 在香港居住的时候,由于家里没有保姆,大部分都是翁帆每天做饭。 早餐两个人在家里吃。 因为各自工作的缘故,午餐往往相对简单。 晚餐的时候,这对在外人眼里非常独特的夫妻,通常会一起去外面吃饭。 杨振宁非常喜欢粤菜里的餐后甜品。 相比之下,可能是因为担心身体发胖,翁帆对于甜品却从不敢多吃。 通常天气好的时候,晚餐后两个人还会一起在校园里散散步。 而在北京居住的时候,由于家里有保姆, 所以一日三餐也不用翁帆操心,她只要每日照顾好杨振宁的起居和外出活动即可。 对太多的大众来说,自从2004年两个人宣布结婚后, 杨振宁早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上就黯然失色了。 毕竟,大多数人根本搞不懂晦涩的物理理论。 相比于杨振宁的学术成就,二人的恋情才更有意思。 有人曾说两个人的结合是心血来潮; 有人说翁帆是瞄准了杨振宁的名气和财富; 当然也有人说,两个人确确实实是有爱情,而且就起始于翁帆对杨振宁的崇拜。 总之,由于两个人的年龄整整相差了54岁, 所以当他们结合之后,说什么话的都有。 但无论如何,杨振宁和翁帆能够真正结合的起点, 2003年10月,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去世。 翁帆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曾和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有过面对面的交往。 这个1976年出生于潮州的姑娘,是家里的三女儿。 他的父亲翁云光,退休之前曾经是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 因为父亲一直以来就爱好文学和古诗词, 所以近朱者赤,三个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熏陶。 18岁那年,翁帆考上了汕头大学的外国语文学系。 她不但成绩优异,在学校期间,还曾接待过不少各类型的知名学者。 翁帆19岁那年,汕头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物理学大会。 杨振宁和妻子杜致礼,都在受邀的名单里。 而翁帆作为校方推出的接待者,全程都陪同在杨振宁夫妇身边。 此时的杨振宁已经73岁,他还鼓励翁帆好好学习,以后到美国深造。 这一次的相识,为他们接下来的交往打下了基础。 据说此后的翁帆,一直和杨振宁夫妇有书信来往。 不过,大学毕业后的翁帆,并没有像杨振宁所说的那样继续深造。 由于学的是外语,她很快在家乡当地的一家企业里找到一份翻译的工作。 但不知出于何故,仅仅工作一个多月后,翁帆就辞职去了深圳。 来到深圳后,翁帆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当翻译。 26岁那年,翁帆又决定考研。 并且就在当年,她顺利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 读研期间,翁帆和妻子离世的杨振宁,联系变得频密起来。 但也有说法是,翁帆此前曾经中断过和杨振宁的联系。 而在读研期间,为了将来的规划,包括杨振宁在内, 翁帆又跟当年曾经接待过的学者,都恢复了联络。 她这么做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硕士毕业后,或许能通过这些知名的学者, 获得更好的平台或者是规划。 2004年的2月,翁帆接到了杨振宁打来的电话。 杨振宁告诉她,在中山大学见一面。 这应该是两个人9年前见面后再次相逢。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拉开了杨振宁和翁帆相恋的序幕。 有人曾经把翁帆的照片和杜致礼年轻时候的照片做过对比, 虽然相隔时空,但完全不同的两个女人,看起来竟有些相像。 所以外界一直猜测,杜致礼去世后, 从翁帆的身上,杨振宁看到了杜致礼年轻时的影子。 在和杨振宁的交往中,翁帆曾经写下诗句,向杨振宁表达过爱意。 当年九月的一首诗,是这么写的: 无悔我爱,惟余欣喜,有意逃出,心已陷入……触汝额发,气息拂手,无声胜有。 这首写给杨振宁的诗,不但邮寄给了他, 此后杨振宁经过修改又邮寄给了翁帆。 翁帆随后将这首诗发在了博客里。 因为大学主修外国文学,翁帆时常有写诗的冲动。 每每写好,都会用电子邮箱发给杨振宁。 有些诗杨振宁会做修改,之后再传给翁帆。 这样的一来一往,让两个人慢慢了解了彼此。 当年国庆假期的时候,在翁帆的陪同下,他们还一起去北海旅游了。 得知翁帆喜欢拍照,杨振宁还送给她一台数码相机。 就这样,两个人的交往由浅入深, 不但慢慢了解了彼此的性格,同时也了解了各自的家庭情况。 到后来,是杨振宁主动向翁帆表白的。 求婚是在电话里进行的,杨振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翁帆随后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两个人都同意了,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翁帆的父母。 