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国民党保密局诱捕了一位前国民党军统少将军衔的特工,原因是这位军统少将前来策反保密局成员封企曾,被封企曾出卖。 这位军统少将名叫陈默,是杜月笙的得意弟子,在得知陈默被捕后,已经与蒋家的关系几近断绝的杜月笙不顾脸面,两次到蒋介石那里去求情。 蒋介石得知陈默是共产党后,暴跳如雷,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陈默他是知道的,那是1941年12月底,一直在上海负责锄奸的陈默被戴笠召回到重庆,因为在军统锄奸过程中表现出色,国民政府授予陈默和他领导的"上海抗日行动组"以"抗战特别贡献奖。" 这在当时应该算比较高的荣誉了,能给陈默颁发这个荣誉,主要还是陈默在沦陷区的锄奸活动太亮眼了。 根据档案记载,自1937年年底到1941年年底,在上海由军统人员实施锄奸行动中,有150余人日本军官和重要汉奸被制裁,而其中至少八成是由陈默及其率领的"军统本部上海抗日行动组"实施的,也就是说陈默和他的小组干掉了至少120多个汉奸。 在被处决的汉奸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上海滩"三大亨"之一的青帮头目张啸林,和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等人。 蒋介石懵圈的地方在于,这样一个能打的军统战将,没有想到却是一名中共红色特工。 作为军统的王牌特工,陈默在抗战时究竟有着怎样的贡献?能在身份曝光后,让蒋介石都感觉到难以置信? 陈默于1913年出生于湖北梅岭,其父是同盟会成员,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但是却在反袁斗争中被杀害于上海。 陈默的母亲得知消息后,带着仅仅两岁的陈默赶往上海去为丈夫收尸,在安葬完丈夫后,陈默的母亲就在上海浦东奉贤县头桥镇开了一家小吃店,打算以此来养家糊口。 然而那个时代对一个从异乡来上海创业的女性来说是十分艰难的,随着陈默年龄的增长,生活愈发的困难起来。 陈默刚开始在头桥镇小学读书,然而因为生活拮据,在读到四年级后母亲便支付不起学费,陈默只好辍学到一家药店当学徒。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很多人都认为陈默就该任命,一辈子当个伙计或者掌柜就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了,但是陈默却不肯服输,他发誓一定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白天他在药店干活,旧社会的老板对学徒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要干很多的活,却只给一点工资,甚至只管吃住。 尽管白天的工作很累,但是到了晚上,陈默都会跟同学借来课本,自学完成辍学后未完成的课程。 后来,陈默听说奉贤曙光中学开办了夜校,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不要钱,陈默立刻前去报名,依靠天生的聪明和极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在那里学习了很多知识。 彼时的曙光中学已经是中共在上海地区的活动据点之一,其校长林钧是中共早期党员,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是当时中共在上海的地方重要干部之一。 在与林钧接触后,陈默了解了共产主义,决心走上红色道路,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环境下,陈默在林钧等中共党员介绍下,加入了共青团。 1930年春夏,就在陈默即将转正为共产党员时,因在夜校宣传革命思想,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判12年。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因为政治问题获罪的陈默在服刑三年半后被释放出狱。 陈默出狱时,中央机关已经全部迁移到中央苏区,隐蔽组织也是惨淡经营,陈默无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只好寻求其他方法来拯救这个腐朽的旧社会。 经过努力,陈默考入上海法政学院,他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律师或者法官,为底层百姓做些有益的事情。 然而一次意外,却再次改变了陈默的人生轨道,使他从一名激进爱国学生,成为后来令上海滩所有日伪心惊胆战的军统王牌杀手。 在陈默读书期间,恰逢上海各界民众对日本侵略行径忍无可忍,开始如火如荼的罢工、罢市、罢课活动,陈默作为爱国青年,自然不能置身事外,立刻加入其中。 但是反动当局却一再镇压群众的游行示威活动,有一次陈默在抗日游行活动中被反动当局抓捕,情急之下,陈默躲进一家宅子,院子里的大管家听他口音是浦东高桥话,当即告诉他安心在宅子里待着,没人敢来搜查。 陈默将信将疑,果然搜查的人到了门口连门都没敲就走了,很快陈默才搞清楚,原来这个宅子的主人是当时上海滩最负盛名的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公馆,而那个帮助他的管家也是青帮里的风云人物,叫万墨林。 杜月笙 万墨林是杜月笙的姑表弟,也是杜月笙的门生,刚到上海滩投靠杜月笙后,专门负责给杜月笙点大烟的,然而万墨林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为杜月笙所看重,据说万墨林能够将与杜月笙有业务往来的一百九十组电话号码熟记于心,后为杜月笙管账,被称为"杜门第一红人。" 让陈默没有想到的是,万墨林很快将陈默引荐给了杜月笙,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杜月笙的老家就是浦东高桥镇,陈默跟杜月笙算是亲老乡,另一方面万墨林的识人本事也很厉害,他第一次见到陈默就认为这个年轻小伙非同凡响。 杜月笙见到眼前这个小老乡很高兴,得知他是上海法政学院的学生时,更是竖起了大拇指,杜月笙虽然是混混出身,但是对读书人向来很尊重,当杜月笙听了陈默讲述自己的经历,在困境中依然自学进步,似乎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这样杜月笙将陈默留在了身边,当作自己的门生来培养,杜月笙经常与各种人士打交道,只要是与名流交谈,总是不忘叫上陈默。 当张静江、章士钊、于右任等名流见到陈默后,也为他的年少有为而赞赏,当得知他的父亲因反袁而惨遭杀害,自己又是通过自学来学习知识,纷纷赠其字画,当作勉励,这样陈默很快在上海滩混出了名堂。 上海青帮内都流传这样一句话:"陈默是杜老板最得意的门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淞沪会战爆发后,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广大民众支持,蒋介石于9月4日电令戴笠在上海一带成立"苏浙行动委员会",以戴笠为书记长,戴笠、杜月笙、刘志陆为常务委员。 9月7日,蒋介石又发来电报,让戴笠与杜月笙"在一个月内,组建万人的别动队游击武装,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在敌前敌后袭扰牵制日军,肃清奸谍。" 戴笠执掌军统后,一直想要组建一支听命于军统的武装力量,但是这件事比较棘手的地方在于军统并不能一呼百应,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游击武装。 正在这个时候,杜月笙表示愿意大力相助,杜月笙早年对戴笠多有援手之恩,两个人也一直保持政治上的默契,当然,杜月笙帮助戴笠不止是为了抗战,也不完全是出于与戴笠的私交,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借此扩充帮会势力。 在抗日宣传下,大量工人、学生、失业失学青年踊跃参加别动队抗日,在这其中,杜月笙不仅出钱出力,还将自己的门徒弟子报名参加别动队。 陈默作为杜月笙的亲信,也加入到别动队中,并深受戴笠的器重,成为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第二支队第二大队的中校大队长,从此陈默从江湖迈入朝堂,成为军统组织的一员。 别动队刚刚组建完成,由于战事不利,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火速上了战场,由于战斗力不行,别动队的任务主要是负责维护交通,掩护国民党军主力作战与转移,然而随着战场形势恶化,别动队也参加了一些与日军正面的战斗,伤亡惨重。 在国民党军溃败后,陈默率领自己的二大队撤到汉口,正当这时,陈默收到命令,让他"逆行"开入上海。 原来蒋介石不想让上海完全变成由日本人控制的沦陷区,因此下令戴笠对上海地区的投敌叛国者进行锄奸,以此在震慑那些想落水而还没有落水的人。 戴笠认为,这个任务太过于艰巨,时间也过于仓促,军统上海区人数不够,力量不足,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侦察情报上。 