不过,就在杨振宁和翁帆的恋情在社会上公开后, 她的父亲翁云光曾经表示,其实女儿之前,就向他提到过和杨振宁的事情。 在翁云光看来,虽然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但女儿已经大了,她做出任何选择,家里都不会刻意干涉的。 当年面对媒体的采访,翁帆的父亲还把杨振宁夸了一通。 而且他还透露,彼时的翁帆研究生还没有毕业。 今后的主要工作,将是帮助杨振宁教授,整理大量的学术资料。 翁云光还表示,接下来女儿和杨振宁的婚礼,他和妻子都会去北京参加。 就这样,在2004年底,82岁的杨振宁和28的翁帆正式登记结婚。 不要说在18年前,即便时至今日, 杨振宁和翁帆的结合,还是大众关注的热点。 毕竟,大部分所了解的名人忘年恋情,基本都是早已作古的历史人物, 而在当下社会里,有幸真正看到这一对夫妇后,大多数人的心底都是不适应的。 为翁帆 的以后考虑,两个人也没有再要孩子。 而杨振宁的财产,早就定下来给三个孩子,翁帆只有清华园别墅的居住权。 自从杨振宁和翁帆结婚的那一刻起, 他们日常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巨大的关注。 但是,这并不妨碍两个人一起为他们的新家做布置。 虽然当时的杨振宁已经过了耄耋之年, 但他和翁帆,为了买一张合适的客厅沙发,曾经逛过不少家具城。 翁帆甚至表示,结婚之后,她的生活反倒是更加规律了。 虽说每次有公开的活动,都会引起关注,还有不少人偷偷的拍照片, 不过翁帆觉得,现实中遇到的人,从来没有打扰过他们。 生活上,年龄大了的杨振宁,也会事事处处想着翁帆。 有一次两个人去三亚,恰巧翁帆病了。 杨振宁不但亲自给妻子拿饭,而且还喂给她吃。 早上杨振宁醒来早,他想翻翻报纸又不想惊动还在睡觉的妻子, 于是就一个人去到卫生间里看。 在翁帆眼里,杨振宁给她营造了一种比象牙塔还要象牙塔的生活。 她和丈夫可以活在学术的世界里,可以享受那份纯净和自由。 当然,外界尤其是网上,永远也少不了调侃和嘲讽翁帆的声音。 不过,从杨振宁的身体来看,他确实身体很不错。 2010年,杨振宁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 自己身体健康,和翁帆结婚后,妻子更是把他照顾得很好。 杨光诺是杨振宁的大儿子,他特别感谢自己的后妈, 他曾说:"谢谢她对我爸的照顾,让我们儿女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 日子过得舒泰,杨振宁甚至还坦言自己要活到108岁。 确实,彼时的杨振宁,说话的思路都很清晰且敏锐。 当年,他和翁帆,一起去新加坡参加了一场国际物理学会议。 他的好友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葛尔曼,当时80岁。 杨振宁表示还要和老友"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杨振宁也已是百岁高龄。 为了丈夫的身体,翁帆 18年来一直都坚持早睡。 去年九月底,在妻子翁帆的陪同下, 杨振宁还在清华大学,出席了庆祝自己百岁华诞的学术思想研讨会。 彼时的杨振宁说话依然思路清晰,看起来精神矍铄。 翁帆曾经说过,当你崇拜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会忍不住爱上他。 只不过,翁帆所爱的这个男人,给她带来的争议是巨大的。 翁帆喜欢一首英文诗歌《未选择的路》。 最后的两句是: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让我的人生如此不同。 可以说,这正是翁帆嫁给杨振宁18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因为长久以来的约定俗成,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太"出格"。 就拿结婚而言,年龄相差10岁,会被窃窃私语, 年龄相差20岁,可能会被公开谈论, 年龄相差50岁,就变成了翁帆和杨振宁。 因为当事人这么做,打破了常规和惯性。 哪怕是没有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 与众不同的做法,势必会让当事人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而且,当事人的知名度越高,事件本身受到的关注也就越大。 毕竟,差异化的做法挑战了大部分人的认知。 虽然有不少人会对当事人激烈反对,但也仅限于口头的议论或者嘲讽。 从社会的层面来看,类似的情况往往只是个案,并没有什么普遍性。 至于当事人自己,其被围观和议论的生活, 仅仅是信息拟态里的一种镜像,是一种被虚化了的不真实状态。 他们真正的生活,是个人领域里的冷暖自知。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