但是蒋介石的命令他不敢不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到了别动队,为此,他专门成立一个只属于他指挥的"军统本部上海抗日行动组"用来进行一些零碎的军事抵抗以及军事行动。 由于陈默在淞沪战场上的表现还不错,再加上抗日行动组还要依靠杜月笙和他的一些门徒,在杜月笙的推荐下,陈默就担任了这个抗日行动组的组长。 陈默虽然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但是他依然能够通过很多渠道对党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1937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根据白区工作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 陈默很是激动,这无异于给自己指明了一条革命的道路,当前全民族的抗战才是首要的,尽管与组织上无法取得联系,但是只要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抗战,不一样是在革命吗? 上海沦陷后,与杜月笙、黄金荣齐名的三大亨之一张啸林投日,蒋介石给军统下令务必干掉张啸林,陈默立刻开始组织对张啸林的刺杀活动。 陈默了解到张啸林经常晚上出去赌钱,然后乘轿车回家,回家时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陈默让手下人对灯线做了手脚,等到张啸林的车到达十字路口的时候,就让信号灯变成红色,张啸林的司机停车时,陈默立刻下令射击,谁知张啸林的汽车安装了钢板和防弹玻璃,子弹没等打穿,张啸林的司机一脚油门,汽车闯过红灯,逃之夭夭了。 1940年1月的一天,陈默获悉张啸林会在第二天去更新舞台包厢看京剧,于是提前安排好杀手,谁知等到戏到结束,也没有见到张啸林,陈默一气之下,把在那里等张啸林看戏的亲家给干掉了,后来才得知张啸林当天有事,因此躲过一劫。 经过连续两次暗杀后,张啸林再也不敢轻易出门,给陈默的暗杀带来极大的困难,这时陈默找到杜月笙,在万墨林的授意下,不久张啸林被自己的保镖林怀部干掉。 在干掉张啸林后,陈默又把枪口对准了汪伪政权上海市长傅筱庵,在傅筱庵当了汉奸后,戴笠就给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下达了暗杀计划,陈恭澍又将这个任务交给陈默来执行。 傅筱庵深知做了汉奸后,蒋介石一定不会放过他,他也知道军统特工的暗杀很厉害,于是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不但将家安在日本宪兵营附近,还在宅子外面安排了20多名警卫员,并雇佣了一些保镖在卧室外昼夜警戒。 尽管傅筱庵遭受过几次伏击,但是却没有伤到丝毫,这可难坏了陈默,一直在寻找机会。 很快,陈默就从傅筱庵的厨师朱升源身上找到了突破口,朱升源是傅筱庵十分信任的厨师,早年见朱升源的父母双亡,朱升源到傅筱庵见讨口饭吃,傅筱庵见到朱升源是宁波的小老乡,就把他留在了府上做了一名厨师。 傅筱庵认为谁都可能出卖他,唯独这个厨师朱升源不会,因此对其格外信任。 但是陈默对其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并晓之以民族大义,最终让朱升源同意帮助军统暗杀傅筱庵。 1940年10月10日深夜,傅筱庵在睡梦中被朱升源用菜刀砍下了脑袋。 据说,在未成功的郑苹如"刺丁"行动中,陈默亦有参与。 除了这些锄奸活动外,陈默还负责对日本军事设施进行破坏活动,陈默曾派人摸上"唐山丸",烧毁了这艘轮船上价值200多万元的物资。 陈默及军统在全面抗战初期进行的锄奸活动,让上海滩的那些汉奸如履薄冰,夜不能寐,在这样的情况下,日伪不得不组建特务机构与之对抗,也就是汪伪76号特工总部,双方进行了惨烈的对抗。 最终,由于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被捕,军统上海区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是直属于军统本部的"上海抗日行动组"在陈默的率领下,还是坚持到了1941年底。 一直到戴笠发电报将陈默召回重庆才结束历史使命,陈默带着抗战光环来到重庆,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特别贡献奖"。 1942年3月,陈默由戴笠保荐,进入设在成都的中央陆军大学高级特训班受训,国民党开设过很多特训班,但是前面加上高级就不一样了,类似杜聿明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是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又在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进行,毕业后不久便授少将军衔。 正是因为这个特训班规格之高,即使是戴笠也不能轻易保荐,同一期整个军统只有两个人被保荐,一个是陈默,另一个是毛人凤。 戴笠 受训结束后,陈默先后担任了由军统控制的西安警备司令部稽查所、成都警备司令部稽查所少将所长。 功成身就的陈默从战场上扯下来后反而有点不习惯,尤其是当他目睹国民党政权中那些极其腐败的黑暗内幕,让他失望不已,他更加渴望回到党组织的怀抱。 1947年,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经济检查组组长的陈默,运用职务之便,对运往解放区的物资通行给予帮助,很快被国民政府以"扰乱金融"的罪名进行通缉,不得已的情况下,陈默潜逃到香港。 通过同行友人严宝礼的介绍,陈默在香港找到了中共情报系统中的领导潘汉年,在潘汉年的介绍下,陈默于香港正式加入共产党,这只与组织断线十几年的风筝终于归队了。 当时解放战争正在进入到决战的关键阶段,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中共,中共中央下达给香港地下党的任务是为了减少损失,尽可能地策反国民党重要人物,并配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陈默想到自己在国民党军中还有不少故友,由他执行策反活动较为有利,潘汉年便安排陈默秘密返回上海执行策反任务。 陈默返回上海后,锁定的首个策反目标是封企曾,封企曾也是军统少将军衔的王牌杀手,时任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海巡大队大队长,控制着上海出海口的部分武装。 陈默之所以选择策反封企曾是因为,封企曾与他一样都在上海长期潜伏,同样是以锄奸而成名,从级别上,封企曾要比陈默低好几个段位。 封企曾担任军统上海区第六行动大队副大队长时,他的上级叫徐晚风,而徐晚风在上海抗日先遣总队当过陈默的副手,由此可见陈默与封企曾之间的差距。 陈默先是设家宴招待旧部和故友,这其中自然包括徐晚风和封企曾等人,酒过三巡后,陈默聊起当下的局势,说道国民党政权腐败,维持不了多久,他语重心长地对封企曾说,自己给军统卖命,刀剑添血,结果戴老板人走茶凉,他这样的有功之人也落得个通缉的下场,更何况是别人了。 陈默劝封企曾一定要看清形势,不然到时候就没有回头路了,封企曾当时附和,谁知过后就将此事报告给了国民党保密局,不久,封企曾约陈默一块去舟山,却在那里被保密局诱捕。 杜月笙在得知陈默被捕后,不顾与蒋家已经近乎断绝关系,两次舍下脸来去蒋介石那里为陈默求情。 或许是碍于杜月笙的情面,或许是考虑到陈默为军统做过太多的贡献,蒋介石破天荒地同意,只要陈默答应背叛中共,就可以放了他,但是陈默却拒绝了。 陈默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于是事先给妻子写下了遗书:洁妹: 我为了人民的事业想和你说如下的话: (一)随时留心孩子们的健康和学业,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求到好的学问,更因之可以做一番事业。 (二)孩子生活习惯以俭勤为第一要义,但需照顾若辈之营养。 (三)今后家庭责任在你一身,你之健康更应留心,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榜样,比如"俭勤"、"正义"等。 该遗书现为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在遗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平淡的话,然而让人读来,却始终无法平静。 1949年4月27日,解放上海的枪炮声已经传到了外滩,已经被吓破了胆的国民党反动派对陈默下了毒手,一代枭雄,就这样落下人生帷幕。 1949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出具证明:陈默为中共正式党员。不久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陈默为革命烈士,并给家属发放了烈士证书。 当然,那个出卖了陈默的封企曾果然如陈默所说没有得到好下场,在上海解放后,封企曾潜回上海执行暗杀陈毅等中共领导的"萤火虫计划",被我反特机构迅速侦破。 1951年4月30日,封企曾在被人民公审后,被处决于上海龙华刑场。